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廣網北京8月30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9時15分報道,近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外發布公告,宣布東星航空進入破產清算。作為中國第四家投入運營的民營航空公司,第一家走向破產的航空公司,東星航空短暫的“飛行史”引發各界思考:民營小航空的路該怎么走?中國之聲連線記者孫瑩盤點各方觀點。
主持人:過去的5個月里,原股東、債權人及意向投資方結成重整陣營,試圖使東星航空起死回生,但最終沒有得到法院的認可,為什么?
記者:今年3月30日,武漢中圖庫院受理了6家通用電氣子公司提交的對東星航空進行破產清算的申請之后,原股東東星集團、東星國旅,債權人中航油、中航信、新鄭機場等,以及意向投資方上海宇界和信中利等向武漢中院提交了重整東星航空的申請。最后只有東星集團及信中利公司通過了資格關。但是最后,武漢中院在裁決中認為,東星集團及信中利公司明顯缺乏對東星航空公司重整的資金能力,提交的重整方案也不具有可行性。宣布東星航空進入破產清算。
法院公告將于9月14日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屆時將核算東星航空的所有資產和債務,最終注銷這個法人實體。多位參與案件的律師認為,這個裁定基本上是最終結果,不會有上訴機會。
主持人:重整東星航空到底需要多少資金?除了破產就沒有他路可走嗎?
記者:由武漢市法制辦、市總工會、市交委等政府部門組成的東星航空的破產管理人認定,東星航空確定的債權是8億元,而尚未認定的債權為50億元,因此東星航空已無藥可救。這實際代表武漢政府的意見。
信中利和東星集團則堅持,無論最終東星航空認定的債權數目是多少,重整只需恢復正常運營的資金和清償債務的資金,經過計算兩個億足矣。但法院認為,信中利提出的方案既未提供注入資金的來源、相關融資機關愿意提供融資的證明,也未提供債權人同意將其債權轉為股權的證明,更沒有對其他債權人的債權利益進行保護的方案,同時也缺少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同意對國有資產部分債權轉為股權的相關意見。
主持人:東星航空的經歷傳遞了哪些信息?
記者:在金融危機沖擊下,民營小航空接連倒下,鷹聯航空川航收購,奧凱航空陷入股東爭斗,東星航空更是以破產清算結束。參與了東星航空破產清算案的張杰律師認為,航空業是一項高投入、高風險、低回報的產業,東星航空破產案暴露了中國航空業界存在市場準入門檻過低,以及由此帶來的流動資金不足、市場風險機制缺失等問題。
分析人士提醒,雖然只需8000萬元的注冊資金就可成立一家航空公司,但航空市場具有專業性、講求規模效應。也有專家指出,雖然航空業對民營資本放開,但市場環境從來都偏向三大航,國家在政策、資源撥付方面多傾向于國有大航空公司,即使出現了巨虧,國資委也會出來“兜底”,這也是一種市場的不公,鼓勵民營航空的發展,有利于提高民航的服務水平,給消費者更多的利益。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