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1月24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播出省委副書記、省長羅保銘接受該頻道《對話》欄目專訪節目“海南新航程”。節目中,羅保銘就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與主持人展開深度對話。本報特刊發此期節目的問答摘編,以饗讀者。
建設國際旅游島并不意味著海南未來只發展旅游業
主持人:大家都說海南要建設國際旅游島,那么是不是意味著海南未來只發展旅游業?
羅保銘:你這個問題問得好,其實也有很多人跟我說,國家給你的國際旅游島文件,里邊都裝的什么東西啊。我先把國務院文件當中給海南今后長遠發展的六大定位跟大家說一說。一是要海南發展成為全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二是海南要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海島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三是海南要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四是要把海南建設成為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五是建成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六是要把海南建設成為國家熱帶現代農業的基地。
國務院的文件發布以后,我們省委就決定第一個戰役,就是針對改善海南的軟環境,要打一場攻堅戰,打一場硬仗。特別是針對我們旅游服務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和矛盾,出重拳,下硬招。
解決零負團費等問題要建立一套旅游規范服務的長效機制
主持人:為什么在海南的服務當中,會有一些負面的東西不斷地出現?
羅保銘:確實有這種現象,我也提醒廣大游客,如果你參團的費用比最基本的機票往返費和最基本的食宿費還低的話,這種便宜最好不沾,因為這個差額導游肯定要找回來,從哪兒找?從游客身上找。說句實在話,對這種丑惡的現象,矯枉必須過正,所以我們就對旅行社開出了一個10萬元的罰單,這在海南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除了出重拳、下狠招以外,就是力求要建立一套旅游規范服務的長效機制。所以,1月6日,在北京開了新聞發布會,1月8日我們就全省動員,針對海南的軟環境,要打一場全民參與的攻堅戰,最終是建設海南規范的、優質的旅游服務的長效機制。
會展業將成為海南旅游的一枝奇葩
主持人:三亞現在的房間很緊張,所以大家也很關心,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過程當中,是不是可以很大地緩解現在這種供需之間的矛盾。
羅保銘:我覺得現在我們會議設施正在不斷地完善,一個是我們的會展中心,在海口的西海岸,從去年的10月份,已經開始動工。后年的五一之前,我們將接待9+2區域內的客人來海南,我們從前年就開始規劃和動工,從三亞的海棠灣一直到陵水的清水灣,到萬寧的石梅灣、神州半島,到瓊海的博鰲,到文昌的銅鼓嶺,一直到海口的西海岸,我們現在一起在開工規劃、開工和建設的大約十多個高端旅游度假區,而且這個旅游度假區是先規劃后建設,旅游的基礎服務設施和游客所需要相應的配套旅游產品,要比亞龍灣好得多。那么我們現在正在建設的,像從海棠灣開始一直往北數,這么十多個旅游度假區,將成為海南的第二顆、第三顆、第四顆明珠。
在旅游產品開發當中,會展是海南的一個主攻方向。總之今后,我覺得不遠的將來,會展業將成為海南旅游的一枝奇葩。
海南要成為國家旅游開放改革的試驗區
主持人:在您介紹的六大戰略定位當中,你覺得含金量最高的,到底應該是哪一個戰略定位?
羅保銘:我想說兩條行嗎?一條就是海南要成為國家旅游開放改革的試驗區。這里面的含金量大,大家認真地看一看,國務院給我們下達的文件當中,其中給了我們一系列讓海南探索和試驗的旅游產業跟開放的政策。比如說給海南擴大了5個國家的落地免簽政策。還有比如說讓海南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
還有購物的退稅、免稅政策,關于在海南注冊、停泊游艇,以及游艇開出去的開放的水域這方面的政策等等。
在海南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的示范區
主持人:讓我們來聽一聽省長心目當中,第二個,或者說另外一個同樣有著重要戰略意義的定位。
羅保銘:我覺得是在海南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的示范區。海南的生態不僅是海南的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生態就是海南的生命。可以這么說,我們把生態視為生命,怎么強調,怎么為之付出,都不為過。
主持人:很多人擔心,建這么多的酒店,或者說建這么多的各種各樣的設施,它到底會不會破壞海南的生態環境。
羅保銘:大家的這份關心,實際上是對我們海南施政發展理念的愛護。這幾年我們圍繞生態環境出了幾個硬招,比如說從2008年開始,我們在海南全島范圍內,一起規劃并開始實施建設28個污水處理廠,21個垃圾處理廠,總投資超過40億。
第二個,我們從2007年開始實施海南環島斷代的海防林進行補種的海防林工程,3年奮斗下來,我們一共補種了15.8萬畝的海防林。還有圍繞發展低碳經濟,特別是發展清潔能源,我們這幾年抓了幾件事,一個是大力發展太陽能,第二就是發展風能,近幾年力度更大的就是沼氣工程。我想,海南的清潔能源將成為今后發展低碳經濟的一個重要的產業。
海南有自己獨特的本島特色文化
主持人:海南如何才能走出文化沙漠呢?這個問題當中似乎就隱含這樣的定義,海南幾乎等同于文化沙漠。
羅保銘:對海南有這種說法,就是海南是生態的綠洲但又是文化的沙漠,我來海南工作8年了,我還真的不能茍同這種觀點。海南有自己獨特的本島特色文化,比如說以黎錦為代表的民族文化,還比如說有以文明生態村為代表的生態文化,還有明朝時就有的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還有以紅色娘子軍為代表的海南堅持革命斗爭23年紅旗不倒的紅色文化等。
把海南建成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民眾的幸福家園
主持人:海南現在正在建設的是國際旅游島,顧名思義,它的國際特色可能會很濃,所以想問問您,這樣的一個島,未來是不是只為外國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務?
羅保銘:國務院的文件之所以給旅游島冠以“國際”兩個字,我理解就是提高海南旅游的國際化程度,用國際通行的標準改造提升海南的旅游產品和旅游服務。一方面我們可以敞開島門,廣納世界游客。另外一方面,可能更多的游客是國內的游客,為他們提供一個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國際化通行標準的旅游產品和旅游服務。
主持人:現在我們似乎也應該來關注另外一個群體,就是我們本島的這些居民。
羅保銘:對游客來講,我們是打造度假天堂,對于本島廣大群眾來說,我們是下力量打造一個幸福家園,讓我們廣大的民眾在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快速發展當中,能夠及時享受到這種發展的成果和實惠。在這方面,我們永遠都不會動搖,因為我們牢記海南發展最終的歸宿是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提高他們的幸福指數。
應該說在民生改善上,海南這幾年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們在醫療教育、社會保險上,都有大量的投入,特別是圍繞解決本島居民的住房困難問題上,去年一年的投入,大約是超過40億元,開工的面積超過了230萬平方米。我們今后還會繼續保持和加大這個力度,把改善民生作為我們施政的一件大事。
用一句話來說,我覺得我們的理念信念還是明確的,就是要把海南島建設成為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民眾的幸福家園。
我想請在座各位給你們的親朋好友帶去這樣一個信息,海南是度假天堂,歡迎你們去親近自然、愉悅身心;第二句話,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是一片創業的沃土,我們希望海內外的各類人才與我們一道建設中國的國際旅游島。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