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 陳望
精致露營產品、炫酷水上運動裝備......3月24日至26日,第二屆中國(海南)體育用品和裝備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南體博會”)在海口舉辦,作為中國首個主打體育用品和裝備進口主題的精品化、專業化博覽會,本屆海南體博會吸引了11個國家品牌參展,共設運動主題展區、戶外休閑運動主題展區、航空運動主題展區、運動自行車主題展區等四大展區。
目前海南正不斷推進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這是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海南憑借得天獨厚的體育旅游資源和自貿港政策優勢,有望吸引更多國際化體育消費內容落地海南、吸引全球體育旅游愛好者前來消費。
露營、水上運動、運動航空......海南如何通過體育旅游來助推經濟增長?海南體育旅游未來應該怎么發展?或許從海南體博會,可以窺見機遇。
“2022年海南沙灘運動嘉年華”選手參加極限挑戰項目。記者 張野 攝(資料圖)
現場:參展商看好海南體育旅游前景
“這套戶外桌椅多少錢?”“這個帳篷防多少級風?”“這款戶外沙灘躺椅承重多少?”在海南體博會上,記者注意到,眾多參展商將戶外營地帳篷及露營設備等搬進了現場,吸引諸多參展觀眾體驗選購。
極玩地球品牌經理顧逍表示,海南是一個特別適合露營的地方,絕美的自然景觀和氣候讓露營在海南有著先天優勢,這兩年海南的營地已經超過了30家,露營對于海南旅游業的賦能非常明顯。
“我們客戶基本上都是從內地來海南體驗露營,露營可以成為海南體育旅游一個經濟增長點,未來露營地會變成海南新的旅行目的地。”他們在海南三亞設有主題風格露營地。該營地提供兩天一夜的露營體驗同時結合了海洋運動項目,讓玩家在享受野奢露營的同時感受硬核戶外活動。
在海南體博會上,水上運動裝備板塊全方位展示全球頂級各類型皮劃艇、OP帆船、漿板、沖鋒舟、快艇、水上自行車以及水上運動服飾與配件等展品。水上運動參展商紛紛表示,海南具有得天獨厚氣候優勢和廣闊海岸線,看好海南水上運動市場發展前景。
萬寧日月灣已經成為國內外的“沖浪勝地”。記者 張野 攝(資料圖)
“海南的水上資源優勢明顯,所以我們選擇落地在海南發展水上運動。” 特飛控股公司總經理程中云說,他們在海南不僅成立了公司負責運營賽事,還計劃把產業放到海南來,在海南生產電動沖浪板、電動力摩托艇等新能源產品,他們非常看好海南水上運動市場。
浙江新帆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凱強告訴記者,海南很適合發展水上運動,水上資源好,氣候也好,一年四季都可以玩水上運動,他們品牌和海南很多俱樂部都有合作,而且未來還會加大在海南市場投入。
記者注意到,運動航空板塊陳列有水陸兩棲飛機、動力三角翼、電動飛機、旋翼機等多款飛行器,吸引觀眾駐足。
“從2017年開始,國內通用航空的受眾數量大概以每年30%-50%的速度增長,市場潛力非常大。”廣東銳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雨說,不同于以往只在空中觀看地面景色,現今的運動航空產品更偏向體驗型,消費者可以在教練的帶領下做出起飛、盤旋、落地等飛行動作。
高空跳傘作為極限運動之一,近年來漸入大眾視野。“海南發展高空跳傘項目的優勢條件就是海景,所有的跳傘基地都在海南的沿海市縣,比如三亞、萬寧、儋州等地,目前僅海南島就有六家跳傘基地。”海南儋州海花島蔚藍跳傘基地教練王德發說,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這項運動,高空跳傘的受眾群體不斷增加,消費者的年齡段分布也在不斷擴展,行業整體趨勢進一步向好發展。
發展:體博會給海南體育旅游帶來什么?
“獨特的自然資源是海南發展體育旅游產業的天然優勢,不管是發展陸上體育運動、海洋體育運動還是航空體育運動都非常適合。”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杰稱,作為一個熱帶島嶼,在發展陸上運動方面,除擁有優良空氣質量、負氧離子高優勢之外,冬天非常適合戶外運動。作為一個島嶼,最不缺的就是陽光、沙灘、海水,且全年平均氣溫約26℃,在發展海上休閑運動方面的優勢明顯。海南全年沒有“冬季”,可供空中游覽和飛行的時間約為340天左右,為全國之首,是難得發展航空體育休閑運動之地。
3月14日,游客在三亞海棠灣體驗跳傘運動。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資料圖)
羅杰稱,近年來,海南出臺一系列政策推進創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海口、三亞、萬寧等市縣突出各自地方特色,發展沖浪、潛水、滑翔傘、高空跳傘、高爾夫、熱帶雨林徒步野營等體育旅游項目。全省已初步形成省級統籌、市縣主攻、上下聯動的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創建格局。這些工作成效顯著,三亞、萬寧等市縣體育旅游收入已占到旅游總收入的三分之一,體育旅游已成為海南旅游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充分說明,海南發展體育旅游產業前景可期。
羅杰表示,海南體博會創辦宗旨有二,一是務實服務國內外體育產業鏈和體育消費市場,二是發揮好海南自貿港政策優勢。從產業角度,國際品牌可以通過海南體博會落地海南、利用政策,并形成優勢競爭力進入中國市場;從消費角度,海內外體育運動愛好者與消費者都可以通過海南體博會消費國際品質的體育用品和裝備,形成良好的消費閉環,并進一步帶動國內外的體育活動運營機構來海南共享市場。
“海南體博會帶來的高端戶外露營產品、水上運動裝備,將大大豐富海南體育設備硬件條件,海南將變成時尚潮玩的聚集地。”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展覽部主任董明說,體育和旅游是天然契合,體育+旅游已經慢慢深入民心,可以推動海南體育旅游產業發展。
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認為,海南體博會參展商涵蓋當今國內外時尚潮流體育旅游領域的裝備、業態、產品及服務,為海南創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送上了”參照物。同時,體博會吸引來的參展商通過與參會者的交流特別是對海南的考察,可能會成為海南體育旅游的投資商和運營商,特別是對推動當下方興未艾的露營、水上運動兩個產業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未來:海南體育旅游產業怎么發展?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副廳長楊新利介紹,我國體育產業市場規模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體育消費市場。要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需要在很多方面對標國際。那么如何對標國際?體育是很好的抓手,應該成為海南自貿港面向世界的一張靚麗名片。
羅杰指出,海南發展體育旅游產業依舊需要努力,特別是在壯大市場主體、培育消費群體方面要發力。他建議,要重點圍繞沙灘運動、水上運動、航空運動、熱帶雨林運動等戶外運動主題進行產品開發和運營,充分用好海南優良的自然資源。同時,要大力招引國內外知名體育旅游市場主體落戶海南,提升海南戶外休閑運動服務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引領作用休閑體育旅游服務基地,進而培育好海南體育旅游產業消費群體,為海南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注入長久的發展動力。
世界帆船聯合會主席李全海認為,海南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利用自貿港帶來的政策優勢,未來應大力發展水上運動,并建議海南在完善船艇產業基礎設施、發展和探索船艇服務和交易服務產業、提升品牌賽事等方向,推動更多國際體育賽事落戶,建設本土特色品牌,著力打造“運動之都”。
“海南體育旅游首先應進行體育資源梳理,即將自然資源與行政資源(產業政策)進行配置;其次要創新體育產品;還需要體產融合,依靠產業鏈與商業模式獲取產業附加價值。”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秘書長何文義建議。他認為,青少年群體成為影響體育消費的重要力量,他們喜歡的一些原本小眾的時尚運動,與海南適宜發展的運動項目如沖浪、帆船帆板、低空飛行、叢林穿越等有較高重合度。
2020年環海南島飛行大賽滑翔傘定點賽比賽現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楊冠宇 攝(資料圖)
海南如何通過體育旅游來助推經濟增長呢?王健生提了幾點建議:一是要充分認識和發揮海南省發展體育旅游的資源稟賦。海南作為熱帶島嶼省份,旅游資源的特色鮮明、種類齊全。優越的氣候資源和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是海南省全年開展體育旅游的重要基礎。
二是要充分用足海南省體育旅游產業已有的品牌效應和多樣的設施類型。例如:環海南島大帆船賽、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海南高爾夫球公開賽、海南國際馬拉松、海南親水運動季等賽事(活動)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三要充分把握國內外體育旅游消費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等特征。一方面,我國體育旅游消費項目日漸豐富,體育旅游市場規模增勢強勁,體育與旅游融合程度不斷加深,體育旅游消費水平不斷提升,體育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全球體育旅游市場規模在快速增長,目前,發達國家體育旅游收入約占旅游總收入的25%,體育旅游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四要充分認識海南省體育旅游發展的制約因素。海南體育產業規模較小,缺乏大型體育公司,缺乏優質社會主體,體育公共設施不足。此外,體育賽事市場化程度不高。缺乏影響力強、覆蓋面廣的世界級賽事。體育旅游文化需要培育,統一的體育旅游形象尚待塑造。體育旅游開發、管理、運營、服務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供給不足。
博鰲海上跳傘基地(資料圖)
五要圍繞海南自貿港“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充分發揮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游島等優勢,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為重大機遇,通過“體育旅游化”和“融體于旅”兩大路徑,推動體育、旅游、文化、健康元素與體育旅游產品、產業的逐步融合,依托海南“海、島、山、河、林、文”等資源,開發濱海休閑、山地探險、運動康復、文化體驗等全民性、休閑型、全域性、全季節性體育旅游產品,努力構建體育旅游融合式發展經濟體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