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3日消息(記者 韓星)在海南,提到剪紙,就不得不提到素有“民間藝術之鄉”美稱的樂東黎族自治縣大安鎮的大安剪紙。大安剪紙作為黎族民間一項手工藝術,與黎族先民早期的“鏤刻”一脈相承,在民間技藝歷史河流中閃現著耀眼的波光。11月3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來到樂東大安鎮,感受刻刀下的黎族風情。
11月3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來到樂東大安鎮,感受刻刀下的黎族風情。記者 李昊 攝
11月3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來到樂東大安鎮,感受刻刀下的黎族風情。記者 李昊 攝
11月3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來到樂東大安鎮,感受刻刀下的黎族風情。記者 李昊 攝
在大安黎族剪紙藝術館內,陳列著眾多大安黎族剪紙的優秀作品。記者注意到,剪紙作品從生活起居到農事季節,從傳統習俗到現代生活,如人物活動、花鳥魚蟲、飛禽走獸、民間故事傳說等,散發出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泥土的芬芳,表達了黎族人民對生活的希望,對生命、大自然、對傳統美德的歌頌。
11月3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采風團來到樂東大安鎮,感受刻刀下的黎族風情。記者 李昊 攝
大安剪紙技藝省級傳承人林文生向文化名家們介紹,大安剪紙起源久遠,因為黎族沒有文字,人們為記事,早期在芭蕉葉上“口咬”圖案記錄生產生活中的人和事,后來紙張出現改用刀刻圖案,剪子只是輔助工具。大安剪紙創作者都是當地農民,素材來自黎族民間生活,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民族生活氣息,是獨特的黎鄉藝術奇葩。
當天,采風團一行還來到了位于大安鎮西黎村的民族文化展示館。記者 李昊 攝
林文生現場制作剪紙。只見他揮動剪刀,仿佛只是隨意修剪了幾下,待展開紅色的紙張,一幅黎族大力神圖紋的剪紙栩栩如生。他將這幅剪紙贈送給詩人林雪,表達對遠道而來的客人的歡迎。
當天,采風團一行還來到了位于大安鎮西黎村的民族文化展示館。記者 李昊 攝
當天,采風團一行還來到了位于大安鎮西黎村的民族文化展示館。記者 李昊 攝
當天,采風團一行還來到了位于大安鎮西黎村的民族文化展示館。這里除了惟妙惟肖的大安剪紙,還有古老的黎錦、歷經滄桑的黎族農耕器具……這些都是孕育了黎族文化的“火種”。文化名家們將沿途遇見的黎族民俗風情寫成文章,留住此刻最真的黎族之美。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