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天”助飛金鳳凰
三亞加大航空補貼,鳳凰機場去年游客吞吐量比上年增加190余萬
今天中午12時20分,從香港飛來三亞的KA650航班抵達鳳凰機場。13時15分,該機以KA651航班號返回香港。按照相關規定,這一起一降,港龍航空將從三亞市獲得1.2萬元財政補貼。
記者從三亞市財政局獲悉,2009年,三亞共撥付1.132億元扶持三亞航空業。對全年一般預算收入26.7億元、一般預算支出40.4億元的三亞地方財政來說,拿出上億元進行航空補貼,數目不算小。但面對強大資金流撐起的航空業,這些資金能否達到四兩撥千斤的目的,對三亞航空業的扶持作用究竟有多大?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國際航班新增航班受益
2009年,三亞繼續加大航空補貼力度,在原有進出港航班起降費補貼的基礎上繼續提高補貼標準,主要在國際航班與新增航班兩個方面。
按照標準,國際航空公司執飛的國際航班按每起降一次補貼1.2萬元,國內航空公司執飛的國際航班每起降一次補貼0.9萬元;國內新增航班補貼以2007年為基數,按照航空公司每月總增量計算,每起降一次補貼0.6萬元,對在三亞基地新注冊,并長期在三亞結算納稅且座位在150個以上的大型飛機給予每架500萬元的財政補貼。
一年下來,進入三亞的國際航班和新增航班共得到三亞財政撥付7320萬元;而納稅在三亞的航空公司唯南方航空三亞公司新引進8架空中客車飛機,以“優化了旅客進入三亞航空通道”的評價,獲得財政撥付款4000萬元。
補貼表明政府態度
“相對航空公司龐大的資金流,三亞的補貼資金并不多,但它表明了一個態度——三亞政府支持航空業發展的信號,這能給企業很大信心。”南航的一位知情者告訴記者。
該人士認為,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2009年初許多航空公司都不景氣。而三亞又是一個淡旺季分明的城市,因此外地航空公司均在旺季積極飛三亞,但是三亞基地航空公司要保證航線和航班的數量,家門口的航線沒有客人也得執飛。
據了解,目前真正在三亞長期結算納稅的飛機,僅南航的18架客機。
作為經營國際航班的航空公司,港龍航空三亞航站經理吳軍估算了一下補貼政策對公司的作用:“一架飛機每次應向機場交付的起降費為2萬元,如今補了1.2萬元,即減少了60%的費用。”吳軍告訴記者,這個錢財政直接劃撥到鳳凰機場,但航空公司賬面上的費用減少了。其意義在于,許多飛國際航線的公司在虧損的情況下,減少了虧損,市場不景氣時能堅持下來,保證航線的運力。“毫無疑問,財政補貼能調控市場,鼓勵航空業在三亞的發展。”吳軍說。
補貼與市場相互作用
三亞鳳凰機場工作人員于先生告訴記者,早在2008年初,面臨機場吞吐量出現負增長,三亞市政府就及時出臺了航空補貼政策。2009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更讓大家不敢小覷,政府加大對航空公司的補貼,意在間接維護三亞旅游市場。
據三亞鳳凰機場透露,2009年吞吐量為794.3萬人次,較之2008年的600萬人次,增長了32%。而2003年,該機場年吞吐量才169.4萬人次。從增長的幅度來看,全國年吞吐量在5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中,今年三亞的增幅排在第一。
鳳凰機場的快速發展,成為了航空公司爭相布局三亞的理由:“金融危機背景下,三亞市場還能保持如此增勢,加上財政出臺航空優惠政策的傾斜,說明三亞航空運輸具備較好的發展條件。”
為此,海航旗下的金鹿航空在2009年11月設立了三亞分公司,已經完成人事任命、當地納稅等手續。該公司副總裁鄧志成說,金鹿積極爭取政府對過夜飛機補貼的同時,更看好三亞經濟的發展。最近,國航、春秋、香港等航空公司均表示,將加大三亞運力。
本報記者 劉貢 見習記者 蔣波
(本報三亞1月15日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