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客楊小姐告訴記者,上周曾搭乘“京滬快線”航班赴北京出差,沒想到原本18時30分的航班,坐在飛機里一直延誤至20時以后才起飛,航空公司給出的理由是“流量控制”,抵達北京已經是晚上22時了。
近期,上海至北京的“京滬快線”屢屢延誤,最長延誤兩個多小時,理由往往是“流量控制”,這也引發了不少旅客投訴。 記者昨日獲悉,由于近期機場安檢等級提升、流量控制、區域活動增加等各類因素,導致延誤現象有所增加。
就在昨天,上海至北京的航班也發生小規模延誤現象,最早一班出發的CA1858航班,原定起飛時間7時55分,實飛時間8時13分。后續的MU5101、FM9101起飛時間均比原定時間晚了20—30分鐘。記者統計發現,能在原定時間誤差10分鐘內起飛的航班寥寥無幾。近期“京滬快線”航班發生延誤現象,導致了不少旅客投訴。
“近期,不僅僅是‘京滬快線’,全國各條航線的延誤率均有所增加。 ”相關人士說,航班延誤受影響的因素較多,但近期京滬快線“變慢”,和機場安檢升級以及“流量控制”不無關系。首都機場從今年7月初就全面提高了防控等級,從8月28日起至10月8日,武警也進入首都機場航站樓與公安民警一道進行巡邏防控,做好暴力恐怖事件的防范工作。 “各機場都隨之提高了安檢級別,但還未提升至最高級別。 ”相關人士表示,以往安檢10秒左右能通過一人,而目前安檢要求一分鐘通過3人,這導致高峰時段旅客通過率趨于緊張。一旦出現相關空域的“流量控制”,則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航班積壓,導致延誤。昨天記者從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上海機場方面獲悉,目前類似北京奧運期間的爆炸物品檢查等措施暫時還未實行,恢復時間有待民航局通知,上海機場方面做好充分準備。
此外,上海、北京兩機場流量均趨于飽和。“進入北京的空中走廊形如一條小口子,全國各地的快線航班都得往里擠。 ”業內人士表示,這好比在一條狹窄的單行道上開公交,投入更多車輛,反而越來越堵。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