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重慶10月30日電(記者茆琛)隨著三峽庫區水位上漲,接近175米水位線,從前船只無法進入的小峽谷不再神秘,游客可以乘坐木船、畫舫進入三峽腹地,感受山高峽窄、洞幽景秀的別樣洞天。
三峽大壩的修建,至少為三峽庫區新增100個這樣的旅游景點。這只是西部地區因重大水利工程而興盛的景區縮影。在國家水利風景區名單中,越來越多的西部水利工程位列其中:云南孔雀湖生態風景區、陜西灞柳生態綜合開發園、寧夏艾依河水利風景區等70多個西部國家水利風景區逐漸得到游客青睞。
在三峽庫區,重慶開縣建立了消落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水位調節壩工程,壩內水位長期穩定在170米以上,一個水域面積相當于兩個西湖的湖泊--漢豐湖因此而生。重慶市旅游局局長王愛祖介紹,漢豐湖形如“Y”字形,湖面最窄處92米、最寬處達1589米。湖泊蓄水8000萬立方米,湖中有島嶼半島40多個,大小河汊20多道,湖灣30多個,是重慶市極具潛力的旅游景點。如今,因漢豐湖遷移而來的鳥類達幾十種,給漢豐湖平添了很多生趣。重慶市開縣縣委宣傳部介紹,該縣正打造漢豐湖旅游景區,不但在此新建水上運動訓練館3萬平方米,還啟動了以漢豐湖為核心的庫岸整理、濱湖公園、環城路網、環城經濟圈、環城生態屏障5個圈層的規劃。
與重慶依托三峽大壩而興起的新景點不同,內蒙古、西藏等地自身修建的水利工程,已經或即將成為旅游新景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二黃河水利風景區”是內蒙古河套灌區打造的以河套水利文化為載體、以水利工程為依托的集休閑、娛樂、度假、旅游與教學為一體的旅游景觀區。風景區南臨黃河、北靠陰山、東臨包頭、西依烏蘭布和沙漠,是河套旅游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介紹,“二黃河水利風景區”內現留存著秦漢時期的水利文化遺存和清代以來水利工程遺跡,展現了河套灌區悠久的水系工程演變和水利文化發展史;景區內生長著河套地區特有的紅柳、胡楊等植物,與黃河流凌構成獨特的自然景觀,加之河道寬闊、工程雄偉、生物多樣和覆蓋面大,在全國水利風景區中別具特色。近日在拉薩市林周縣開工的旁多水利樞紐工程,則可兼顧防洪、供水、生態、旅游等綜合效益。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