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游“小費”將轉正!近日記者從旅游業相關人士處獲悉,深圳導游薪酬制度改革試行方案,將會在一個月內出臺,其中明確規定,允許導游合理加收導游服務費,即通常所謂的“小費”,這在全國開了先例。(《成都商報》10月19日報道)
很多人都經歷過隨團旅游困惑,沒完沒了的購物,沒完沒了的產品介紹,都可能讓本來開開心心的旅游歷程變得不如人意。為何每一次的旅游,額外的購物都占據了大量的時間?一個標準答案是,導游們要靠此吃飯,因為帶游客的每一次購物,導游都會有不菲的收入。也正是因此之故,即使是某些旅行社極力推廣的純玩團,也不免最終落入購物的窠臼之中。利益驅動之下,導游在服務質量與經濟利益之間如何選擇,其實完全是一目了然之事。
很明顯,深圳即將實施的導游薪酬制度改革試行方案,就是針對當下旅游購物過多,而純玩時間過少的現象制訂出來的,而其將導游小費轉正的設想,更是充分考慮到導游與游客兩方的利益,因而其設想與初衷都是充滿著善意的。
但真正的問題并不在于導游小費合法化,而在于一旦對游客收取小費,小費是自愿付給還是硬性規定?收取小費只付給導游本人,還是旅行社也要分成?如果旅行社也要分成的話,那么收取小費是否變成了變相提高游客的旅行成本?此外,如果小費合法化之后,游客們依然要花費大量的旅游時間用于購物,那又該怎么辦?顯然,這些問題才是小費合法化的關鍵。如果不能有針對性地制訂出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保障,那么,小費合法化的唯一收益人將只會是旅行社與導游,而身為游客的公眾,依然會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依然擺脫不了任人宰割的命運。
考慮到深圳導游薪酬制度改革試行方案完全是由官方制訂的,因而必然充斥著包括旅游局在內的官意,而幾乎沒有民意。筆者以為,這樣的試行方案即使看上去如何美妙,也是不妥的。因為任何一項涉及到公共利益的制度的制訂,都必須進行充分的博弈,都必須有民意的參與與討論,這實際上是許多公共政策制訂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少了這道程序,就會讓公共政策的制訂不完整,存有各種各樣的瑕疵。 □王毅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