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社村是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的一個文明生態村,地處雷瓊世界地質公園規劃區內的,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是獨具特色的火山村寨。該村有786人,村民多以種植水果、瓜菜為生,全村有20多個果園農莊和果園庭院,遍種熱帶珍貴林木,其中以名貴硬木花梨樹尤為突出。美社村是羊山地區典型的"石頭村",環境臟亂差比較嚴重。從2004年起,美社村民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引導下大力開展文明生態村建設,搬遷豬圈牛棚、設垃圾箱、硬化道路、整治狹巷,修建文化室、老人活動室和文化廣場等,使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幾年來,該村先后被授予全國"美德在農家示范點"、全國"平安家庭示范村"、"省級文明生態村示范點"、市級"無毒村"和"零家庭暴力村"等榮譽稱號。
新華社記者 陳樹根 攝
新華網海南頻道1月19日電(記者周正平)根據新頒布的《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先行試驗城鄉一體化改革,將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海南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綜合發展條件,科學確定功能分區,優化區域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建制設置,加強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增強綜合服務功能,促進產業和人口集聚,提高城市的綜合發展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充分發揮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的優勢,加快發展特色縣域經濟,扶持重點小城鎮發展,著力培育一批海南特色旅游城鎮。加大對革命老區、中部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事業發展,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城市和城鎮落戶條件。加快推進農墾體制改革,充分發揮海南農墾在國際旅游島建設中的作用。
2009年初,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開始編制《海南省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總體規劃》,目前,《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南省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與政策研究》已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完成,明確了海南城鄉一體化改革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政策。
——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是海南趕超發達地區的必由之路
海南建省辦特區20多年來,城鄉關系發展經歷了城鄉市場聯結、城市支持農村等階段,進入新世紀,海南省委、省政府逐步形成了全島按照一個大城市進行規劃,統籌全島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這是海南省委、省政府總結了建省辦特區以來城鄉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作出的戰略決策。
建省以來,海南城鄉一體化的進展縱向對比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現在:城鄉居民收入均得到大幅提高,1988年—2009年,人均GDP增長約15倍;產業結構逐步優化,服務業占GDP的比例達到40.2%,成為主導產業;城鎮化取得重要進展,目前,全省城鎮化率上升到47.2%,比建省前的1987年提高了30.6個百分點。但橫向對比,海南城鄉居民收入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工業化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農業比重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化率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海南是一個人口僅有840萬的小省,但18個市縣和農墾系統分割城鄉資源,使經濟社會發展復雜化,形成了既有城鄉差距,又有區域差距,全島多元發展差距并存的狀況;海南盡管擁有全國其他地方難以比擬的自然資源優勢,但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工業化,城鎮化不足的特征相當明顯,這使海南很難通過“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模式,帶動農村地區的發展;此外,在過去20多年的改革探索中,海南在城鄉關系調整上與全國基本上大同小異,缺乏反映本地區特征的新創造、新做法。
未來5—10年,海南把握經濟社會上升期的歷史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重在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通過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的相關體制與政策創新,將城鄉獨特資源的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競爭優勢,是海南趕超發達地區的必由之路。
——海南城鄉一體化建設目標和體制創新設計
海南作為經濟社會欠發達地區,城鄉一體化總體目標設計,強調爭取超常規發展速度,以縮小與發達地區的發展差距,成為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先導區。
根據海南獨特的資源優勢,以及經濟特區的體制優勢,特別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重大機遇,《海南省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與政策研究》提出海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階段目標和總體目標:到2012年,主要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到2016年,主要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到2020年,主要指標達到全國發達地區水平,全島按照一個大城市統一規劃建設,形成城鄉規劃一體化、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社會事業一體化完善的體制與政策體系,建成國際旅游島,形成具有海南特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形成大中小城鎮、農村布局合理,生態環境一流,社會和諧,城鄉居民共享現代文明成果的新局面。
實現上述目標的基本路徑是: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社會一體化、行政一體化的體制安排和政策突破,整合分散在城鄉的獨特資源,實現城鄉資源價值的最大化和趨同化,提高城鄉發展水平,并使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趨同化,最終實現城鄉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全方位的融合。
在體制創新安排上,海南將從全島城鄉獨特資源整合優化、統一開發利用的內在要求出發,突破原有市縣行政區、農墾分治的格局,通過區域行政一體化帶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社會一體化,形成一個大城市的行政區建制,最終建立與城鄉經濟一體化、社會一體化要求相適應的體制框架;全省將以海口、三亞、五指山、瓊海、儋州為中心,整合相關市縣行政、經濟、社會、自然資源,形成“省下轄五大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行政格局,強化省一級政府在戰略資源統一開發的控制權、拉平地方基本公共服務差距的實際能力;實施城鄉管理社區化,社區依法自治,實現農村居民居住適當集中,管理社區化;使農墾管理融入地方,打破城市、農村、農墾三元分治的格局,將墾區人口納入屬地統籌管理,農墾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納入地方統籌管理。
在區域發展上,城鄉一體化先在海口、三亞取得突破。在海口為中心的北部功能經濟區、三亞為中心的南部功能經濟區,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制度創新的突破,建成全省城鄉一體化的先導區。
——海南城鄉一體化的政策安排
根據國家賦予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戰略定位和政策傾斜,以及海南城鄉一體化的體制創新需求,海南城鄉一體化的政策安排基本思路是:以強化城鄉資源互補性為導向,公平與效率并重,在實施城鄉一體化的土地政策、戶籍政策、基本公共服務政策、生態環境政策四個方面實現突破。
在土地政策方面:
一是實施全省土地統一規劃管理的政策。強化省級政府對土地資源的調配能力,完善耕地保護制度,探索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的多種途徑和方式,推行跨市縣耕地占補平衡,完善省級土地儲備機制,實現省級投融資平臺與土地儲備的有機結合。
二是鼓勵存量土地集約利用。建立全省統一的土地分類、分級最低投資強度標準,限制對環境有危害的土地利用,鼓勵農民集中居住。
三是鼓勵農村土地流轉。建立城鄉建設用地統一市場,實行土地流轉委托管理,積極探索農民承包土地和房地產的抵押、入股的政策和具體辦法,鼓勵農民自主組建土地合作社,鼓勵農業集中土地實現規模經營。
四是改革現行土地稅費政策。進行開征不動產稅的試點,建立土地收益基金專項管理制度。
在戶籍政策方面:
一是實施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政策。按照建立城鄉統一的新型戶籍管理制度要求,全面推行一元化戶籍管理制度。爭取在2015年前,分區域實現城鄉戶籍一元化。到2018年,實現全省城鄉戶籍一元化。
二是實施區域一體化的戶籍政策。 采取優惠政策鼓勵城市人才到鄉村創業,鼓勵發達地區的人才到落后地區工作。使農民工、失地農民能夠方便地辦理城市戶口,并能夠享受到與城鎮居民水平大致相當的基本公共服務。
三是實施與國際接軌的戶籍管理辦法,突出前瞻性,把戶籍政策設計與吸引人才、吸引投資有機結合起來。放寬落戶政策,吸引各類省外人才參與海南省的建設,使海南成為華南地區中、高層次人才積聚地。
在生態環境政策方面:
實施城鄉生態環境同治政策。把農村環保納入城市環保規劃,按照生態功能區實施城鄉環保統一管理。同時,重點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投入。
——國際旅游島建設為海南城鄉一體化提供重大機遇
未來5—10年,海南將舉全省之力建設國際旅游島,把握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重大契機,以旅游業和相關服務業對外開放帶動城鄉旅游資源整合、優化,走出一條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鄉一體化新路子。
首先,以國際旅游島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國際旅游島建設將大大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大大提升城鄉獨特資源整合的效果,并且為城鄉一體化的體制安排提供重要平臺,旅游業的國際化將為形成城鄉特色產業集群提供重要機遇。
其次,實現城鄉一體化與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緊密結合。通過提高對外開放度提高城鄉資源整合的整體效益。把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土地開發利用一體化、社會事業一體化納入旅游資源要素國際化工程;通過國際旅游島改革試驗,突出海南城鄉一體化的“特”字;通過城鄉一體化的創新,為國際旅游島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第三,以國際旅游島建設帶動城鄉一體化綜合改革試驗。服務于國際旅游島建設大局,通過5年的努力將海南建成旅游產業高度開放地區、相關服務業先行開放地區、環境保護特區、以統籌資源為重點的綜合改革試驗區,帶動城鄉經濟一體化、社會一體化、行政一體化等在內的綜合改革試驗。
圍繞國際旅游島建設,海南將形成以統籌資源為重點的城鄉一體化綜合改革試驗區,組建五大旅游經濟區,整合市縣旅游資源,即在南部建設熱帶濱海旅游經濟區;北部建設濱海文化旅游經濟區;中部建設熱帶雨林旅游區;東部建設“國際會展、溫泉旅游經濟區”;西部建設生態工業旅游區,并以五大旅游經濟區為平臺推進城鄉一體化。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