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18日,東臺市隆重舉辦’2009中國?東臺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節暨沿海發展合作懇談會,來自韓國、香港、臺灣、上海等海內外數千名嘉賓相聚東臺,共同參加文化旅游節和懇談會。此次懇談會,共簽約37個項目,總投資87.75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個,5億元以上項目4個。首屆文化旅游節的成功舉辦,吸引了央視7套、江蘇電視臺、鹽城電視臺、《上海東方早報》、《新華日報》、《鹽阜大眾報》、《揚子晚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中國廣播網、新浪網、北美新浪財經、新民網、中國江蘇網、博寶網、鹽城新聞網等多家新聞媒體,對董永故里、仙配福地──東臺的經濟發展、人文底蘊和文化旅游節的盛況、懇談會取得的豐碩成果給予跟蹤報道,其中《新華日報》、《鹽阜大眾報》等報紙整版報道了文化旅游節活動。
10月17日上午,東臺市董永七仙女文化園正式開園,’2009中國?東臺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節暨沿海發展合作懇談會在這里隆重開幕,鹽城和東臺市領導共同為董永七仙女雕塑揭幕。
10月13日,中國新聞網鹽城站記者于從文、王慧率先報道了我市將舉辦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節的消息。報道說,董永與七仙女的民間傳說廣泛流傳于全國各地,尤以江蘇鹽城東臺市歷史最為悠久,地名遺址最多,內容豐富。該市西溪古鎮是《天仙配》傳說中的董永故里,至今仍保存著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樹、鳳凰泉、土地廟、辭郎河、送子頭等諸多遺跡。東臺“董永傳說”在2006年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接受采訪的鹽城市旅游局市場開發處處長吳志賓介紹說,東臺市成功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以來,旅游景區景點建設的步伐加快,市內20余處景點已基本具備接待游客條件。在首屆中國?東臺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節暨沿海發展合作懇談會之際,將正式開通“東臺一日游”,主要包括國華風電場、永豐林農業生態園、馮道立故居、粟裕大將紀念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景點在內的濕地生態之旅和歷史人文之旅兩條線路。
《鹽阜大眾報》在10月18日《東臺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節開幕》專題報道中說,’2009中國?東臺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節暨沿海開發合作懇談會在東臺千年古鎮西溪隆重開幕,由此拉開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大幕。這是東臺近年來組織的一次規模最大的文化活動,包括董永七仙女雕塑揭幕、董永七仙女文化園開園、東臺旅游新專線正式開通、臺北市立國樂團專場演出、動漫數字旅游研發中心揭牌、瑤臺音樂展演、花車巡游、城建招商以及該市首批院士工作站授牌等多項內容。通過“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該市以節為媒,吸引了眾多客商來董永故里投資興業。10月19日《揚子晚報》、新華報業網以《沿海發展懇談會東臺引資87億元》為題報道了我市文化旅游節取得的豐碩成果。報道說,東臺是江蘇沿海中部重要的節點城市,其發展目標是建設“江蘇沿海中部現代化工商業城市、長三角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綠色能源基地和農業產業化基地,江蘇沿海新興的旅游休閑區”。在沿海發展懇談會上,國內外客商共與東臺市簽訂了37個合作項目,總投資達87.75億人民幣,涉及新能源、沿海農業、精密機械等。
10月18日,江蘇衛視《江蘇新時空》報道了我市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節以節為媒、經濟唱戲的盛況。報道說,在作為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的沿海開發合作懇談會上,以臺商為主體的海內外客商于東臺簽定了37個合作項目,投資額達87.75億元,同時,東臺市政府授予了儲君浩等5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為“東臺榮譽市民”,表彰他們在東臺設立院士工作站、為東臺技術創新所作出的貢獻。
目前,仍有許多媒體記者駐留我市,跟蹤報道我市文化旅游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除此之外,眾多地方政府門戶網站、文化旅游網站等媒體紛紛轉載有關我市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節的相關新聞。金東臺、大東臺、美東臺正以她深厚的文化底蘊,開放包容的胸襟,激情跨越的步伐,實力雄厚的百強名片,宜觀、宜居、宜創業的魅力形象,歡迎更多的海內外有識之士走進東臺,感受東臺,投資東臺。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