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股份昨掛牌上市,打破了海南七年沒有公司上市的“冰河期”
國際旅游島呼喚資本春天
本報記者 陳平 高虹
12月16日,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A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海口市市長徐唐先(右一),海峽股份董事長林毅(右二)共同敲響上市鐘。 本報記者 陳平 攝
“鐺鐺鐺”——2009年12月16日上午9時25分,伴隨著一聲聲清亮激越的上市鐘聲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儀式大廳回響,中小板出現了一張新面孔——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帶著3950萬A股登陸資本市場。距離2002年8月第一投資發行新股上市,海南資本市場已經蟄伏了整整七年。
也許是歷史的巧合,作為海南經濟風向標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也在今天上午9時開幕。有人形象地比喻,“海峽股份上市敲響了海南經濟騰飛的希望之鐘”。
種種跡象表明,在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重大利好消息下,海南資本市場的春天即將到來。
締造資本神話
作為中國股份制試點和證券市場開辟最早的地區之一,海南曾經締造了資本市場的神話。
建省辦經濟特區的澎湃激情,不但打開了海南對外開放的大門,也叩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海南的老股民們還記得,雖然起步稍晚,但憑借著敢闖敢干的大特區精神,海南資本市場曾一度領先全國,成為僅次于上海和深圳的活躍地區。
1991年,省政府成立股份制試點領導小組;1992年,“海南第一股”瓊能源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當年在深交所掛牌的五家外地上市公司中,就有四家來自海南,使海南成為當時異地掛牌上市公司最多的省份。
1992年,省證券交易中心宣告成立,隨后推出新能源可轉債、富島基金等一系列交易品種,成為當時國內最為活躍的交易場所之一。
與此同時,海南非上市公司也如雨后春筍地成長,1994年高峰時一度發展到近130多家,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來海南,為大特區開發注入了寶貴的建設資金。
據當時的有關數據,無論上市公司密度、證券營業部密度,還是人均開戶數、保證金存額、股份公司家數等指標,海南都創下多項全國“第一”。甚至目前人們翹首企盼的交易品種——股指期貨,也曾一度在海南開發試點。
短短幾年,海南成了聞名遐邇的資本大省,數百億資金從全國向瓊州海峽對岸迅速聚攏。
七年資本困局
神話的創造與破滅,有時是殘酷的“流星”速度。
1993年后,海南房地產泡沫破滅,沒有實體經濟做支撐的證券、期貨市場迅速萎縮。銀行和地方金融機構呆、壞賬嚴重,中國第一家地方商業銀行——海南發展銀行被迫關閉。“幾乎一夜之間,幾百億資本撤離海南,導致了后來海南資本市場的快速坍塌。”海南證券界資深人士陳先生痛心地回憶。
隨后多年,大多數海南上市公司因整體業績不佳,喪失了再融資能力。尤其2002年,我國證券市場發行實行核準制后,海南沒有一家企業上市。海南淪為全國的金融高風險地區,漸漸被資本市場遺忘。海南證監局資料表明,目前海南的20家上市公司中,絕大部分是上世紀90年代設立的公司,由于當時改制不規范,歷史包袱重,整體業績不佳,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處理,戴上“ST”帽子的有7家,約占35%的比例,遠遠高于各省區ST類股票約占總比10%的平均水平。
資本市場裹足不前,海南多家上市公司紛紛選擇“北飛”或被更名易主。過去海南的“老五家”上市公司,也已全部“變身”:瓊能源更名為綠景地產、瓊化纖改成海虹控股、瓊珠江變成珠江控股、港澳實業成了賽迪傳媒、瓊民源現在叫中關村。自1990年滬深證券交易所成立以來,從海南申請推薦的上市公司有26家,先后遷出海南的上市公司共有4家,被摘牌和退市的各有一家。現在注冊地仍在海南的上市公司只有20家。
海南證監局提供的又一組數字是:2008年,海南GDP總值達到1459億元,較2002年642億元增長了127%;而海南上市公司總市值為450億元,較2002年的485億元減少了7%。這表明,自2002年后,海南資本市場一直停滯不前,與海南經濟發展的大趨勢背道而馳。
更為尷尬的是,2002年后,海南再無新公司在A股上市,進入了長達7年的“冰河期”。
可就在海南資金極為短缺的情況下,每年仍有60多億的銀行存款被調出海南——銀行惜貸現象日漸突出。一個最需要資本的省份,恰恰陷入了資本困局。
海峽股份突圍
2009——對于海南資本市場,無疑是一個破冰之年。
今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首次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發布,隨即深交所創業板于5月正式啟動。相對主板和中小板,創業板放寬了上市條件和要求,更側重創新型和成長性的企業,恰恰給經濟底子較薄的海南企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主營南海客滾運輸業務的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海南首家在中小板上市的企業。
為了這一天,海峽股份已經足足準備了6年。
2002年12月6日,注冊資本11800萬元的海峽股份成立,其大股東分別是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鹽田港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海南)海盛船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口外輪代理公司及自然人等。根據省證監局的記錄,早在2003年,海峽股份已在省證監局進行上市輔導備案,計劃2004年正式申請公開發行A股并上市。后來,由于政策調整及企業大規模資產重組,海峽股份上市計劃一再延后。直至2005年,海峽股份增資重組工作完成,再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刺。
為加快海峽航運的上市進程,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協調會議,專題研究公司發行上市面臨的障礙;省金融辦、市國資委等部門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幫助公司解決實際問題。海南證監局充分發揮自身行業優勢積極為公司提供具體的政策指導,中國證監會主要負責人對其高度重視,大大加快了海峽航運的發行審核進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海峽股份終于獲得了走向資本市場的“通行證”。
事實證明,中國證監會的判斷卓有遠見:海峽股份采用網下向詢價對象詢價配售和網上資金申購定價發行相結合的方式,發行價格為33.6元,募集資金13.27億元,比原先預期的4億元足足超了3倍,是海南資本市場有史以來IPO金額最高的公司。今天上市首日一開盤,海峽股份報價就沖上48.00元,比申購價上漲42.86%。
“海峽股份成功上市,給海南企業起到了一種示范作用,將帶動海南一大批企業優化重組、整合資源,加快上市的進度。”省金融辦負責人說。
重返資本市場
一枝獨秀不是春。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啟動,海南亟需更多資本的介入、金融的支持。
“上市是一只翅膀,國際旅游島是另一只翅膀,我們要用兩只翅膀騰飛,”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毅希望從海峽股份開始,海南能夠掀起資本市場的第二波高潮,如果三亞、瓊海等各市縣都能有意識地扶持一批企業上市,海南經濟的騰飛指日可待。
其實,從2006年開始,省金融辦、海南證監局已將配合省政府培育海南上市公司作為工作重心之一。按照“申報一批、儲備一批、培育一批”的“梯隊”原則,海南證監局已建立上市資源數據庫,收錄了53家后備上市企業,涵蓋了醫藥、港口、養殖、種殖等海南優勢產業。
今年,海南證監局又在數據庫里篩選出15家企業,作為重點指導對象,配合省政府幫助企業清掃上市障礙。
“多上一家上市公司相當于多一條融資渠道,海南要提高資本運作的水平,不但海南的企業要學會在資本市場里游泳,海南的各級政府也要學會利用資本市場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海南證監局上市公司監管處處長范勇福說。
春天,對于海南資本市場或許并不遙遠。 (本報深圳12月16日電)
破冰時刻 ——海峽股份上市首日側記
12月16日是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正式上市的歷史時刻,也是海南資本市場七年后在A股市場的破冰之時。今天,盡管天氣驟然降溫,寒意襲人,但深交所上市儀式大廳里卻春意盎然。由于當天英華農業也上市,兩家上市公司的眾多嘉賓讓大廳熱鬧非凡。9時25分,海口市市長徐唐先和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毅共同敲響了海峽股份上市的鐘聲。
48.00元!深交所競價系統隨后競出了002320海峽股份這一開盤價,良好的股價表現令嘉賓們紛紛向林毅祝賀。林毅激動地說:“這是好彩頭!”
海峽股份成立于2002年12月6日,是承擔海南省客貨進出島運輸任務的骨干航運企業,市場份額多年來一直穩居我國南海客滾運輸市場首位。
徐唐先在儀式上說:“近年來,海口依托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大力發展臨港臨空經濟,以旅游為龍頭,以物流為支撐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海峽股份的成功上市,將為海口經濟的發展增添新動力。”
林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海峽股份上市的鐘聲,既是一個完美的休止符,又是一聲嘹亮的號角,奏響了我們繼續探索前行的序曲。”他表示,成為上市公司后,機遇和挑戰并存,海峽股份將保持過去的優良傳統,以更開放的思維和更開闊的視野銳意進取,創造更加優良的業績,以豐厚的投資收益回報廣大投資者。
海南證監局上市公司監管處處長范勇福說:“證券市場除了能為當地經濟融集到不可缺少的建設資金外,還具有優化資源配置、價值發現等功能,對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他以海峽股份上市為例分析道,該公司原先計劃融資4個多億,結果卻意想不到融到13億多,多出了近9個多億,而這還不包含海峽股份上市以后的增發配股等后續融資。這是最好的招商引資形式。他透露,海南目前已儲備了50多家擬上市公司資源,明年可能有企業上市。
海峽股份上市當天,開盤價48.00元,最高53.00元,收于48.33元,比發行價高出14.73元,漲幅43.84%。
本報記者陳平
(本報深圳12月16日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