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網消息(記者 李紅鷹) “我做了20多年旅游工作,今天竟然犯了‘接錯站’的錯誤。現在‘武漢站’‘漢口站’‘武昌站’太糾結了,外地游客經常被弄糊涂。”昨日,一家旅游公司老總李先生致電本報。
昨日中午,李先生公司的司機舉牌在漢口火車站迎接一批從上海來的客人,這趟車一直都是漢口站為終點,旅游團陪團導游也說漢口站下車。中午12時21分,客人說出站了,沒看到接站牌,問司機在哪。司機連忙把牌舉得更高,但還是沒找到對方。經過一番“爭論”,司機明白,上海客人在武漢站下的車。再問工作人員,那趟車已改在青山的武漢站到達了。而旅游公司早為這20位旅客在漢口訂下午餐,司機從漢口到青山接完人再回漢口,需3個小時。無奈之下,旅游公司只有臨時在青山訂餐,漢口的兩桌午餐白白浪費了。
接到客人后,對方遞上了他們在漢的行程表,當看到客人將從“武漢站”乘車返滬時,李先生心有余悸。他找客人們要來返程火車票一看,車票是從“武昌站”出發。問客人為何寫“武漢站”?他們卻說,他們以為“武昌站”和“漢口站”統一改為“武漢站”了。
李先生就此表示,北京火車站都分北京東、北京西,武漢為何總要緊緊抱著武昌、漢口?武漢站、漢口站、武昌站應該就直接叫武漢東站、武漢北站、武漢南站,一來,外地旅客知道這些車站名都屬于武漢,二來,外地就此知道武漢站分為東、南、北,就會引起注意。
起點都是武漢 終點也都相同 價格相差20多元
客運站看“車相”憑地段定票價
“起點、終點站一樣,車型也類似,為何不同客運站的價格會相差幾十元?”昨天,讀者王先生反映,上周,他從新華路客運站買票到蘄春,票價是51元,而從蘄春返回新華路,票價38元。前天,他又去蘄春,到武漢港買票,車型類似,票價竟只30元,感覺票價有點亂。
記者昨走訪多家客運站發現,各大汽車客運站同一線路幾乎“一站一價”,其中短線相差10到20元,而往南長線最高差價竟達四五十元。同屬省公路客運中心的金家墩、傅家坡、宏基3家客運站票價差價在1-3元之間,而武漢港和青年路等客運站票價與之相比較低。
客運站多名乘客表示,他們一般都選擇離住處近的客運站,沒注意各站票價竟不同。
市物價局工作人員解釋,同一線路價格會因為運營車輛級別、新舊而有差別。另外,客運站會據客流情況等,在物價局規定的上限價范圍內,自行調整各線路價格。
一客運站負責人介紹,各客運站因地理位置原因,也存在競爭關系,自行調價時就會有所不同。地理位置好的,價格會相對高一點。(記者 李芳)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