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慶江
如果您是旅游達人,一定對海南山水念念不忘,這是大自然對海南的天然饋贈。海南除了為大家所熟悉的景點外,還有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包括海南島在內的我國南方喀斯特非常典型,被稱為“中國南方喀斯特”,已經成功申請世界自然遺產。因為喀斯特地形,這使得海南島有很多景觀奇特的天然溶洞,比如落筆洞、皇帝洞、俄娘洞、千龍洞、石花水洞等。這些巖洞,見證了大自然奇觀,也豐富著海南省的旅游資源。
三亞落筆洞。
見證海南歷史的落筆洞
宋朝過瓊詩人倭倭才曾就落筆洞寫有一首詩:“峭壁凌空望渺微,層層煙鎖霧云衣。深林古木高千丈,怪石青苔繞四圍。空有石銜仙骨在,想應人逐彩鸞飛。洞中仙子今何在?欲上雕鞍不忍歸?!边@表明,位于今天三亞市荔枝溝東北印嶺的落筆洞,早在宋朝時就有一定知名度了。
事實上,落筆洞的歷史更為久遠。1992年,考古專家對落筆洞進行考古發掘出一批舊石器時代的文物,證明這里很早已有人類活動足跡。經過科學測定,這些文物距今約1萬年。這是我國最南端的一處史前文化洞穴遺存,也是目前已知海南島較早的人類活動遺址,考古學界將這一階段生活在落筆洞周邊的人類稱之為“三亞人”。落筆洞的發掘將海南人類文明推進到1萬年前,可以說,落筆洞見證了海南遠古的歷史。2001年國務院公布落筆洞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體現了落筆洞豐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掩藏的人類歷史未解之謎。
很遺憾的是,由于歷史資料的缺失,在落筆洞“三亞人”之后的很長時間內,我們對海南的歷史了解并不多。落筆洞也只能神秘地存活在后人的記憶中。一直到元朝初年,因為云從龍的到來,落筆洞再次迎來它的高光時刻。
云從龍曾經兩次到海南任職。宋朝末年,他曾經參與鎮壓“三巴大王”的軍事行動,不久卸甲歸隱。元朝初年,身為皇室的云從龍被提升為懷遠大將軍,并擔任瓊州安撫使。為撫平戰爭創傷,云從龍在崖州(今三亞)“撫余黨,相陰陽,造廬舍,捐瑤稅”,他的努力得到人們的認可,最終使得當地呈現出“崖風以和,崖人以歌”的安樂景象。在吏治之余,云從龍游覽了落筆洞勝景,并題詩一首:“地極南溟闊,洞天琳宇奇。好山如繡畫,野路自逶迤。不見飛仙蛻,空留謫客詩。清風駕歸羽,乘此訪安期?!敝猎?1283年),云從龍故地重游,并題刻“落筆洞”。因此,云從龍當為落筆洞的命名者。
落筆洞因云從龍題刻之后名氣更大,吸引后世眾多職官和文人前往賞玩,多次被人以“落筆凌空”予以題詩,清朝末年的崖州知州鐘元棣還將其稱為“崖州八景”之一。時至今日,落筆洞依然是各地游客了解海南歷史、觀光喀斯特溶洞的重要去處。
東方俄娘洞。
養在深閨人未識的俄娘洞
相對落筆洞的聲名赫赫,位于東方市廣壩鄉境內的俄娘洞可謂是“養在深閨人未識”。2019年,海南省政府正式建立海南俄賢嶺省級自然保護區,作為天然溶洞的俄娘洞走入大眾視野。
關于俄娘洞名稱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這個石洞為烏鴉精盤踞。它不僅吞吃家禽,作賤莊稼,還到處搶掠美麗的少女,弄得周圍黎民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居樂業。一天,美麗的黎族少女俄娘上山采野花,被烏鴉精抓到洞里,這讓俄娘的心上人阿貴悲痛欲絕。這年“三月三”,阿貴帶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在跟烏鴉精的搏斗中,因功力不敵而身亡。俄娘萬分悲痛,發誓要殺死烏鴉精為阿貴報仇。有一天,烏鴉精遠去歸來十分疲倦,睡得鼾聲如雷。俄娘悄悄拔下頭發上的錐子,刺瞎烏鴉精兩眼。烏鴉精在石洞里亂沖亂撞,俄娘趁機用阿貴帶來的弓箭,射進烏鴉精的心窩,為阿貴報了仇,也為當地百姓除了大害。此后,每年農歷三月初三,當地百姓都到山上唱俄娘和阿貴戀愛時唱的情歌。為了紀念俄娘,人們把這山洞取名為俄娘洞,此山也得名為俄娘九峰山。“三月三”逐年擴大并普遍到海南黎胞住區,成為海南黎胞盛大的傳統節日。
作為典型熱帶雨林代表的俄賢嶺由九座山峰構成,因此被稱為俄娘九峰山。九座山峰呈西北東南走向,忽高忽低,盤旋曲折,宛如一條巨龍。由于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俄賢嶺主峰更是怪石林立,嶙峋險峭,極具藝術感。俄娘洞位于主峰東北面的半山腰,深不見底,曲徑通幽,里面有三個石廳,可以容納上萬人。洞內四壁都為鐘乳石,因此凹凸不平,各具形態,真是讓人見證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石廳下面則有流水旋轉,在相對封閉的石洞中轟然作響,且水汽蒙蒙,讓人感受到清涼的同時頗有寒意。
作為大自然饋贈的俄娘洞,具有天然的景觀,但是很長時間內并不太為外人知曉,更多是當地村民上山時遮風避雨的地方。在特殊時期,俄娘洞更成為人們的避難所。在抗戰期間,有不少逃難的村民前往避難,從而躲過浩劫。21世紀以來,俄娘九峰山被確認為海南省現存面積最大、原生態保存最為完整的喀斯特地貌原始熱帶雨林,俄娘洞也逐漸為人們知曉。對于海南的諸多旅游景點來說,俄娘洞可能沒有太大的名氣,但是因為她獨特的風貌,吸引著全國各地驢友紛紛前往探險打卡。俄娘洞以自身特有的風姿,融入海南美麗的景致當中。
儋州石花水洞。本欄圖片均為資料圖
書寫島西傳奇的石花水洞
對于旅游相對冷門的海南西線來說,石花水洞是一個傳奇性的存在。
石花水洞位于儋州市八一農場的英島山下,北臨兩院熱帶植物園,南臨尖峰嶺景區,因此有著獨具特色的地質景觀。但是,由于西部旅游資源開發相對較晚,石花水洞在很長時間內并不為人們所知曉。1998年,石花水洞經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專家考察,認為這是中國乃至世界上都非常罕見的石花溶洞,已經有140萬年的歷史。作為喀斯特地形下的天然溶洞,這里不光有各種各樣的石鐘乳、石筍,更有色彩晶瑩潔白、形狀千姿百態、形似絢爛開放的花朵的卷曲石等,因此被稱為石花。除了石洞之外,還有天然水洞,全長約5000米,蜿蜒曲折,寬處達十米左右,窄處也有兩三米,可供小船行走。石洞和水洞相連,因此被人們稱之為“石花水洞”?!捌娈愂ǎ衩厮础币呀洺蔀槭ㄋ吹闹黝}詞和形象口號。
石花水洞中的卷曲石、文石花、方解石晶體花被稱為“一石二花”,是國家級珍品。尤其是卷曲石,生長在非常濕潤的封閉環境中,非常難得,對研究地質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石花水洞里的卷曲石已經被國家博物館采用收藏,并被相關地質專家進行研究。更令人驚嘆的是,在石花水洞中,存活著極為珍貴的國家級保護動物娃娃魚。娃娃魚是由3億6千萬年前水生魚類演變而成的兩棲類動物,它見證著石花水洞的悠久歷史。
早在20世紀50年代,石花洞附近就一直進行著石灰礦的開采工作。在開采中被意外發現的石花水洞被政府封閉,一直到2000年,經過專家論證之后才進行保護性搶救開發,隨后被國家評為AAA級景區,從而向世人逐漸展開它神秘的面紗。可以說,正是當時政府的封存,才保證了石花水洞今天的面貌,真可謂是傳奇。
如今,石花水洞已經成為人們前往儋州旅游必不可少的景點。人們在欣賞自然奇觀的同時,對海南極具原生態的旅游資源大為贊嘆。或許,這正是“來了海南不想走”的重要原因吧。
原標題:“洞”見海南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