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藝術,抗疫丹青群英譜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我們不能到前線去,只能拿起畫筆畫這些最可愛的、最美的逆行者!”談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那些沖在一線的逆行者,海南畫家們十分動容,他們積極創作,把心中的感慨與感動傾注筆端,用一幅幅生動的畫作贊美逆行者,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截至記者發稿,海南省美術家協會已經在其官方微信號上推了16期抗疫作品選登,海口市美術家協會舉辦的“海口美術家在行動作品網絡展”也受到了美術愛好者們的關注。他們用畫筆記錄一個個感人的場景,歌頌那些奮不顧身、勇于擔當的醫務人員、社區干部以及各個行業的志愿者,組成一幅幅“防控抗疫”的群英圖譜。
《母親》(水彩作品) 金曉曼
為心中的天使畫個像
一位母親用雙手捧著兒子的臉,眼中噙滿淚水,兒子的目光堅定而柔軟,雖然兩人都戴著口罩,但不舍之情溢于畫面。這是青年畫家金曉曼的水彩作品《母親》,畫的是一位母親送醫生兒子去武漢的離別場景,畫面溫情脈脈、令人動容。“世界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網上有句話說得好,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孩子脫下便裝,換上白大褂,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與死神搶人。”金曉曼說。
《除夕出征》(國畫) 李生琦
“作為一名畫家,不懂拿手術刀,不會用聽診器,不能沖到治病救人的第一線,只有把自己在新聞上看到的最動人的故事記錄下來。”畫家李生琦的中國畫作品《除夕出征》描繪的是網上一張廣為流傳的照片,身穿軍裝的女醫生正在接種胸腺肽。“我把畫面焦點集中在了醫士頭部、扎針的胳膊和另外一位護士的雙手。”李生琦說,“之所以想這樣畫,是想刻畫一種面對生死的坦然和擔當。”
《馳援一線》(版畫) 云維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時刻牽動著我們,防控戰斗中涌現出的英雄事跡和動人故事感動著我們……”海南青年畫家云維英的版畫《馳援一線》描述了海南援鄂醫療隊的醫務工作者不畏險阻,勇于擔當,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在大年初二出發奔赴湖北荊州一線的場景,展現了“五湖四海誼相助,一地八方心不搖”的情誼。
“海南省美術家協會積極響應中國美術家協會、海南省文聯的工作部署和倡議,并于1月30日發布了致全省美術家和美術工作者的倡議書。全省各市縣美協迅速行動創作了一大批美術作品并通過網絡媒體傳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海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阮江華表示,海南畫家們以筆代槍,創作了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漫畫、宣傳畫等不同畫種美術作品,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鼓舞士氣、振奮精神。
不約而同畫了他
鐘南山院士已是耄耋之年卻毅然沖在抗疫一線,感動著億萬國人。在海南畫家的作品中,他也是出鏡率最高的描繪人物,很多畫家都不約而同畫了鐘南山,有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生動刻畫了不同情境下的鐘老。比如,陳海佳的丙烯作品《偉大的英雄》展現的是鐘南山院士堅毅的背影,符嘉臻的油畫作品《囑咐與防控》刻畫了心系蒼生的長者鐘南山,夏湘宸的雕塑作品《戰“疫”衛士》表達了醫者仁心的鐘南山和他的醫護戰友們。
“南山不老臥青松,蒼枝映照武漢城。舍身義膽為蒼生,您是人民的福星。”這是畫家鄧子敬的中國畫《高山仰止》的題詞。這幅作品深深地感動了海口市美協主席王銳,在很多抗疫主題美術作品中,他卻對鄧子敬這幅作品印象尤其深刻。“當我看到77歲的瓊籍畫家鄧子敬發來的作品時,很是震動。”
《向武漢醫護人員致敬》(油畫) 何堅寧
“美術作品不是簡單的描摹,而是畫家精神的訴求與流露,是畫家人生態度的表達,是畫家人生追求的體現。用畫筆和畫作,表達對一線醫護人員的敬仰,歌頌他們的高尚精神,是我們畫家的責任。”王銳說,除了鄧子敬的作品,瓊籍畫家何堅寧的油畫作品《向武漢醫護人員致敬》也深深感染著他。
在這些描繪鐘南山的畫作中,海南畫家畫的其實是千萬個白衣身影的代表,“鐘南山”三個字,也代表著那些我們無法叫出名字、卻筋疲力盡仍然堅守的一線普通醫護人員的共同名字,他們畫的鐘南山是這位老人和他背后奮戰的所有醫護人員。
“鄧子敬和何堅寧都是從我們海南走出的美術大家,也是我們海南青年畫家的前輩和榜樣,這次舉辦‘海口美術家在行動作品網絡展’,他們對我們的支持也很令人感動。”王銳感慨道,無論是17年前的非典,還是今天的新冠肺炎,當民族遇到危難之時,總有一些有擔當、有責任的人,不畏被感染的風險,奔赴一線,以赤子之心報國,以悲憫情懷治病救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深刻內涵。
他們也是“逆行者”
除了醫護人員,保潔人員也是勇敢的“逆行者”,堅守在戰“疫”一線,默默無聞堅持作業,守護家園的衛生和整潔,他們用手中的掃把、抹布、消毒液,擦去陰霾,他們樸實無華,他們沉默無言,卻在另一條戰線上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那一個個紅袖套,那一抹抹熒光橙,在別樣的春日里,明亮又溫暖。
畫家鄧大權的水彩作品《不平凡的日常》就是描繪為電梯按鈕消毒的保潔員。她戴著口罩,拿著噴壺,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特殊時期的保潔標準比平時更嚴格更細致,大廳、走廊、廁所、病房、電梯、垃圾桶,甚至門把、扶手、電梯按鈕等,都需要360度無死角殺毒。清潔工作看似平凡,卻是我們最美的“守護者”。
8天時間,一座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醫院正式落成。這是一場與時間持續賽跑的“戰役”。在火神山醫院之前,國人恐怕從未如此掛念過一座醫院的建設。每天,數千萬網友端坐在屏幕前,自愿充當“云監工”,為建設者鼓與呼。張煬明的中國畫《火神山建設——共筑大愛系列》以4幅組圖展現了火神山醫院建設情形:工地上數千個建設者的身影在移動、無數挖掘機及吊機上下起吊、各類工程車隊穿梭不停。
《道路搶修班》(油畫) 陳雄
人生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疫情當前,有這樣一群不回家的人,他們告別“小家”為“大家”,堅定“逆行”赴“戰場”,和眾多白衣天使一樣,沖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畫家陳雄的油畫作品《逆行者·道路搶修班》就是描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堅守崗位的工人形象,他們在崗位之“家”,上演著一段段溫暖人心的家國故事。
(本版照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