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由文昌市委、市政府主辦的2023年第九屆海南文昌南洋文化節4月7日至8日在文昌舉辦。除了南洋文化,文昌航天研學旅游也日趨火熱。最近,文昌以航天為主題,打造了“我的航天夢”系列研學旅游精品路線。豐富的研學產品,讓航天科技不再神秘,更讓這一高精尖領域科學知識,以平實的語言深入普通人的生活里。
直入云霄的“太空電梯”,恢宏壯麗的“行星發動機”,宇宙空間站“方舟號”……《流浪地球2》的熱映,讓大家對航天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就連去趟超市也能看到“太空西瓜”“太空番茄”等標簽。從天上飛的到地上種的,文昌航天研學旅游的火熱,離不開豐富的旅游產品加持。其中,打卡“天空育種”游作為小眾而另類的旅行,因其知識性和趣味性,深受游客喜愛。
海南航天工程育種研發中心的蛇瓜吸引了不少青少年的關注。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攝
工程師變導游 為另類旅行增加趣味
不久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一則公開征集航天育種實驗搭載項目的消息引發關注。到底什么是航天育種?航天育種就是“太空種菜”嗎?很多游客來文昌航天研學旅游,都少不了探秘“太空育種”滿足好奇心。
從海口出發,第一站先來到文昌東路鎮的海南航天工程育種研發中心(以下簡稱研發中心)。新奇有趣的航天瓜果,早已在這里落地生根。
從2013年開始試驗育種工作以來,該中心先后對128個航天育種育成的蔬菜、花卉品種進行了引種實驗,從中篩選出番茄、茄子、辣椒、蝴蝶蘭等適應海南氣候條件的37個航天育種蔬菜、花卉品種,特別是蔬菜涵蓋海南冬季瓜菜主栽品種,努力把航天技術轉化成帶動農業提質增效的服務項目。
“作為具有科普性質的場所,現在我們這里的航天瓜果蔬菜已經對外開放旅游參觀,節假日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姚彤原本是研發中心負責研發工作的工程師,中心的航天旅游火了之后,他也搖身一變成為導游,“大家都很好奇,上了太空的種子怎么可以結出與眾不同的果實,在這里會一一得到解答。既有知識的趣味性,又能走進一個新奇的世界,所以很受歡迎。”
繼續向文昌行駛,位于文昌文城鎮的航天科普館是海南首個以航天為主題的科普教育館。文昌航天科普館共擁有三大展區,一層展區為中國航天六十年成就展及航天重大工程、航天模型等重要史料;二層展區為中國航天奠基人——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專題展、太空影院;三層展區為郵傳太空六十年航天郵展及航天特色教學課堂。
而位于文昌龍樓鎮的好圣航天農莊,則以航天科技為主要元素,突出體現“多規合一、航天科技、軍民融合、區塊鏈、脫貧致富”五大特色,涵蓋海天一舍區塊鏈餐廳、航天民宿、騎行配套、旅游景點、購物體驗、航天科教娛樂體驗、航天瓜菜種植、航天畜禽養殖、創意、科創空間、創業扶貧基地等10個版塊,豐富了文昌航天旅游產品。
海南航天工程育種研發中心的研學旅行深受青少年歡迎。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攝
神奇的植物世界 帶來不一樣的旅行體驗
如今,游客的旅行體驗正變得越來越豐富,更加強調個性化體驗,注重休閑而非僅是觀光。旅行的意義,不再僅僅是發現名山大川,成為自己到此一游的談資,而是走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體驗不同的文化氛圍,感受別樣的生活環境。
海南航天工程育種研發中心作為一個科研機構,為什么深受游客喜愛?走進位于文昌市東路鎮的海南航天工程育種研發中心,就像走進了一個神奇的植物世界。
這里的植物種子皆是從太空返回,它們扎根在泥土里,創造了更為可觀的景象:栽種在花盆里的五彩椒,同時長出5種顏色的果實;明黃色的小辣椒長成雞爪形狀,得了新名“雞爪椒”;“航蕉2號”太空香蕉的果皮還是綠色,個頭卻早已比普通成熟香蕉大出許多;表皮一半金黃一半墨綠的迷你南瓜,形似麥克風;郁郁蔥蔥的蘆竹更粗壯高大,相繼長出的幼株細密分布,自成一處竹林小景;還有那有趣的太空砍瓜,具備極強的修復能力,砍一刀不久后又能長出新果實……
大家眼前的這些特殊的植物景象,都是因為種子升入太空后發生的基因突變。“你瞧那棵‘航蕉2號’,種子是從太空返回的。它的產量比普通香蕉高30%到80%,生長周期也從原來的13個月縮短到9個月。”姚彤指著個頭更為魁梧的“航蕉2號”說,“更可貴的是它的抗寒性更強,在大連市的簡易大棚里也結了果,可以大大增加我國種植香蕉的面積。”
海南航天工程育種研發中心培育的太空蝴蝶蘭。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攝
太空育種何以如此神奇?姚彤接下來的一席話揭開了太空育種的神秘面紗。
姚彤介紹,太空育種也叫空間誘變育種,是我國主要的航天任務之一。它是將農作物種子或試管種苗通過航天器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環境誘發種子變異,返回地面后再經過至少4代選育,篩選出攜帶新性狀的新種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種。
而海南溫度適宜、氣候優越,恰是太空育種的天然良所。在北方一年種一次的種子,來到海南可以種兩次,能夠提升篩選效率。“這也是全國各地都有太空育種,但海南太空育種格外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在海南能更好地感知這個神奇的植物世界。”姚彤說。
不過,育種從來不是一件輕松的活。“平時我就得扛著鋤頭到地里,刨土種種子,活脫脫像個農民。”姚彤常說自己是一位“田間工程師”過著另類的“太空田園生活”。
現在在文昌,研發中心已經從128個航天引種實驗中,篩選出37個適合海南氣候、土壤的航天瓜果蔬菜和花卉品種培育種植。隨著文昌航天研學旅游的火熱,未來說不定還有更豐富的“天空育種”旅游產品等待開發。
在哪探秘“太空種子”?
文昌東路鎮海南航天工程育種研發中心
文昌文城鎮航天科普館
文昌龍樓鎮的好圣航天農莊
……
劉夢曉\輯
延伸閱讀
我國航天育種已取得哪些成果?
最新數據顯示,自1999年11月神舟一號首飛及其后的歷次飛行任務中,累計為國內400余家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搭載航天育種實驗項目3000余項,創制出4萬余份空間誘變種質材料,育成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料、蔬菜等新品種460多個,顯著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林草、花卉、中草藥和優質牧草等,也有眾多載人航天工程支持的航天育種研究與應用成果。而中國空間站已步入應用和發展階段,目前也有大量的生物樣本正在空間微重力環境下開展實驗,我們也期待這些航天育種為我們帶來更多神奇。(據央視網)
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發射成功。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通訊員 黃國暢 攝
選一款你愛的“航天游”
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從東方紅到北斗再到中國空間站,一個個中國航天成就令人倍感自豪。從體驗失重、超重感,到體會VR登月,再到神奇的太空育種世界,新奇有趣的感受成為新的賣點。而和航天有關的基礎知識、核心技術、關鍵設備等方面的科普,讓游客對航天領域有了全新認識。
火箭發射 帶火航天研學游
航天旅游是文昌獨有的旅游資源。文昌航天發射場的落地,為這片土地帶來全新生機。隨著近幾年來研學旅游熱的興起,圍繞航天元素打造的多種研學精品,成為諸多旅行團爭奪游客青睞的核心產品。
“每一次火箭發射,都是文昌航天旅游的高光時刻。”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工作人員王成成說,文昌航天研學游其實早已出圈。當前,隨著火箭發射頻率的不斷增加,文昌航天旅游已經成為常態,而航天研學游更是吸引眾多學生的旅游產品。
令王成成記憶深刻的是2022年文昌的幾次火箭發射,每次都能吸引大批游客。尤其是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發射那次,近50萬名游客涌入火箭發射所在地文昌市龍樓鎮,不計其數的研學團隊更是從島內外蜂擁而至。
游客柯怡汝曾在文昌航天科普中心觀看過火箭發射,她告訴記者,她之所以選擇跟隨研學團隊到文昌觀禮現場,是因為研學旅行的要義就是“旅游+學習”。“以前的研學是到處走走看看風光,此次文昌之行,不僅能讓我們近距離觀看火箭發射,還能了解到相關航天知識,近距離感受到祖國的強大。”
和柯怡汝一樣,以研學旅行形式來到文昌的青少年還有很多。不少帶隊老師告訴記者,在全國不同省市的研學市場中,航天主題都非常受歡迎。
“航天元素和研學活動的結合,讓觀禮具有更強的吸引力。”王成成說,現在科普中心的航天講解越來越受歡迎,如今即便不是火箭發射期,每逢節假日專門來聽講解的游客也有不少。
“航天元素和研學活動的結合,讓文昌航天旅游具有更強的吸引力。”王成成認為,航天研學是文昌在島內眾多研學產品所獨有的研學產品,大國重器的展現、新奇有趣的知識,都更符合研學旅游邊游邊學的需求,在旅游中學習也能以更輕松的方式入腦入心,所以廣受學生和家長的青睞。
身臨其境 讓研學旅游備受認可
“從天上飛的到地里長的,從科技知識到人文旅游,文昌航天研學產品越來越豐富,與之相關的研學旅游產品也越來越多。我們優中選優,打造了‘我的飛天夢’航天研學一日游和‘我的飛天夢’航天研學兩天一晚游,將各個景點串聯,激發學生對航天知識的熱情與積極性。”文昌市旅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對諸多豐富的航天旅游資源進行了梳理,安排了“文昌航天科普中心—文昌航天科普館” “航天研學一日游”和“文昌航天科普中心—文昌航天科普館—海南航天工程育種研發中心”兩天一晚游,創造了更多可選的文昌航天研學旅游精品。
不僅如此,文昌還將航天元素和春光椰子王國等景點組合,打造出更豐富、更具有層次的研學旅游產品。而這些產品也都具有一個共同點:更強調體驗感。
“航天研學路線和游客的需求不斷磨合,發現無論是到哪個景點,我們發現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是那些能夠深度體驗的產品。”海口某旅行社導游王晴說,如文昌市航天科普館能夠提供多種航天相關課外拓展活動與知識講座,可以組織學生體驗火箭手工制作、宇航員訓練儀體驗、探月系列課程、火星系列課程等,讓學生身臨其境投入學習,不僅效率高,也格外受歡迎。
關于文昌航天研學旅游的前景,不少業內人士也紛紛看好。根據文昌市政府相關規劃,該市將在緊鄰航天發射場區域打造一個“中國唯一、國際一流”“充滿航天科技文化和海島特色”的主題公園,主要功能是航天科普和科技展示、航天主題娛樂、發射場參觀、實時觀看火箭發射等。“屆時將有更多航天研學旅游產品研發問世,豐富文昌乃至海南旅游市場。”文昌市旅文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原標題:來海南 體驗太空田園生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