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愈演愈烈的景區漲價風,以德慶盤龍峽、從化響水峽、中山詹園、懷集世外桃源、懷集燕巖等為代表的十多個廣東景區26日首次簽署協議,承諾國慶期間門票絕不漲價。(9月27日《廣州日報》)
在當前全國各地景區紛紛以“保護稀缺資源”“缺乏維修費用”“體現景點價值”“解決經費不足”“向國際水平看齊”“疏散人流”等各種理由,紛紛不斷漲價的現實背景下,十多個廣東景區能夠聯合承諾“今年國慶不漲價”,自覺抵制聯手漲價帶來的巨大利益的誘惑,不僅充分體現出了一種市場理性的回歸,也彰顯了這些景區難能可貴的責任意識與道德意識,確實難得,值得肯定。
但是,從目前各方面的情況來看,這種部分地方景區聯合主動抵制漲價的行為,不僅并不具有太多可復制性與全面推廣性,而且也不足以從根本上糾正與彌補目前各地景區運行中普遍存在的政府理性迷失缺失與責任缺失。
應該承認,由于自身性質的不盡相同,不同景區的定價機制確實不一樣:那些完全由私人、市場開發的,確實可以相對靈活一點,可以隨時、隨市而動;但那些國家公共資源的景區,其門票的定價顯然不能完全依據景區方面所聲稱的開發、保護以及管理資源的需要,而必須綜合考慮旅游景區的客源市場、當地居民的綜合收入、旅游消費支出等因素,尤其要充分考慮大多數老百姓的經濟承受力。正因為如此,我國現有的《價格法》《文物保護法》及相關法規規章,都對景區門票的價格上漲做出了較為嚴格的約束與規定。比如規定相應的政府部門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門,必須在審批申請材料、財務報告、公眾聽證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防止門票價格由景區自己單方面說了算。
遺憾的是,在此前許多地方景區門票漲價的過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要么普遍處于一種消極觀望、無所作為的狀態,要么則主動在背后充當漲價的推手,甚至是真正的主角。而在目前的財政體制下,這種情況下的出現其實是一種必然。因為地方景區門票價格的上漲,不僅可以為景區帶來更多的旅游門票收入,也能給當地政府帶來更多的財政收入。
為此,要想從根本上遏制目前這種各地政府紛紛主導或放任各地景區漲價的行為,不僅需要地方政府自身能夠盡快實現自身責任與理性的回歸,逐漸擺脫地方經濟利益的局限,更多從公益和整體利益出發,也迫切需要中央政府進一步加強監管的力度、廣度與深度。因為在目前不少景區普遍叫喊“奶水”不夠吃的情況下,讓各地方政府主動、自覺地在那些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縮手,確實有些不靠譜。
實際上,中央政府加強對公共景區門票價格的監管,是當前許多國家與地區的通行做法。比如美國國會就對國家公園門票有專門的立法,規定由國家公園管理局制定定價指南和最高限價。為此,希望我國的國家立法部門能進一步健全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更多從制度層面有效終結各地景區“每逢佳節必漲價”的亂象;而不再讓相關部門總是依靠一些臨時性的文件或通知來加以管控。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