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19名“驢友”在重慶市萬州區潭獐峽遭遇山洪后遇難;8月15日,18名上海“驢友”在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爐西峽進行徒步穿越時,突遇山洪暴發,3名“驢友”不幸遇難。近年來,戶外探險旅游以其獨特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然而,多方面因素導致意外事故時有發生。
如何讓探險旅游不再成為冒險行動,成為備受關注并亟須解決的問題。
近日,上海市旅游局邀請了一批來自旅游主管部門、法律界、教育界的專家以及資深“驢友”,一起反思戶外探險活動中的種種問題并探討解決之道。
是旅游活動還是體育運動?
戶外探險活動到底是旅游活動,還是體育運動?答案成為確定其主管部門、進而對其實行有效管理規范的基點,但目前仍未有定論。“我認為戶外活動屬于旅游活動范疇。”上海市旅游局法制熱線專家、匯業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巍嵩稱,戶外運動多為戶外俱樂部或“驢友”在網上召集,面對全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召集并收取費用,已經具備了旅游業里所謂"攬客"的行為要素和商業特征。
有專家表示,大多戶外運動目的地都是風景優美的地方。應從“大旅游”的角度來考慮戶外運動的主管部門。
上海旅游法制研究室主任、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王玉松表示,由旅游局來管理戶外運動更具可行性,但也需要聯合其他部門協作完成。
政府要加強服務和監管
“以旅游局為主體的主管部門應該用"服務引導"和"監督管理"兩條腿走路。”資深“驢友”唐寅認為,政府一方面應對戶外俱樂部的攬客行為進行規范,對領隊等相關人員展開必要的培訓,甚至對戶外運動行業設立一定的準入門檻并建立風險資金保障體系,同時,要加強對“驢友”們的風險教育。
唐寅介紹,在戶外運動高度發達的國外,有不少景區是專為徒步者開發的,而大部分景區都會為游客提供充足信息,包括路況、風險和求助方式等。此外景區還嚴格控制進入景區的人數,以保證徒步旅行者的旅游質量和安全。他建議相關部門和景區聯合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和有效的應急救援預案。
“風險預警、緊急救援、責任認定和保險保障機制的欠缺,是釀成種種慘劇的內在原因。”王玉松表示,政府要打造權威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宣傳購買個人意外險的重要性,并且鼓勵保險公司更多開發適合“驢友”們的新險種。
“一些部門已經開始行動,加大對探險組織形式的引導,讓消費者合理選擇探險項目。”上海市旅游質監所所長竺宜宏介紹。
記者了解到,國家旅游局早在2006年就發布了一份關于加強探險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引導探險旅游的規范化管理。
“驢友”應量力而行
唐寅說:“造成事故頻發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戶外俱樂部過于追求商業利益,忽略了安全問題;二是"驢友"太盲目。”
越來越多的戶外用品商店、戶外俱樂部、登山俱樂部、車友會之類的商業組織或民間機構正日漸成為召集戶外運動的主角。據在場的幾位資深“驢友”透露,雖然戶外運動的收費往往低于旅行社的報價,而且幾乎都打著“AA制”的旗號,但大部分戶外運動團隊的領隊是不需要自己出錢的。即使不靠“驢友”組團繳費贏利,通過組織戶外運動而推銷產品、獲取景區獎勵、商家折扣等方式,組織者照樣能贏取利潤。為湊齊組團人數,召集方往往不考察報名“驢友”的素質與技能,更不用說做全面的培訓。
“驢友”們的輕率和盲目,往往會導致悲劇發生。唐寅告訴記者:“我們看到一些"驢友"就穿著普通的球鞋,問他們為什么不穿防滑鞋,他們竟然反問,什么是防滑鞋?”
“參與探險旅游時間不長的"菜驢"太多。”唐寅表示,戶外運動已經被吹捧成一種時尚,許多城市年輕人為了跟風一擁而上。他們沒有相應的技能、裝備和經驗,對風險沒有足夠的認識,卻敢去較危險的目的地。穿著吊帶衫、牛仔褲、旅游鞋,背個書包去徒步的人比比皆是。一旦危險發生,這些人不但不能保護自己,還常常會拖累隊友。
唐寅等“老驢”建議,“菜驢”們應該量力而行。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