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貴陽1月16日電(記者石新榮、王橙澄)春節臨近,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雙井鎮雙井村的幾名苗族婦女正圍坐在火爐前飛針走線,繡著上海世博會的刺繡。當地民族旅游的發展,讓她們的祖傳手藝成為增收致富的新門路。
西部大開發10年來,我國西部地區旅游業迅猛發展,旅游市場開始趨于規范和成熟,旅游產業開始從過去單一的山水游轉變為集文化、休閑、觀光等為一體的多樣化旅游,在帶動招商引資、增加就業、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旅游業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柱產業。
西部是一片廣袤的土地,占中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來自國家旅游局的數字顯示,西部地區是中國旅游資源最為富集的地區,資源總量約占全國總量的40%。
據統計,2001年至2009年,國家旅游局共安排西部省區市旅游發展基金7.27億元,占全國總額的58.82%。此外,對西部地區旅游景區景點經營實行稅收減免等政策,促進了西部旅游發展。
施秉縣雙井鎮雙井村是貴州省的一個傳統苗族村寨,村里的婦女幾乎人人會繡苗繡。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當地的民族旅游逐漸紅火,苗繡作品也越發受到游客的青睞。
“2004年,通過‘公司加農戶’的方式,雙井村與‘太陽鼓苗侗刺繡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公司尋找市場、提供訂單,農戶完成刺繡制作,近年已為刺繡能手增收上萬元。”雙井村苗族刺繡協會會長龍光乾說。
苗族婦女邰老新是貴州省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選拔大賽2007年刺繡特等獎獲得者。去年,她接訂單刺繡收入上萬元,被評為州里的“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每年獲3000元財政補貼。作為省中小企業局“萬戶小老板”工程培養對象,她還得到2萬元的創業資金支持。
近年來,貴州省評選出“貴州名匠”285名、“貴州名創”145件(套),并在此基礎上開發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旅游產品,整合了旅游商品資源,延長了旅游產業鏈,形成了遵義紅軍街、都勻石板街、黎平翹街、花溪青巖古鎮等旅游商品一條街。
12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