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網友譽為“海口最美鄉村”的三門坡鎮龍鱗村,是海口目前最火的旅游村莊。剛剛以“配角”登上海南旅游市場的鄉村旅游,其實在國內市場經過20年的發展,已占據市場近四分之一的份額,成為支撐中國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海南周刊]鄉村游:海南旅游新“配角”
被網友譽為“海口最美鄉村”的三門坡鎮龍鱗村,是海口目前最火的旅游村莊。
距海口6公里的火山泉“農家樂”里,一群來自海口的年輕人體驗摘菜的樂趣。
海南鄉村游
作為全國唯一的熱帶海島,海南旅游從開始就以濱海“藍色旅游”為主要特色,鄉村旅游一度不被重視。
剛剛以“配角”登上海南旅游市場的鄉村旅游,其實在國內市場經過20年的發展,已占據市場近四分之一的份額,成為支撐中國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海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中,提出將海南鄉村旅游區發展成為國內外游客和本省居民回歸田園生活、體驗熱帶觀光農業、休閑度假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使其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新的旅游亮點和品牌。
文海南日報記者楊春虹圖海南日報記者張杰
剛剛結束的國慶中秋長假,全國中短線旅游一片紅火,城市周邊的鄉村旅游成為這個黃金周的一大熱點和亮點。海南也同樣如此,在濱海旅游吸引著島外度假客的同時,海南的一些文明生態村、休閑農莊成為島內游客最熱衷的旅游目的地。
海口旅游尋求鄉村突圍之路
從8月份就被網絡熱捧為“海口最美村莊”的龍鱗村或許是這個黃金周最受歡迎的海南村莊。10月2日,這個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接待的游客超過200人,創下接待新高,更讓村民高興的是,這些主要來自海口的市民除了在這里釣魚、吃農家飯,還有10多名游客選擇住了下來。
面對三亞旅游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火爆勢頭,漸被邊緣化的海口旅游一直在尋求突圍之路。國慶長假前,海口市旅游局推出了醞釀已久的《海口鄉村生態游旅游手冊》、《海口市鄉村旅游區(點)建設規范標準(試行)》,并結合生態文明村建設,重點推出了海口鄉村生態徒步運動休閑游、海口鄉村生態農家樂自助游和海口鄉村生態漁家樂自助游等三條鄉村旅游路線。
國慶黃金周期間,海口周邊的鄉村旅游呈現一片紅火景象,在通往文明生態村和休閑農莊的路上,隨處可見自駕出游的海口市民。“鄉村旅游主要吸引的是來自附近城市的游客,作為省會城市的海口,無疑是海南發展鄉村旅游最具市場潛力的地方。”海口市旅游局局長龍衛東坦言,鄉村旅游將會是海口旅游今后的一個重點發展方向。
其實,早在幾年前,海口周邊的定安、澄邁等市縣就提出要做海口后花園,無論是定安的南麗湖,還是澄邁的福山鎮,近年來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無一不是因為依托了海口的市民市場,每逢節假日,這些與海口相距不遠的旅游區都吸引著大批的海口市民自駕出游。
去年,我國開始實施新的假日制度,原來的三個黃金周演變為元旦、清明、端午、五一、中秋5個小長假和春節、國慶兩個黃金周,5個三天小長假推動了一日游、兩日游等短線游的走旺,其中,“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學農家活、享農家樂”,以親近自然,享受蔬果采摘之樂的鄉村旅游逐漸成為一大熱點。
促使海口將鄉村旅游列為重點發展方向的另一個原因是近年來該市私家車的快速增長。截至去年,海口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8.7萬輛,私家車人均擁有量位居全國前列,并且新車入戶以日均100輛、年3萬輛的勢頭高速增長。海口市旅游局計算過,只要撬動本市三分之一的私家車家庭,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從文明生態村到鄉村游的興起
今年國慶黃金周,鄉村游與自駕游、家庭游等一同被列為海南旅游市場主要特色,相比四川、北京等地起步較晚的海南鄉村游,開始漸受市場關注。
剛剛以“配角”登上海南旅游市場的鄉村旅游,其實在國內市場,經過20年的發展,已占據市場近四分之一的份額,成為支撐中國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去年,全國鄉村旅游接待游客超過4億人次,收入超過600億元,占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和旅游總收入的23%和8%。
在歐美發達國家,鄉村旅游更是擁有百年以上發展歷史,是一項成熟的旅游活動,人們這樣描述鄉村旅游:以農村自然風光、人文遺跡、民俗風情、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及農村環境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為目標市場,滿足旅游者的休閑、度假、體驗、觀光、娛樂等需求的旅游活動。
作為全國唯一的熱帶海島,海南旅游從開始就以濱海“藍色旅游”為主要特色,鄉村旅游一度不被重視。直至上世紀90年代中期,才開始零星出現了一些以自然生態風光和農村生活體驗為主的旅游產品,如萬寧興隆熱帶植物園、海口綠楓農莊、文昌漁家樂等。
而規模化的發展,業界一般認為是源于全省文明生態村建設。2000年9月,海南正式啟動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截至目前,全省建成文明生態村近萬個,成為文明生態村的地區,無論村容村貌、基礎設施,還是生態、經濟都有了很大變化,這些成為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必備的條件。
“建成文明生態村后,村莊的環境好了,加之大多生態環境優美,一些文明生態村甚至吸引了國家領導人參觀,于是大家開始琢磨,是否可以吸引一些游客到文明生態村去,成為農民增收的另一途徑。”一位基層旅游部門負責人這樣形容最初在文明生態村發展旅游的想法。
兩個事件成為海南文明生態村發展旅游的標志。
2002年,文昌市寶芳辦事處美柳村開始從接待領導參觀到接待普通游客,其優美的田園風光向人們展現了海南現代農村的新貌,游客可以在這里享受自然美景,感受農家生活,品嘗農家美食。
2006年“五一”黃金周,海南海之緣旅行社帶領游客游覽了三亞市天涯鎮文門村,這是這個曾多次接待國家領導人的黎村迎來的首批旅游團,也是我省文明生態村迎來了首批旅游團,這個黎村家家戶戶發展蘭花、檳榔等庭院生態經濟,取得了生態和經濟的雙豐收。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省已有6個市縣、30余個村莊開展鄉村游,而游客自發去踏訪、游賞的村莊就更多。海南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副教授杜娜認為,這標志著海南鄉村游南北呼應,蔚然成風,由點到片、由片到線在逐步發展,鄉村給海南旅游帶來了新的特色和空間。
文明生態村也需旅游化改造
“海南的村莊無論是田園風光,還是景觀、氣候、生活方式、耕作習慣,都迥異于內地,這對本地和外地游客都會產生較強的吸引力。”海口萬眾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郭炬正是因為堅信這一點,所以,其公司從2006年起一直堅持經營海口鄉村旅游,而且是海南唯一一家經營鄉村旅游常規線路的旅游公司。
在萬眾公司的一日游產品中,線路主要包括海口周邊的文明生態村,與傳統旅游線路相比,這條線路沒有傳統的景區(點),也沒有購物點,需要全新的旅游運作模式。“游客的滿意率幾乎是100%,這說明游客對游覽海南文明生態村是非常認同的。”郭炬認為,海口鄉村游的成功開發,對填補海南無鄉村游常規路線的空白,延長游客在海口逗留時間,改變海口旅游通道的尷尬角色有著重要意義。
但在近四年的經營中,一些問題也暴露出來。在發展鄉村游的過程中,鄉村道路窄小、路標路牌指示系統缺乏成為一大瓶頸。以海口為例,雖然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但鄉村公路水泥路面一般僅3.5米寬,僅能容納一輛車經過,若有兩輛車迎面而來,就會出現錯車難、掉頭難的問題。其次,目前海口私家車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國前列,自駕游也成為近幾年椰城市民風行的旅游方式,但這些文明生態村都沒有設置專門停車場,一旦大批量游客進入,停車就成為一個大難題。
村民服務游客的意識不強、缺少娛樂休閑項目也是一個大問題。以海口文明生態村美社村為例,在政府、媒體及海口萬眾公司的共同推動下,現在每天少則有幾十、多則上百市民游客會到這里參觀,周末甚至增至200余人。但游客來到這里后,由于村里沒有相關旅游產品滿足游客,游客到了這里根本花不出一分錢。結果是農民由于看不到經濟效益意識跟不上來,游客也因為沒有參與項目不愿再到這里。
如何可持續發展,成為文明生態村發展旅游的一道“檻”。海口在創建文明生態村時,演豐鎮曲口片區開創了連片創建的新模式,成為文明生態村的典型,其中最著名的星輝村,當年就吸引了不少省內外考察團、參觀團和游客,這個小小的文明生態村里,一度擁有各種旅游商品攤位、自行車租賃點等旅游設施,但一陣熱度過后,考察參觀的人少了,村民的積極性也不太高,游客也越來越少,現在這里甚至呈現出破敗景象。
“認為文明生態村漂亮了,自然可以吸引游客,現在看來并不現實。”一位旅游界人士舉例說,文明生態村的建設標志是文化館、籃球場、自來水、沼氣,但這些都不能作為鄉村旅游的賣點,有些甚至與鄉村旅游不符,文明生態村要成為“文明生態旅游村”,必須經過旅游化改造,要能夠開發出一批真正吸引游客的鄉村旅游新產品。
或成國際旅游島新業態
“中國的鄉村旅游最早是從農家樂起步,所以在中國存在一個誤區,認為鄉村旅游是中低檔旅游的代名詞,但在國際市場,鄉村旅游其實是最高檔的旅游產品。”省旅游委副主任陳耀認為,在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大背景下,海南鄉村旅游要走鄉村度假等高端路線,成為國際旅游島新業態。
在世界第一大旅游入境地法國,旅游主要由四大產品體系構成:以濱海游為主體的藍色旅游,以高山滑雪為特點的白色旅游,以巴黎等城市名勝古跡為代表的城市旅游,以及以美麗鄉村風光、土特產品為主要吸引物的鄉村旅游,而鄉村旅游游客量近年來已躍居各項旅游之二,僅次于藍色旅游。
在《海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中,提出將抓住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機遇,規劃將海南鄉村旅游區發展成為國內外游客和本省居民回歸田園生活、體驗熱帶觀光農業、休閑度假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使其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新的旅游亮點和品牌。
《規劃》提出將在海南全省范圍內盡快實施“千村萬旅”計劃,近期打造100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村莊,遠期打造1000個特色村莊,為發展鄉村旅游業創造環境條件和人文基礎。其中集中建設100個旅游型重點村莊,作為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支撐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