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熱帶高爾夫天堂
―――揮桿天地間海南風景這邊獨好
本報記者高 虹
風光秀美的海邊高爾夫球場。本報記者王凱攝
沙坑救球。本報記者張杰攝
心曠神怡。本報記者王凱攝
以球會友。本報記者張杰攝
早上7時,初冬的亞龍灣山脈環抱,充滿心曠神怡的想象和詩意。晨曦中的亞龍灣高爾夫球會依舊綠草茵茵,高球“候鳥”一撥撥地翩然而至,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從第1洞瀟灑揮桿走向第18洞。
綠色、氧氣、陽光、友誼,海南島以獨有的風光環境資源詮釋著高爾夫運動的四大內涵。這個世界級的熱帶旅游人居島嶼,正逐漸從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轉型,從藍色旅游向綠色旅游拓展。在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美好藍圖中,高爾夫―――這個白色小球,正以“島球”的精彩演繹給海南旅游打出一張“高球島”新名片。
特區開發催生高球場
盡管高爾夫球運動進入中國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但高爾夫球場在海南的出現卻不過十多年。
1984年,由香港知名人士霍英東投資的廣東中山溫泉高爾夫俱樂部誕生,標志著中國現代高爾夫的開始。此后,北京、河北、深圳、珠海、天津等地相繼開始了球場建設和人才培養。
1988年,沖著“大特區”三個字的吸引,謝水吉從臺灣來到海南創業。那時,謝水吉已有著十多年的高爾夫球齡,他的想法很簡單,“大特區怎能沒有高爾夫?”只來一次,謝水吉就相中了海口美蘭鎮上的一塊地,長度和寬度恰巧都適合。更重要的是,這塊地距離未來的美蘭機場僅5公里。1992年,海南第一家高球場―――海南臺達高爾夫球會對外營業。臺達大門口,方形擎天建筑之上,那個巨形的“高爾夫球”曾成為當時海南的一道別樣風景。
剛開業,擁有18個國際標準球道的臺達就收金攬銀―――在海南開發熱潮中淘金的日本客商,成為球場的座上賓。
就在臺達建設之時,相隔不遠的東山高爾夫項目也啟動。由于種種原因,東山開業時,已是1996年。這一時期,南麗湖、依必朗、日出觀光等球場也相繼問世,掀起了一輪高球場建設熱潮。有趣的是,臺達、東山、伊必朗、南麗湖等球場都是臺商投資。當時,由于市場客源不足、球場粗放型管理,又沒有足夠的資金注入,這批球場經營步履維艱。
1996年1月1日,中國度假休閑游開幕式在三亞亞龍灣舉行,海南開始思考國際旅游。此后,又掀起了新一輪的球場建設熱潮,涌現了博鰲鄉村、亞龍灣、南燕灣、美視、西海岸、紅峽谷等高球場。
此后,伴隨著大特區開發的腳步、旅游的紅火,海南高爾夫球場數量和球洞數一直呈不斷增長趨勢。至2008年底,海南開業的高爾夫球場已達23家。包括在建或即將建設的在內,2009年海南的高球場至少有26家。也就是說,17年來海南平均每年出現1.5家高球場,球場增速遠遠快于本地球手的增長。
12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