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劉貢
“三亞的酒店檔次高,三亞的酒店生意好。”每到冬季,三亞酒店業的這兩個特征便往往令接踵而至的游客印象深刻。
2010年春節前后,三亞至少有5座高星級標準的酒店開業;而三亞市2009年重點項目計劃表中,列著酒店或含酒店的旅游項目有20個,它們仍在建設中;遠期來看,海棠灣25家清一色國際品牌酒店,正如故事般被講述。
三亞究竟能承載多少酒店?三亞酒店增長的速度是快了還是慢了?旅游市場和酒店之間該如何良性發展?這是許多人共同關注的話題。
誰在投資三亞酒店
市場對三亞酒店的追捧,不僅體現在已上馬的項目和每年爭相開業的數量上,還可以從銀行的貸款,酒店業主變更的頻率,以及投資方的背景中窺見一斑。
以亞龍灣的酒店為例,除中糧旗下鉑爾曼、凱萊、仙人掌外,金茂希爾頓度假酒店為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控股的金茂集團產業;家化萬豪度假酒店業主為百年上海家化;紅樹林度假酒店的東家為北京今典集團張寶全;天鴻度假村的投資方是北京國資下屬的國有房地產企業首開集團;華宇皇冠假日酒店則是山西著名華宇集團的作品。
國有企業(包括央企)、上市公司、港臺和新加坡等地企業、煤礦老板、金融機構……三亞酒店投資方的來頭不小,且實力雄厚,但投資酒店的目的卻各不相同。
“早年的投資,大部分是企業或單位用于接待。”在三亞某高星級酒店從事管理工作的吳小姐告訴記者:“隨著酒店集群效應的產生,各家的目的就各不相同了。”據業內透露,有的企業投資三亞酒店是為了公司的產業布局,有的為了體現賬面上的現金流,有的純粹就是為了一塊行業的資產。
“別說酒店的經營情況怎么樣,光在三亞占塊海邊的土地都十分值錢。”某度假酒店經理人王先生認為。這幾年三亞地價飛漲,無論酒店是不是賺錢,酒店本身的資產卻在持續增值。而那些產權式酒店(公寓),更是房地產企業房產促銷的最佳手段。
酒店是一個“容器”
雖然投資三亞酒店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這塊資產總體來說還算優質。就酒店的經營來說,冬季、節假日爆滿不足為奇,某些高端酒店常年供不應求;由于旺季的旺盛需求,三亞中端的低星級酒店和部分產權式酒店(公寓)也有一定市場;近年興起的家庭旅館更是吸引了那些來自寒冷北方的客人。“縱觀三亞的城市發展,每個時段和每個層次的酒店都對城市的經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資深旅游人士王健生認為。
在記者的采訪中,除亞龍灣個別酒店外,不少從事酒店經營管理的人士并未感覺到這個行業從業的輕松。吳小姐雖在三亞的某家高級品牌酒店工作,但由于酒店沒有建在亞龍灣,一年中有好幾個月的入不敷出,全靠旺季扳平成本;王先生已經跳槽了幾家產權式酒店(公寓),他甚至不認同三亞的酒店能持續賺錢;由于所在酒店設施相對陳舊,客人不多,亞龍灣的楊小姐對自己崗位也失去了興趣。
而面對旺盛的冬季,正在建設中的三亞酒店和旅館仍恨不得馬上開業,因為此季的短期效益最佳。
“要把三亞的酒店住宿產業當做一個‘容器’。”參與三亞城市規劃的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規劃設計所副所長鄧東說:“無論是度假的、過冬的,還是療養的,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宜的居住場所。‘容器’是不是越大越好呢?現在來看,這個‘容器’的兩頭發展還不足,中端卻是對城市資源的浪費。”
從住宿到城鄉統籌
三亞灣和市區是旅游的中端接待能力最集中的地區,大量產權式酒店(公寓)和低星級酒店都分布于此。“旺季時滿房的繁榮,和淡季時的空置,形成了強烈反差。
“應該嚴格控制新增低星級酒店,鼓勵和支持現有中低星級酒店進行設施改造和服務提升,提高現有存量的住宿接待水平;嚴格控制產權酒店(公寓)數量,提高現有產權酒店(公寓)的使用效率,減少空置率。”參與三亞市旅游規劃競標的一家企業諫言。
從三亞城市的定位和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前景出發,不少人士認為,三亞還是應該繼續發展高星級酒店,鼓勵高星級度假酒店做成精品做出特色,增強三亞度假吸引力。鄧東的觀點是:“要根據三亞城市的人口、游客量、一線二線土地不同資源,階段性的生態和環境的承受能力,以及三亞的城市特色,合理分布和適當增加高星級酒店的數量。”
“三亞住宿業的空間也在民間,即所謂的‘低端’。”三亞市規劃局總規劃師常成云說:“那些鄉間、山野、河邊的百姓家里,未來都應該是旅游接待的場所。”受訪的專家和學者們一致認為,三亞的家庭旅館可以實現彈性供給彈性經營,即旅游淡季時部分退出供給市場,旅游旺季時進入供給市場,有效緩解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但政府應對家庭旅館進行引導和扶持,并實現統一管理。
“當農舍和鄉村的家庭旅館融入三亞的民間和本地特色時,這個‘容器’就會開始極大地發揮它的‘彈性’作用。此外,這還將是三亞率先全省實現城鄉統籌的重要策略。”鄧東說。
(本報三亞12月7日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