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椰直播·回放 | “濃情三月三” 海南“非遺”技藝線上展示活動<<
3月24日下午,作為2020年海南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的“濃情三月三”海南“非遺”技藝線上展示活動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檳榔谷景區舉行。記者 劉子榕攝
海南旅游頭條、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保亭3月24日消息(記者 劉子榕)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讓黎族苗族同胞足不出戶感受火熱節日氛圍,3月24日下午,作為2020年海南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的“濃情三月三”海南“非遺”技藝線上展示活動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檳榔谷景區舉行。該活動由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與海南日報聯合推出,通過“線下展示+線上傳播”相結合的形式,展示黎族織錦、苗族刺繡、黎族竹木器樂、鉆木取火等頗具特色的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
一段悠揚動聽的《打柴舞》旋律回響在檳榔林海中,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黃照安用自制的六孔鼻蕭展示黎族原生態竹木器樂的獨特魅力,重現黎族人民原始生活的另類風情。他還帶來了叮咚、口弓、灼吧等各式各樣的傳統竹木器樂,通過吹拉彈奏多形式呈現豐富多彩的黎族器樂文化。
?
3月24日下午,作為2020年海南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的“濃情三月三”海南“非遺”技藝線上展示活動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檳榔谷景區舉行。記者 劉子榕攝
“我從1988年就開始下鄉采風,收集和挖掘黎族原生態竹木器樂文化,希望能盡自己一份力量傳承和創新黎族傳統器樂,讓祖國民族器樂寶庫中的瑰寶重新煥發生機和光彩。”作為海南黎族地區唯一身兼黎族樂器的收藏者、制作者、演奏者和傳承人的黃照安如今已創新自制叮咚、口弓、口拜、灼吧等50多種黎族竹木器樂,其改良創新的六孔鼻蕭等竹木樂器還獲得國家級專利,他同時在保亭三道中學等學校教授黎族傳統器樂演奏,身體力行傳承黎族傳統音樂文化。
一經一緯,織就精美黎錦,一針一線,繡出華麗苗繡。黎族苗族非遺文化傳承人現場展示了黎族織錦與苗族刺繡的傳統制作手法,并詳細介紹了黎族織錦傳統工藝的特點及苗族刺繡頭巾、花帶等款式各異作品的穿戴方式。讓觀眾們充分感受作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紡織染繡技藝之一,被稱為紡織業“活化石”的黎錦和融合刺繡和蠟染為一體的苗繡的極高藝術價值。
3月24日下午,作為2020年海南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的“濃情三月三”海南“非遺”技藝線上展示活動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檳榔谷景區舉行。 記者 劉子榕攝
凝聚了祖先智慧結晶的傳統鉆木取火也是展示活動中的一大亮點。短短幾分鐘時間,黎族阿哥們就用手工取火、弓鉆取火、繩鉆取火三種原始人工鉆木取火的方式點燃了熊熊火焰,體現源遠流長的古代文明和傳統技藝傳承的力量。
據了解,2020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分為海南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宣傳、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線上互動活動、全民戰“疫”·海南行動三大板塊。將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集中展示海南黎族苗族的傳統文化、服飾文化、美食文化等內容,生動體現海南民族地區經濟、文化、民生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為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增添精神動力,推動民族地區疫后經濟發展,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3月24日下午,作為2020年海南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的“濃情三月三”海南“非遺”技藝線上展示活動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檳榔谷景區舉行。記者 劉子榕攝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