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網9月24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12時25分報道,隨著“十一”黃金周的臨近,不少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假期制定旅游計劃。然而昨天的一條新聞卻讓出游者的心情大打折扣,因為四川、貴州、云南、安徽等地的多個景點門票紛紛漲價,有的漲幅甚至高達70%。
這也是今年以來國內景區的首次大規模提價。從這次景區門票漲價中,我們能夠解讀出什么?保護景區是不是只剩“門票漲價”這一條路?中國之聲連線今天的在線主編――鳳凰衛視采訪總監閭丘露薇。
主持人:我們看到很多景區以償還債務、控制流量或者保護文物等理由漲價。據你觀察和分析,覺得漲價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我們該如何看待?
閭丘露薇:首先來看看景區為什么要漲價?有一些景點是因為發改委的限價令已經到期了,有很多景區表示漲價是本身財政有壓力。我們可以看到,在一些地方進行漲價的過程當中,也透過了聽證會的程序,比以往單獨的、單方面的漲價有了進步。有一些地方要經過當地發改委或者當地物價部門核準之后才宣布漲價,這里面凸顯了幾個問題要關注一下:
首先,漲價對納稅人存在不公平的現象。中國的景點具備了一定的社會公益的性質,漲價尤其是在旅游旺季的時候漲價,對于一些低收入人士或者收入并不高的人士,只有在國慶假期才有外出旅游的機會,去觀看這些景點的時候,這樣設置高門檻對他們來說,應該享有的權益受到了損害。
另外,如果說是出于要提高財政收入的考慮,漲價這樣短期的行為明顯是短視。因為它很可能會嚇怕旅行者,會讓游客覺得價格高了就不來了,這樣有違市場運作的規律。當然還有一種思維,越是旺季的話,景區就越要用越高的價錢,不怕你不來。但是從長遠來說,景區每當長假和旺季的時候就加價,以后旅客在制定自己旅游線路的時候這個地方就不會被優先考慮。
主持人:有人說買的不如賣的精,其實賣的想賣精神的話,還是要聽聽買方的意見,你覺得景區應該怎么做才能讓旅游市場更紅火?
閭丘露薇:最主要是加大自身的管理,提升自己內部的成本控制,不要把減成本的目標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一個是加字,另外一個是減字。減字可以從本身的經營架構、人員開支等方面來入手,看自己有沒有不該花錢,不該花的費用花掉的地方。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需要推出有特色的項目吸引人,香港在國慶期間的一些做法是值得借鑒的。今年因為萬圣節是橫跨整個國慶假期,香港海洋公園推出了套餐,主要針對華南地區的游客,大家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帶動整個進入香港地區旅游的來港的旅客人數。
最后一點,是不是不加價就不能增加收入呢?這是很多人的想法。今年江蘇省下令國慶期間景點不能漲價,但是可以看到,江蘇省在去年整個旅游業總收入增加了15%。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全局的觀念,一個長遠的觀念,不是靠加價這樣一個短期的行為,而是靠長期的發展整個地區的旅游業的規劃的眼光的話,整個旅游業的收入應該看全年的,看長期、中長期的表現。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