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瓊崖革命遺址尋訪
南田起義革命紀念園:
打造紅色教育基地
記錄輝煌歷史傳承革命精神
?
南田起義陳列館。
3月16日,屯昌縣西昌鎮(zhèn)下起了小雨,從西昌鎮(zhèn)通往南田村的道路很順暢,南田村的村口,有“南田歡迎您”的大紅色標牌,還有一座迎客亭,幾位村民正在亭內歇息。從村口沿著筆直的道路向前,不遠處就是南田起義革命紀念園。
“這里就是曾經著名的南田起義紀念園了,南田起義紀念館、陳列館,南田起義指揮部等舊址都在這里。”今年68歲的西昌鎮(zhèn)土龍村委會南田村民小組長邱天富提到南田起義革命歷史,顯得格外激動。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記者 石祖波 文/圖
陰云密布 敵人眼皮底下發(fā)動武裝暴動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宣告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白色恐怖像一張無形的網,籠罩著1927年的中國。隨著全國各地無數共產黨人倒在敵人的屠刀下,在遠離黨中央、敵人控制十分嚴密的海南島上,國民黨瓊崖當局也開始了對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的血腥屠殺。
白色恐怖籠罩下,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城頭一聲槍響,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序幕。千里之外的瓊崖人民,于黑暗中重新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1927年11月初,中共瓊崖特委召開第一次擴大會議,決定在瓊崖進一步擴大武裝暴動。12月1日,南田起義軍揭竿而起,打響了武裝暴動的槍聲。一時間,全瓊震動,武裝暴動呈星火燎原之勢。
“當年,南田村的村民和起義軍住在一起,這里有起義軍指揮部,還有軍人出操訓練場地,很多村民都加入了起義軍。”邱天富說:“如今,這里是中共海南省委黨校掛牌的現場教學基地,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游客前來參觀游覽,村民感覺特別榮耀,相信今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為了應對白色恐怖,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政治局會議,制訂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同年9月,中共瓊崖特委發(fā)動全瓊武裝總暴動,給國民黨反動派以沉重的打擊,使革命逐步由低潮轉向高潮。
為適應斗爭形勢,中共瓊崖特委軍委主任馮平又率領新組建的農軍部隊趕赴澄邁縣西昌鄉(xiāng)南田村(位于今屯昌縣西昌鎮(zhèn)境內),與王文宇組織的農民自衛(wèi)軍和劉家弟帶領的南凱地區(qū)農軍會合,三支隊伍合并成立了西路討逆革命軍。
1927年11月初,馮平、符節(jié)和王文宇到下嶺村(現澄邁縣金江鎮(zhèn))召開西路各縣代表會議,決定進行南田起義。軍部在西昌南田村東邊一間私塾學堂設立西路人民起義軍司令部,馮平任司令,符節(jié)任參謀長,王文宇任大隊長兼教官,在村頭大榕樹下進行士兵操練,舉辦軍事訓練班,培養(yǎng)各村赤衛(wèi)隊骨干,軍隊共有500余人。
1927年12月1日,馮平帶領西路軍在南田村發(fā)起武裝總暴動,500多名工農赤衛(wèi)隊員扛著荔枝炮、牛竹銃,手握紅纓槍、大刀和木棍,在西昌南田村舉行武裝暴動,威震澄邁、臨高、儋州等地。暴動隊伍在南田得勝后,向西昌、下水、仁教、海軍、大坡一帶進軍,向國民黨反動軍隊進行狠狠反擊。一路上打擊土豪劣紳、拔除反動民團據點,摧營拔寨,所向披靡,成功開辟了尖石嶺革命根據地。這一次南田武裝暴動起義震動全海南,意義重大,給整個海南人民鼓起了革命斗爭的勇氣和信心,創(chuàng)立瓊崖革命起義的光輝典范。這就是海南史上有名的南田起義。
“南田村四周都是丘陵山脈,中間還有很多坑洼濕地,位于澄邁、屯昌、儋州等地的中間地帶,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且在黨組織的帶領下,村民革命熱情高漲,是一塊革命的熱土。”西昌鎮(zhèn)組織委員張昌隆介紹,馮平所領導的紅色革命武裝部隊很快得到了當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青年們踴躍報名參加武裝斗爭,各村也紛紛成立農民自衛(wèi)軍、兒童團,隊伍規(guī)模一下子從最初的幾十人發(fā)展到500多人。
在教官王文宇的帶領下,戰(zhàn)士們在南田村開辟出一塊操場,每天清晨早早列隊集中,進行瞄準、刺殺、格斗等軍事訓練。“當年的革命軍就是在這里訓練,累了就到樹下休息。”邱天富指著南田村內居民區(qū)旁邊的兩棵并排的百年大榕樹說。
歷史傳承 這里將打造成海南紅色教育基地
南田起義后,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對瓊崖西路軍進行“圍剿”,馮平率領瓊崖西路軍進行了堅決的反“圍剿”斗爭。1928年5月9日,由于叛徒出賣,馮平在澄邁縣西昌地區(qū)仁教嶺被國民黨軍包圍,彈盡負傷被捕。第二天符節(jié)被捕。同年7月4日上午,兩人英勇就義,馮平和符節(jié)就義時年均僅29歲。
南田起義前夕,馮平、符節(jié)和王文宇等紅軍戰(zhàn)士平時經常到村民家走家串戶,召開村民大會,宣傳革命道理。為方便村民飲水,馮平帶領戰(zhàn)士和群眾一起擴建了水井,水井用紅磚筑成八個角,因此得名“八角井”,八角井養(yǎng)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南田人。為發(fā)揚紅軍革命戰(zhàn)斗精神,傳承“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革命傳統,南田后人又將該井更名為“紅軍井”。至今“紅軍井”、私塾司令部、軍事操練場等遺址仍歷歷在目。
在邱天富的陪同和講解下,記者循著革命的歷史遺跡,重溫了這段光榮的歷史。邱天富說:“這口八角井原本口徑很小,勉強只夠本村人飲用,當年作為南田起義革命軍駐地,士兵們一起挖了這口井,加深、口徑大了,革命軍人與南田村民喝著同一口井的井水,這口井就是軍民魚水情的見證。”
在南田起義陳列館內,陳列著五桿銹跡斑斑的牛竹統,還有弓弩、大刀等,陳列館墻壁上還有荔枝炮等武器。
南田起義舊址上的土屋等大多因年久失修倒塌,2019年國慶前,在政府支持下,新修建了南田起義紀念館、陳列館、指揮部等,在南田起義指揮部外的廣場上,還有長達20米的紅色革命浮雕。
“紀念館、陳列館、指揮部新修建不久,后續(xù)將逐步啟用,將會還原部分老物件,還原這段歷史。”屯昌縣史志編纂中心主任吳小輝介紹,“2015年11月,中共海南省委黨校、海南省行政學院、海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在這里掛牌現場教學基地,未來這里將打造成海南紅色教育基地,將這段光輝的歷史和革命精神傳承下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