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黃金周”或重大節日,商家們紛紛打折吸引顧客。當然,到底是不是貨真價實地“折扣”了,我等“上帝”就不甚了了了。與商家們競相“折腰”不同的是,有企業可是挺直了平時一直“哈”著的腰。媒體報道,某長途汽車站票價上浮,工作人員解釋:票價有折扣價(即平日坐車的價格)和基準價(即“漲價”后的價格)之分。我等終于恍然大悟:原來平時大家都占了“便宜”,現在才是正常“待遇”。哦,多么開心啊,我等不由暗自慶幸——好在節日畢竟是“少數”啊!
但同樣是票價上漲,旅游景區又是一種說法。新華社9月22日播發“新華視點”《景區門票價格“頂風漲”背后》之后,有關方面負責人表示:“十一”前國家管理的也就是國家實行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的景區沒有漲價,“十一”期間也不會漲價;70%漲價幅度的景點,是四川一個民間投資比較小的景點。但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景區票價已漲140%,有些景區票價未漲索道價格卻飛漲,另有多個景區漲價方案已定,只是暫緩執行。這其中不乏國家級5A景區,應該也有屬于“國家實行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的景區”吧?雖然我等早就見怪不怪某部門澄清短期內油價不會漲、某某稅不會調,結果話音還沒落地就漲了就調了。
這一切,以阿諾·施瓦辛格主演的那部電影《真實的謊言》的片名來概括最為貼切。當然,筆者并不想譴責“漲價”本身,供求關系決定價格本是經濟學最基本的原則。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出面澄清的人或部門,明明漲了愣說沒漲,明明一個接一個地漲了愣說是“個別”。而膽大妄為“頂風作案”大肆漲價之后似乎也不見有什么嚴重后果,不由得讓人懷疑說話的是否能“管”得住“漲價的”,如果管不住,那就是脫褲子放屁,不僅多此一舉還混淆視聽;如果能管住而沒管住,那就是聯手坐“莊”,做些既想當什么又想立什么的勾當!
節日里,我們應該放下工作,或與家人團聚其樂融融,或與朋友把酒暢談滿面春風,或登高遠游心懷廣闊,這是節日應有之義。但是現在,我們已經被“誘導”為過節就是消費,不論是車票價還是門票價,都應該漲。而我們微薄的收入或上繳交通運輸企業或為旅游事業添磚加瓦,都是拉動了消費,都為GDP做了貢獻。
人家用看似正當的理由,掏我們不飽和的錢囊,還讓我們無話可說,這既是“啞巴吃黃連”的真實寫照,也是“溫水煮青蛙”的現實版本。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