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形成:海南島屬于大陸型島嶼,原屬大陸向南延伸的一部分。100萬年前火山爆發,地殼下陷,海水上升,形成瓊州海峽,海南變成孤立海島。
原始居民:海南島的歷史課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由于海南島曾于大陸相連,所以海南島存有相當一部分的人類早期重要的遺產。這些遺產對于研究中國古文明乃至世界,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海南島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址為三亞市落筆洞古人類文化遺址,迄今已有一萬年左右的歷史。新時期時代的遺址主要有陵水的石貢遺址、大港遺址、東方市的付龍園遺址和文昌市鳳鳴村遺址等。在以上遺址發現了大量的石器和陶瓷殘片,為研究海南島石器時代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海南島的居民在距今3000年前,因自然條件變化,陸續遷移到平原、臺地、河岸和海灣地帶生活,從事原始農業、手工業、狩獵、捕魚和采集等活動,開創了海南島歷史的文明。秦末漢出原始社會開始瓦解,先從島北部、西北部開始,逐漸向東部、南部沿海及內地山區推移,延續的時間很長,五指山少數民族地區在清末民初還保留著原始社會的殘余。
移民遷徙:
▲ 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末期,海南島開始有人類活動的遺跡。在三亞落筆洞發現了我國最南端的原始人類--“三亞人”。
▲ 3000年前,百越族的一支“駱越”(后稱“俚人”)人從大陸兩廣和越南北部遷移到海南島,形成“雕題”(紋身、繡面之意)和“離耳”(佩垂肩耳環之意)兩個氏族部落,成為黎族的祖先,也是海南最早的居民。
▲明初因為海上絲綢之路與阿拉伯通商產生回族;明朝苗兵在海南島駐防,撤防后留下苗族。
▲其他進入海南的居民來源,或是隨歷代政府組織的移民,或是躲避戰亂而來,或是遭貶謫官員的族人及隨從。
▲從明代開始,因戰亂、人口增多壓力,大批海南人逐漸移民海外,目的地以東南亞(即南洋)居多。
行政統治:
▲秦始皇統一中國,南征百越勝利后,設南海、桂林和象郡,海南是象郡邊陲。
▲西漢漢武帝時期,南越(兩廣、海南和越南北部地區)叛亂,伏波將軍路博得平定后率軍駐扎海南,設立儋(dan)耳、珠崖兩郡,海南島及西沙群島納入中國正式版圖,中央集權直接管轄。
▲東漢時期,交趾國(越南北部)帶頭反叛,伏波將軍馬援平定后也曾率軍駐扎海南,恢復中央集權直接管轄。
▲民國時期,設立海南特別行政區和海南建省籌備委員會。孫中山曾有建省遺愿。
▲1950.5.1解放,建省前成為海南行政區;1988.4.26成立海南省并建特區,簡稱“瓊”,省會海口市。
古代海南稱呼
▲行政稱呼:崖州、瓊臺、瓊州、瓊崖。
▲詩文稱呼:海外、南極、天涯、海角、南天、海南(此名在宋代始用,民國普遍)。古詩曰:“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崖州知何處,生度鬼門關”、“崎嶇萬里天涯路,野草荒煙正斷魂”。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