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海南周刊丨一顆海鹽的文化之旅:鶯歌海鹽場“鹽產品+鹽文化”變身文旅基地
海南周刊丨一顆海鹽的文化之旅:鶯歌海鹽場“鹽產品+鹽文化”變身文旅基地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趙優    2020-08-17

鶯歌海的鹽山如雪山。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 趙優

它引得郭沫若先生潑墨揮毫寫下“驅遣陽光充炭火,燒干海水變銀山”的妙句;它是中國三大鹽場之一,曾創下年產32萬噸的歷史最高生產記錄;它擁有62年歷史,昔日的廠房已經搖身一變成為文旅基地,向人們訴說著一代又一代“鹽場人”艱苦奮斗的故事……它就是位于樂東黎族自治縣的鶯歌海鹽場。

鹽田靜謐如天空之境,鹽山雪白如皚皚雪山,在飄著咸味的海風里,我們尋覓著一座鹽場的精神財富。

一顆鹽的光輝歷程

鶯歌海,名有詩意。鶯歌海因鹽,載入教科書,聞名東南亞。

《中國鹽法通志》記載,“鹽之質味,海鹽為佳,井鹽池鹽次之,海鹽之中,灘曬為佳,煎鹽板曬又次之。”海南島沿海皆能產鹽,卻唯樂東鶯歌海曬鹽條件最優渥。

以海水為原料生產的食鹽叫海鹽。大海天然與陽光聯系在一起,海鹽生產也普遍采用鹽田天然曬制法。具備純凈海水、充足陽光等天然優勢的海南島,海鹽生產大多采用天然曬制法,儋州千年古鹽田就是最有利的佐證。而鶯歌海鹽場,巧妙地將氣候、地理環境與制鹽相結合,將古老、傳統與大規模生產相結合,成為一片獨具特色的南國鹽場。

這里有山的擁抱。海南島中部山脈向西延伸,如張開臂膀擁鶯歌海入懷,阻擋了來自東北的濕冷水汽和來自東南的濕熱水汽,鶯歌海臨北部灣與南海一側,則被越南的高原擋住了來自西側的風雨。

這里有水的恩賜。鹽場周圍沒有排注大量淡水的河流,因此海水常年保持在3.5波美度左右的較高濃度,加之海水清潔含沙量少,為制鹽提供了優越的原料。而一條長約300米的納湖道使海水無需增加動力,隨潮汐自然流入貯水庫,為海鹽生產提供了便利。

這里有陽光的作用。鶯歌海及周邊這片開闊的區域,終年高溫,年均溫度為25.2攝氏度,平均年日照約2354小時,常年蒸發量大于降水量,連晴天長,常年盛行東南風且風力大,有力促進海水蒸發和海鹽曬制。

占盡了海鹽生產的天時地利,鶯歌海鹽場的開發歷程充滿傳奇:日本侵華時期,計劃開發鶯歌海鹽場為“東亞第一大鹽場”,但只建到納潮口就戰敗了;上世紀四十年代,國民政府最終以“此地尚在原始時代,為蠻荒之區”“邊疆開發,備極艱辛,且冒危險”為由對建設鹽場作罷;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一支年輕的勘探隊伍踏進鶯歌海,用短短幾年時間就完成了勘探任務,為萬人建設鹽田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顆海鹽,歷經納潮、制鹵、結晶、采鹽、堆坨、過濾等多種環節,不僅是與時間的約定,更窺見了智慧與奮斗。

一群人的熱血青春

鶯歌海人,有骨子里的自豪和驕傲。

1955年,一支年輕的勘察隊伍來到海島西隅,踏進鶯歌海這片荒原,終于在1957年底,全面完成了勘察設計任務。

當年,在原廣東省瓊山縣檢察院工作的吳坤新接到上級命令,政府將對鶯歌海鹽場進行開發,要組建前期勘測隊,他義無反顧地加入到“先遣隊”中。今年86歲的鶯歌海鹽場老職工吳坤新,依然清晰地記得,1955年他第一次到鶯歌海時的情景。

“全是沼澤地,一大片,沼澤地里的蘆葦比人還高。”吳坤新說,勘察隊員們在滿是蘆葦和淤泥的蠻荒之地,發揮“以一人當十人,以十人當百人”的精神,用自己的雙腳丈量著大地,僅用兩年時間就向上級提交了鹽場勘測資料。

1957年底,鶯歌海鹽場正式開始施工,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1958年初,為了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加快鶯歌海鹽場的建設,政府從各部門抽調干部和招募民工2000多人;當年3月,經中央批準,部隊轉業及退伍官兵5600多人開赴鶯歌海參加開發建設,廣東省公路局工程隊也相繼進場……“鹽場建設高峰期的施工人員接近一萬人。”吳坤新說。

他們動手修路、挖井、建茅房安營扎寨,提口號、下戰令、搞競賽、奪紅旗,向著這塊荒原開戰。吳坤新回憶,當年的工程量很大,光開挖土方量就超過2000萬立方米,那時缺少機械化設備,幾乎純靠人力建設,“可以說是一個肩膀、一個土筐、一把鐵鍬,就是這么干出來的。”條件艱苦,大家吃野菜、吃糠餅,但硬是兩年多時間就建成了總面積達38平方公里的大鹽田。

著名詩人郭沫若1962年到訪鶯歌海鹽場時,醉心于萬畝鹽田銀光閃耀的景觀,留下“鹽田萬頃鶯歌海,四季常春極樂園。驅遣陽光充炭火,燒干海水變銀山。”的豪邁詩句。

鶯歌海鹽場有過輝煌的過去:曾創下年產32萬噸的歷史最高生產記錄,產品廣銷中南多個省份。但后來隨著生產設備老化、生產面積減少、生產能力降低等原因,年產量逐年下降。在鹽業體制改革后,海南省發展控股接管鶯歌海鹽場,鶯歌海鹽場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

鹽場曾經的鹽倉成為游客打卡點。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一片灘的華麗變身

如今,在鶯歌海鹽場銷售公司的產品陳列柜里,二十余種形式各樣、功效不一的鹽產品琳瑯滿目。多個類別的“海頤”系列產品,“銀山”牌純臻鹽、亞清鹽等產品更凸顯出鶯歌海鹽場做實鶯歌海地理標志鹽品牌,進行產品創新的決心。

為全面優化和升級鶯歌海鹽主題旅游商品,海南海控鶯歌海旅游產品銷售公司,從品牌建構、市場定位、營銷策劃、宣傳推廣、提高產品附加值出發,結合鶯歌海的基地優勢、獨特的產品屬性,進行產業鏈策劃,形成線下流量端口,打造線上銷售平臺,促成雙渠道良性互動。

在淘寶,麻布小袋包裝的“銀山”鶯歌海老鹽備受消費者喜愛。“想念海南的老鹽檸檬、老鹽黃皮,剛收到就迫不及待做了一大杯,好喝!”買家評論中滿是對鶯歌海鹽場老鹽的認可。

“鶯歌海鹽場生產的海鹽不僅有極優的品質,還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鶯歌海鹽場總經理陳旭表示,深厚的“鹽文化”也讓新一代鶯歌海人找到發展著力點,鹽場積極推進“鹽產品+鹽文化”兩條腿走路,做大鹽文章,讓文旅融合成為鶯歌海鹽場發展的第二個增長極。

2020年,海南控股鶯歌海黨建文旅基地投入使用,打造出集紅色精神、民宿、培訓教育等為一體的鹽文化旅游項目。在這里,昔日的廠房變身展示館,老式大型發電機向游客展示鹽場的奮斗史,充滿年代感的紅色標語雖然褪色,但仍依稀可見老鹽場人的艱苦歲月。另一邊,擁有全智能化家電的木屋和餐廳、能夠拍出大片的打卡點,讓游客在感受鹽場歷史的同時,享受不一樣的文化之旅。通過參觀鹽文化館、重走鹽工路、老鹽場人訪談、收鹽體驗教學等活動,游客們能切身感受到開拓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鶯歌海精神。

如今,“鹽三代”楊美娟也回到了鶯歌海,擔任鹽文化館的講解員。從用短短時間背熟幾十頁講解詞,到現在對游客侃侃而談鹽場的歷史,她的身上仿佛也顯現著當年鹽場“開荒者”的精神……

原標題:鶯歌海鹽場“鹽產品+鹽文化”變身文旅基地 一顆海鹽的文化之旅


責任編輯: 陳賢玉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国产精品超碰12396| 国产精品1000夫妇激情啪发布| 51视频精品全部免费最新|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老司机精品免费视频| 91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久久精品|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九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自拍|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京东 | 99这里只有精品| 人成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最新国产成人精品2024|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9丨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日本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99在线热视频只有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