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海南調查|暗藏危機的網紅“野景點” 該怎么管才能口碑不敗魅力不減?
新海南調查|暗藏危機的網紅“野景點” 該怎么管才能口碑不敗魅力不減?
來源:南海網     作者:周靜泊    2022-07-15

點擊查看視頻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周靜泊

  在制定出游規劃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是先到各大網絡平臺上查一查目的地都有哪些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那些打上冷門、小眾標簽的網友推薦,是否讓你“身未動、心已遠”?

  隨著社交媒體、網絡平臺日益發達,越來越多未經開發,但風景優美或奇特的自然景觀順著網線走進大眾視野,成為“網紅打卡點”。純天然的“野景點”美則美矣,卻也由于未經開發,缺少相應基礎設施,存在安全隱患和一系列管理問題,海南的網紅“野景點”也不例外。如何才能讓網紅“野景點”更好地留住熱度和人氣,讓游人乘興而來,滿意而歸?新海南客戶端記者近日對此展開調查。

  社交媒體時代 “野景點”成打卡勝地

  6月20日,一個星期一的下午,萬寧山欽灣燕子洞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游人。被烈日曬得滾燙的沙灘沒有掃去他們的游興,岸邊崎嶇的礁石也沒能讓他們停下探索的腳步。

?游客在萬寧燕子洞游玩拍照。記者 曹志 攝

  從深圳來的湖南妹子小廖挽著男友的手站在燕子洞前等待。她在等比她先一步搶占“C位”的兩個女生拍完照,自己才好在洞里與拱橋狀的礁石、洶涌的海浪合影。

  “我還以為只有像我們一樣的外地人,才會‘吃了’小紅書的‘安利’,一路找過來‘打卡’,原來海南本地人也會來。”即便是非節假日,燕子洞依然人氣旺盛,這略微出乎小廖的意料。

  家住海口觀瀾湖的市民李女士這兩年已經來了不下十趟燕子洞。

  “一開始我也是在抖音上刷到這兒的,自己來過一趟后覺得好看又好玩,之后每當有親朋好友來,都會帶他們到燕子洞玩一趟。”李女士表示,在她和她許多家人朋友看來,景區大都大同小異,反倒是像燕子洞這般未經人工斧鑿、天然雕飾的自然景觀,玩起來更有樂趣。

  李女士的想法代表著一部分游人的心聲,也反映出時下旅行消費趨勢的變化。

  “全域旅游已經成為未來旅游業發展的共同路徑,處處皆景區,人人是導游。”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分析稱,散客已逐漸取代旅行團,成為旅游消費的主體。在散客自助游、自駕游的時代,人們更追求目的地的原生態、探險性、文化性、體驗性等屬性。而在移動互聯網普及的當下,人人都是自媒體,一些符合市場消費趨勢和需求的景點很快就能通過朋友圈里的幾張美照、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幾段生動視頻一傳十、十傳百,名不見經傳的“野景點”搖身一變成為“網紅打卡地”。

  戶外“野游”火熱 引出哪些監管難題?

  “網紅”美景成險境?

  “路不好走,留意腳下當心摔跤,亂石中岔路很多,要注意做好標記,但從上面眺望的風景絕對值得你爬這一趟。”在文昌銅鼓嶺鱷魚嘴,一群“驢友”剛從小山丘上下來,氣還沒喘勻,就迫不及待地向旁人分享自己剛拍的“風光大片”和探險心得。

文昌銅鼓嶺鱷魚嘴的美麗海景。記者 曹志 攝

  “野景點”以其或壯麗、或奇特、或旖旎的迷人自然風光俘獲了一眾“玩咖”的心,但總歸不是經過規劃、管理的正式景區,“野游”的日漸火熱,讓“野景點”潛在的問題浮出水面。

  安全,是不容忽視的首要問題。

  今年5月,萬寧銅鐵嶺下的仙女潭就發生了一起游客溺亡事件。

萬寧仙女潭。記者 曹志 攝

  仙女潭位于萬寧日月灣附近,是一處尚未被開發的“野景點”,也是近年熱門的“網紅打卡點”。據媒體報道,5月4日,一位北京來的年輕游客在仙女潭游玩,爬上山巖拍照時不慎失足跌入潭中,溺水身亡。

  據負責管轄仙女潭的南橋鎮相關部門負責人透露,近兩年仙女潭已發生過數起溺水事件。

  部分網友也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分享了在海南部分“野景點”游玩時遇險的經歷。

  網友“囍爺”今年4月在陵水猴島附近的一片“野海”游玩時,就曾遇到被浪卷走的險況,幸虧她及時抓住、爬上附近的礁石,逃過一劫,但雙腿還是被礁石劃出多道傷口。

游人在鱷魚嘴下海玩耍。記者 曹志 攝

  新海南客戶端記者實地走訪觀察發現,“野景點”多地處偏僻,交通不一定便利,手機信號也不見得穩定,以鱷魚嘴為例,若要從鄰近的公路抵達鱷魚嘴,需要走一段十余分鐘的崎嶇山路,在這種條件下,如果有人在海邊或山野間遇險,難以及時求助,救護車無法直接開到現場,救助人員也很難及時趕到。

  服務缺位掃游興

  除了存在安全風險,“野景點”因缺乏專人管理和統一規范,有時也會影響人們的游玩體驗。

  當記者駕車抵達燕子洞附近時,就被周邊幾個停車場的“攬客”人員攔下。

  “去燕子洞嗎?車不能開進去,停這邊,有觀光車送你們進去,交停車費和觀光車票錢就行了。”“停我們這邊吧,不收停車費,你們幾個人?觀光車錢可以算你們便宜點。”一會兒的工夫,一場小型的“價格戰”悄然上演。

龍滾鎮政府在通往燕子洞的路口張貼通告。記者 周靜泊 攝

  在通往燕子洞的路口旁,記者看到龍滾鎮政府立起的一塊大型通告牌,牌上注明因燕子洞所在的正門嶺村道狹窄、路況差,不能適應大量游客駕車進入,同時禁止非法營運車非法拉客載人到海邊。但當地提供往返交通服務的觀光車上并無統一標識,無法分辨哪些車輛屬于正規運營,哪些屬于非法載客。

  記者向多名游人詢問了解到,在車輛、人數一致的情況下,他們繳納的停車、觀光車費用不盡相同。

  此外,游人要抵達燕子洞,需步行通過一片沙灘和礁石,因涌浪沖刷的范圍較大,若沒有提前準備適合涉水的衣服鞋子,難免會被打濕褲管鞋襪。但因為沙灘附近只有一間簡陋的小賣部,只銷售簡餐、椰子、飲料和提供有償的淡水沖洗服務,部分穿著球鞋的游人只能選擇光腳走過滾燙的沙灘,或是放棄親水游玩拍照,穿鞋從岸邊山林中繞行前往燕子洞。

  龍滾鎮黨委委員、常務副鎮長朱平坦言,這幾年燕子洞在網絡走紅,人氣“爆棚”的同時,服務并沒能很好地跟上,當地的12345熱線時不時會接到投訴,主要集中在垃圾未及時清理,椰子等消費品價格偏高等方面。

  垃圾遍地傷環境

  “野景點”的造訪者與日俱增,還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壓力。

文昌銅鼓嶺鱷魚嘴海邊,垃圾四處散落。記者 曹志 攝

  記者在鱷魚嘴走訪時發現,因為這里地處偏僻,前來徒步、游玩的戶外愛好者常會自帶食物過來就地野餐,但因為鱷魚嘴周邊沒有設置垃圾桶,是否將垃圾收拾好帶走,全憑各人自覺。而現實情況是,從通往鱷魚嘴的山路到海灘周邊,沿途隨處可見散落的泡沫箱、塑料瓶、食品包裝袋等各種垃圾。

一群戶外愛好者在鱷魚嘴附近的樹林內野餐。記者 曹志 攝

  “這里海風很大,我們擔心垃圾被風刮到海邊,被浪卷到海里。”一位“驢友”表示,垃圾,尤其是塑料制品會對海洋和海洋生物帶來的危害,但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其中利害,也不是所有人都會自覺愛護環境,游玩后不給當地留下一片垃圾。

文昌銅鼓嶺鱷魚嘴海邊垃圾隨處可見。記者 曹志 攝

  另外,人們在山林間游覽、燒烤、露營等,也可能對當地的植被造成破壞,甚至還有引起森林火災的風險。

  “如果對網紅‘野景點’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坐視不理,勢必會引發更多的問題。”海南大學旅游學院院長郭強說。

  王健生也認為,若不對網紅“野景點”進行適當管理,人們自發、無序的行為可能會對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造成破壞,管理的缺位可能會帶來事故發生率的提升,不規范的服務會影響消費者的體驗,長此以往,網紅“野景點”積攢的口碑和美譽度逐漸消退,難免令人惋惜。

  現行治理方式 能否成為長久之計?

  針對網紅“野景點”存在的種種問題,屬地政府也采取措施試圖化解風險。

游客在仙女潭邊的山石上行走。記者 曹志 攝

  6月20日傍晚,仙女潭邊還有幾組尚未盡興的游客在潭邊玩耍、拍照。

  在他們身后,一名身著迷彩服的工作人員正謹慎地盯著嬉鬧的人群。“不能下水,水深危險。”他時不時出言提醒。

  5月初的溺水事故發生后,管轄仙女潭的南橋鎮政府將安全防范措施全面“升級”。除了在顯眼位置掛上醒目的標語、橫幅,提醒市民游客注意安全外,還請了幾名當地的志愿者在潭邊巡邏,及時制止想要下潭游泳、跳水的游人。

  “志愿者每天‘兩班倒’,從早上9點值守到晚上9點。”南橋鎮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值守的志愿者都是周邊水性不錯的居民,還配備了救生衣等應急裝備,萬一有人不慎落水,志愿者可以及時施以援手。潭邊還安裝了監控攝像頭、廣播喇叭等風險警示設施。

  為了規范燕子洞周邊的管理秩序,龍滾鎮政府不僅在顯眼處設立通告牌,還為通往燕子洞的陡坡路段加裝護欄、安裝監控攝像頭、配備保潔員及垃圾清運車輛,并安排網格員定時巡查,提醒市民游客海邊浪急,切莫下海游泳。

  “途經燕子洞的環島旅游公路正在修建,預計兩年后建成,到時旅游公路的出口旁會配備停車場,方便游客。”朱平說,目前,經鎮政府與燕子洞周邊兩個的村民小組協商,村里租地設置了1個停車場,配備觀光車,停車費10元/車,觀光車票價10元/人,這些收入用于補貼保潔員等。但燕子洞人氣火爆,旺季時每天會迎來數百名游客。少數周邊村民見有利可圖,私設停車場拉客,相關部門數次到場取締,但屢禁不止。

  政府部門采取的相關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這些舉措只能作為權宜之計,還是可成為長久之策?管理者心里沒譜,業內專家也存有疑慮。

  “靠政府補貼雇人在旁看著,顯然不是長久之計。”王健生說。

  南橋鎮相關負責人也坦言,按目前的管理模式,屬地政府力有不逮。

  “仙女潭雖然不是個正式的景區,但游客很多,尤其是中午和下午,人流量集中,有時多達上百人,這就給安全監管帶來很大壓力。”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以一兩名志愿者的人力,去應對數十上百人的客流高峰,難免顧此失彼,部分游客不聽勸阻,就讓志愿者十分為難。管理部門也考慮過對網紅“野景點”進行“限流”,縮短親水游玩的開放時間,但未經充分論證也不敢貿然實施。

  記者也了解到,雖說志愿者都是當地熟悉水性的能手,但并不具備救生員專業資格。可是,要在鄉鎮找到一個持有救生員證的村民,談何容易?

  “野景點”成網紅,不僅能為周邊地區引來人氣,還能讓當地居民拓寬“財路”。但怎么讓“野景點”口碑不敗、魅力不減,海南還有許多功課要做。

  專家學者建言:應借巧勁科學管理

  海南的網紅“野景點”如何既保持自然野趣,又能提升服務管理水平,留住熱度和人氣?專家學者對此建言獻策。

  “網紅‘野景點’的管理,不能只靠某一個部門單打獨斗,而是應該群策群力,形成合力。”郭強舉例稱,比如網絡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對主流旅游網站、社交網絡平臺、自媒體等信息的梳理分析,發現轄區內有潛質成為下一個網紅打卡點的目的地,反饋給相關部門及時跟進關注,掌握主動權,根據游客需求做好未來產業發展方向規劃。

  “政府部門可以邀請專家團隊對這些已具備市場基礎的‘野景點’進行深入摸底調研,針對其資源稟賦、市場需求、特色亮點,提出有針對性的規劃開發建議和策劃方案。”王健生建議,政府部門可以在調研成果的基礎上,對網紅“野景點”進行控制性管理,同時還能將其包裝成項目,納入招商引資庫,引入社會投資者對其進行開發。通過這樣的方式,政府可以花費較少的財力,用“四兩撥千斤”的巧勁,撬動社會資本,引入專業團隊,對“野景點”進行科學的保護性開發。

  開發“野景點”,并不意味著一定是將它們圍起來,變成一個封閉景區。王健生認為,“野景點”的開發模式應順應旅游消費市場發展趨勢,因地制宜。

  “景區有多種運營模式。比如過去觀光旅游時代主流的封閉式景區化運營,運營企業營收以門票為主;還有開放式營地化運營,企業根據游客需求,提供‘點菜式’服務賺取收益。無論是哪種模式,都有具體的國家標準可參考對標,補齊短板。但具體采取哪種運營方式更為合適,這就需要經專家組調研摸底后,提出建議和策劃。”他表示,當地的村集體可以通過以資源入股的形式,與企業合作,共享利益分成。

  郭強則認為,將“野景點”開發全交由市場主體運營,不一定是上上之策。政府還可以考慮善用當地旅游行業協會資源,引導、培訓當地居民,喚醒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參與到安全宣傳、環保理念傳播和旅游服務中去,并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激發社群組織、群眾百姓成為全域旅游服務提供者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幸福感、獲得感。


責任編輯: 陳賢玉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国产精品美女视视频专区| 国产精品公开免费视频|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97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久久我们这里只有精品国产4|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亚洲伊人精品综合在合线|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 国产原创精品 正在播放|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无限制|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视频久久|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91麻豆精品国产|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2021| 男女男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五月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