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能拓展訓練就是把受訓人員帶到大自然中,利用崇山峻嶺 、翰海大川等自然環境、通過專門設計富有挑戰性的課程, 利用種種典型場景和活動方式,讓團隊和個人經歷一系列的 考驗,磨煉克服困難的毅力,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積極進 取的人生態度,增強團結合作的團隊意識、使受訓者達到“ 磨煉意志、完善人格、陶治情操、、挖掘潛能、熔煉團隊” 的培訓目的。潛能拓展訓練把人的身心能力中最卓越、最出色的部分升華到可能達到的巔峰 ,當人從巔峰“下降”到平凡生活時,他對一切挑戰可以從容應付;潛能拓展訓練已經成為
學習適應社會和終生教育潮流的一項新時尚。
拓展訓練的起源
潛能拓展訓練的英文為:Break-Bound Development, 意思是打破自己與隊的極限,義無反顧地去迎接 一次次地 挑戰,去戰勝每一個困難!潛能拓展起源于二戰期間的英國在二戰時,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擊而沉沒,大批船員落水,由于海水冰冷,又遠離大陸,絕大多數的船員不幸犧牲了,但仍有極少數的人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磨難后終于得以生還。當人們在了解了這些生還下來的人的情況后,發現了一個令人非常驚奇的事實,這就是這些生還下來的人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都是些身體強壯的小伙子,而大多數是些年老體弱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了解情況,專家們終于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這些人之所以能活下來,關鍵在于這些人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當他們遇到災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我一定要活下去,有一種強烈的求生欲望。而那些年輕的海員可能更多的想到的是:這下我可能就完了,我不能活著回去了。
當時有個德國人庫爾特·漢恩提議,利用一些自然條件和人工設施,讓那些年輕的海員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戰的活動和項目,以訓練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后其好友勞倫斯在1942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訓練學校,以年輕海員為訓練對象,這是拓展訓練最早的一個雛形。
二戰以后,在英國出現了一種叫做OUTWARD-BOUND的管理培訓,這種訓練利用戶外活動的形式,模擬真實管理情境,對管理者和企業家進行心理和管理兩方面的培訓, 由于拓展訓練這種非常新穎的培訓形式和良好的培訓效果,很快就風靡了整個歐洲的教育培訓領域并在其后的半個世紀中發展到全世界。
拓展理念
生活是由經歷組成的,我們的生活都來源于我們的經歷,遠離了日常工作環境的共同經歷是一個理想的方法:拓展團隊成員使他們有效溝通、理解同伴的需求,并且共同努力去達到一個共同的目標。
知識容易忘記,而體驗過的感悟會深植人心。
透過游戲的方式,激發出學員的熱忱與興趣,再加以適當的引導,使得學員能經由自我省思而達成設定目標。 從游戲中親身經歷與體驗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透過克服障礙與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員學習到某些道理,產生智能的覺醒,從而加深學習印象并落實于工作和生活當中。
我們以自然為舞臺,以活動為道具,以學員為中心,
以體驗的學習方式提升組織和個人的情熵。
為學員創造難忘的學習體驗;
培訓效果更深遠,更持久;
通過對體驗的反思,使體驗者超越體驗;
使學員全身心地參與到學習之中;
在激勵中,加速所學知識的有效轉換;
緊密聯系組織和學員的工作實際;
以學習為目的,提供挑戰和高峰體驗;
寓教于樂,融挑戰性、教育性、實用性為一體。
體驗式學習圈
教授知識總是有限的,我們不是教你出色的技巧或者知識,只是讓你在面對自己的時候,克服困難,超越自我,讓你體驗最根本的學習方式,就是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去挑戰!
拓展項目
· 野外徒步——背著全部的給養、裝備,走完一段未知的行程。
· 登山露營——在野外露營、野炊。
· 攀 巖——人工巖壁、天然巖壁。
· 速 降——利用繩索由巖壁頂端下降到地面。
· 定向越野——激發競爭意識,認識自身的潛能,磨練意志。
· 模擬野外生存——國際通用規則,企業拓展首選。
· 滑 降——石壁、冰壁繩索滑降。
· 攀 援——手拉繩索爬上斜壁。
· 溯 溪——克服急流、瀑布、跌水、旋渦,急流勇進、逆水前行。
· 漂 流——駕艇泛舟,搏擊風浪
· 凌空飛步——行走在70度的陡壁上,挑戰自已、相信自己。
· 溜 索——十秒的考慮,兩秒的感受,一生的回味!
· 營地拓展游戲——通過一些小游戲實現多項拓展目標。
· 瀑布速降——用各種專業登山器材,由教練現場指導,沿瀑布下降。
休閑項目
· 野 營——帳篷、睡袋、防潮墊感受另類生活。
· 篝火燒烤——一群人圍坐在篝火旁,談天說地、把酒狂歌。
· 山地車越野——騎著山地車,馳騁山野。
· 探 洞——探索未開發天然巖洞。
· 狩 獵——固定獵區,一試身手
· 野外軍事游戲——開展團隊或個人趣味性游戲及訓練。
· 溪 釣——置身溪流,享受野外垂釣的樂趣。
· 礦泉浴——暢游于峽谷水潭的天然礦泉水中。
· 烹泉品茶——山泉煮茶,神仙般的享受!
· 農家小撮——自家種的青菜、山里采的野菜、再燉上只仔雞……
· 高臺跳水——深潭、巨石,天然的跳臺與泳池!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