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尋訪紅城湖周邊古村
攀丹金花 閥閱世家
文\海南日報記者 習霽鴻
3月7日,經過前兩日的春雨,??诒炭杖缦矗逶绲募t城湖公園在一片綠草清波的呼喚下,吐露出盎然生機。不少市民游客在公園里晨練,老人們白衣飄飄打著太極,孩子們張開雙臂沿步道跑跳,春天真真正正是來了。
人人皆稱府城為“瓊臺福地”,紅城湖就是這福地當中最耀眼的標簽之一,也是片區居民的精神圖騰,同時它也潤澤了周邊的各個村落,海南四大文化名村當中,一半便在紅城湖片區。
位于??谑薪鸹ù謇锏娜珖攸c文物單位——丘濬故居。特約記者 龍泉 攝
歷經千年,紅城湖如今美得更加醉人,那么,它周圍的古村落又被歲月塑造成了什么形狀?趁著春光正好,海南日報記者鉆進紅城湖片區的古村坊巷,一探究竟。
瓊州第一攀丹
攀丹村初成于唐,因瀕臨南渡江,同時又有疍民聚居,從而得名番疍,后改為攀丹,意為攀登蟾宮,折取丹桂,祈祝村里世代榮華。
“天下無雙唐氏,瓊州第一攀丹?!弊鳛楹D纤拇笪幕逯?,攀丹村于2012年入選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海口唐氏大宗祠。據載,唐氏家族系全瓊聞名的書香世家,光是明朝一代,攀丹唐氏就出了6名進士,其中唐舟和唐亮、唐胄和唐穆為父子進士。
??谑信实ご謇锏闹窀z址。特約記者 龍泉 攝
從上丹路入口進入,往里走幾百米,就能看見“西洲書院”的指示牌。順著路牌往左拐,一棵百年樹齡的高山榕長勢參天,郁郁蔥蔥。
榕樹旁邊的明昌祖廟前,兩根石灰色的盤龍柱撐著廟宇,廟頂上的雙龍戲珠雖然褪了些顏色,但片片龍鱗依然清晰可見。拾級而上,一位父親正牽著年幼的女兒在廟里燃香祭拜。
祖廟另一側是被石墻環形圍住的竹根泉井。據說,竹根泉井系進士唐胄被罷官后所鑿,旁邊石碑上的“竹根泉”三字亦是其親筆題寫。這塊石碑旁又有一塊刻于民國的石碑。從石碑內容來看,“非惟止咳,德浴心清”是后人對竹根泉井的定義。
從竹根泉井再回到古榕樹下,大名鼎鼎的西洲書院就坐落在古樹后頭。
金花村吳家宅。特約記者 龍泉 攝
西洲書院為三進灰磚建筑。第一進為“唐氏大宗”,左右兩根石柱上,描金刻著“鄉賢崇祀光南國,戶部流芳拱北辰”。大約是被前兩日的雨催落了,院里零落著許多枯葉,倒是平白為這一進增添了些歷史古韻。往前走,第二進的橫匾上刻著“西洲書院”四個大字,階前的石縫里零星鉆出了幾株青草,春意就是藏在這些地方了。第三進便是唐氏祠堂,“萬里春風陶禮樂,百年老業紹箕裘”的祖訓被刻在暗紅色的門柱上,再仔細看,側開的雙門上也刻著“家規垂訓翼孫謀,身范克端繩祖武”。
祠堂內此刻空無一人,有村民告訴記者,3月25日便是唐氏一族祭祖的日子,“今年受疫情影響,祭祖活動不知能否如期舉行,但唐氏后人都是記掛著祖先的。”
根據《唐氏族譜》記載,西洲書院系由唐氏渡瓊始祖唐震與其子唐叔創建,其間幾易其名。起初,書院名為“攀丹義學堂”,元代擴建為“攀丹義學書院”;明代正德初年,又更名為“養優書院”;正德十四年(1519年),瓊州按察司副使王弘又將其易名為“西洲書院”,并親自題寫匾牌。西洲書院的名號便從此延續至今。
朱橘金花滿下田
“有人問我家居處,朱橘金花滿下田?!奔t城湖畔的金花村便是出自于丘濬的這句詩。
金花村東至朱云路,西至龍昆南路,南至大路街,北至紅城湖路,是另一個海南文化名村。海南“三賢”丘濬、海瑞和許子偉皆出自該村,故有“一里出三賢”的美譽。
金花村的門不大,大約只有一車之寬,但牌坊上“金玉爭輝映雙壁,花枝競秀出眾材”,言簡意賅地道出了該村在瓊崖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門擋已被雨水沖刷成了灰白色,斑駁古舊,一看就知道上了年頭。
不用刻意找,沿著青石板路邊行邊賞,一路也有許多歷史感濃厚的老舊屋子,讓外來人知曉,這里的歷史厚重,不僅體現在聲名遠揚的丘濬故居、海瑞故居和吳宅,更體現在村子的每一片舊瓦、每一處雕梁。
當然,游覽金花村,這三處故居不可不去。
首先便是丘濬故居。金花路3巷9號,門口懸掛著由著名古建筑專家、書法家羅哲文為這里題寫的“丘濬故居”4個大字,黑底金字,自帶光輝。左右楹聯上分別刻著“尚書宰相門第,理學經濟名家”,總結了丘濬的一生。
據丘氏后人介紹,隨著族人繁衍,丘宅規模曾不斷擴大,一度有過“丘宅十八屋”的說法。可惜,現存下來的僅有前堂和可繼堂而已。院內平整的石板路已經暗得有些發黑,兩側的草坪依然蔥翠??衫^堂的硬山雙坡屋頂角度平緩,是海南人民應對臺風的重要手段,而堂中的月梁、駝峰、斗栱等結構,又明顯是內地建筑風格。據查,丘濬先人曾久居于福建,因此,丘宅中處處可見的內地建筑風格便有了說法。
跨出丘濬故居,百米處就是吳氏民居,這是一座三進四合院式的土木結構建筑,至今已有百年。吳宅左右的三角梅樹長得繁盛,枝葉已經攀到了門梁上。但門梁正中央的“吳宅”二字依然清晰可見,在字旁邊,雕刻著祥云、仙鶴、花鹿、松樹等一系列象征吉祥、長壽的圖案,其花紋之繁復、雕刻之精細,足以看出吳宅主人曾經的輝煌。
走出金花路,進入寬闊的紅城湖路,海瑞故居就在路旁,門前橫楣刻著“南海青天”,左右兩旁分別寫著“剛峰”和“忠介”,分別是海瑞的自號和謚號。
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廣場中心,矗立著海瑞手執奏疏的全身石雕像。石像兩邊,分別是一面衣冠銅鏡和一口鐘,鐘上刻著“廉”“反腐倡廉、警鐘長鳴”等字樣。由此可見,這處故居已經成為了當代廉政教育基地。
美舍河繞府城古城墻而過,給??谶@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不少生機。特約記者 龍泉 攝
除了攀丹村和金花村,紅城湖片區還有一些古村,例如道客村(古時稱墨客村),后因舊城改造,古村舊址上已難覓舊時蹤跡,但嶄新的建筑、寬敞的道路,極大方便了居民生活。
無論建筑古今新舊,紅城湖依然是周邊居民的精神家園,而紅城湖片區,也將是居民們的永久記憶。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