
海口鴨尾溪濕地生態系統建設工程1號段的風景。 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海南旅游頭條、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7月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陳望 實習生陳逸航)海口鴨尾溪濕地生態系統建設工程1號段于7月1日起對外開放。7月8日下午,南海網記者探訪鴨尾溪發現,這里大變樣,水清景美,猶如一個美麗公園,海口市民又多了一處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海口鴨尾溪濕地生態系統建設工程1號段的風景。 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鴨尾溪,位于海口海甸島中部,曾是遠近聞名的“臭水溝”。2016年下半年開始,海口將鴨尾溪納入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經過一年多的治理,鴨尾溪水質明顯改善,根據生態環境部門公布的水質監測結果,從2018年3月至今,鴨尾溪水質主要指標穩定達到地表V類水標準。
當天下午,記者在位于海口市人民醫院北側的鴨尾溪河岸看到,這里的河道兩側淺水區都種上了紅樹苗,翠綠的紅樹苗沿著親水棧道延伸環繞附近河道,和碧水交相輝映,頗具景觀效果。
“現在的鴨尾溪環境變好了,我們晚上都喜歡來這里散步。”附近的居民柯女士說,她住在這一帶十年了,見證了鴨尾溪的變化,以前的鴨尾溪很臭,他們路過該處都是捂鼻而過。如今鴨尾溪經過改造,發生天翻地覆變化,這里空氣變好了,景色也更美了,來這里散步心情都會變得更好。
海口鴨尾溪濕地生態系統建設工程1號段的風景。 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葛洲壩海口水治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濕地生態系統建設工程主要集中在鴨尾溪1號段與2號段,從修復生態廊道、激活濱水空間、建設生物棲息地、提升水安全等方面對鴨尾溪進行景觀提升。他們通過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在鴨尾溪兩段設計不同類型的建筑物,最大限度的發揮生態濕地項目的作用。
據悉,已開放的鴨尾溪濕地生態系統建設工程1號段位于海口市人民醫院和海達橋之間,設有觀景臺、親水棧道、花園式垃圾回收站、林蔭花園、康養花園、生態島、散步小徑、立體停車場。
海口鴨尾溪濕地生態系統建設工程1號段的風景。 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鴨尾溪2號段位于海達橋與和平大道之間,設有休憩觀景臺、景觀棧橋、凈化站濕地。預計7月底完工并對外開放。
海口鴨尾溪濕地生態系統建設工程1號段的風景。 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