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主管副司長許昆林接受中國之聲記者馮雅采訪時說,近來有媒體報道,“全國多地景區門票‘十一’前頂風漲價、有的漲幅竟高達70%”屬于媒體誤報。70%漲價幅度的景點,是四川一個民間投資比較小的景點。
早在去年4月,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聯手整治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競相攀比、價格偏高歪風,規定旅游景點門票1年內不得漲價。今年8月27日,國家發改委再次下文,明確規定旅游景點不得在國慶節前集中上調門票價格。但是,這些“限漲令”如同“雞毛撣”掃過一樣,沒起到任何實質性作用。盡管國家發改委表示多地景區在十一前頂風漲價是“誤傳”,但人們還是能夠看到多地景區在頂風漲價。有記者調查發現,8月份,峨眉山景區上調了索道價格,其中金頂索道由70元上調到120元,萬年寺索道由60元上調到110元;廣東番禺蓮花山景區,門票價格由30元上調至40元;……為什么有這么多景區不買國家發改委的賬,讓“限漲令”成為“雞毛撣”?
首先是景區資源保護投入嚴重不足。據報道,各大景點動輒數億的門票收入中,真正用到景區資源保護上的寥寥無幾。例如著名的黃山風景區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門票收入用作景區保護;還如云南石林景區,其2006年至2008年的收支清單顯示,景區3年收門票9億元,3年間日常資源保護支出只有6371萬元,僅占門票收入的7%左右。再加上各地方政府難有公共財政投入到景區資源保護建設上,所以不少景區最好的出路,就是違規漲價。
其次是景區違規漲價的成本遠小于守規。當前很多景區早已違規漲價了,但是,又有誰來查處相關景區以及相關負責人呢?當前,景區因違規漲價而受到查處的少之又少。即使有上級部門或者干預漲價,最多也就恢復原價就是了。
再次是景區成為地方財政的搖錢樹。在有些地方,地方政府給景區所下的經濟指標壓力非常大,加上違規漲價的成本很小,有些景區于是就敢于公開漠視“限漲令”,隨意漲價。
看來,遏制景區漲價,現在不用點狠招是不行了。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