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防洪樓現已變景區接待室,工人正在緊張施工。
海經訊(記者林春宏 實習生李樹源攝影報道)三亞市鳳凰鎮妙林村委會將防洪樓出租給檳榔河景區,主要用作接待及辦公用途。村民擔心洪水災害來了,防洪樓又被占用,受災村民何處逃生?
投訴 “救命樓”變身接待室
海南經濟報記者來到三亞鳳凰鎮妙林村鵝仔村小組村委會辦公樓(實際上是防洪樓),看到整棟樓正在施工裝修,辦公室房門緊鎖,沒有找到任何工作人員。防洪樓的一樓是景區的接待室及保安室,景區辦公室在防洪樓三樓,現場還有許多工人在對防洪樓進行改造。如今“防洪樓”已經被換上景區的名稱“檳榔河?國際鄉村文化旅游區”,原來的村委會辦公樓、防洪樓等字樣已經不存在,很多電瓶車停靠在車場,工人們在緊張施工。
鳳凰鎮妙林村村民黃某告訴記者,2006年上半年,村委會建設新農村,政府征用了他家的一畝多責任田建設這棟防洪樓,后來政府按照住房困難戶無償給他家建了一間40多平米的房子。當時為支持政府的公益事業,他家沒有要求土地補償。
村民黃某說,2009年上半年,三亞檳榔河旅業有限公司跟村委會租用該辦公樓作為景區辦公室及接待室,自該樓裝修以來,很少見到村委會干部來上班。
村民洪災來了我們往哪逃生
鳳凰鎮妙林村位于水源池下游的檳榔河沿岸低洼地帶,前幾年發生洪澇災害時,妙林村一帶是重災區。采訪中,很多村民回憶起2002年、2006年、2009年等大臺風的肆虐,仍心有余悸。
妙林村地處低洼地勢,洪水來時經常連續兩三天都不退,災情尤為嚴重,以前洪水來時村民只能往外村公路跑。前幾年,得知要新建一座防洪樓后,全村人都很激動,認為今后洪水來時大家不用再往外村跑了。可是,前幾個月,村委會卻把防洪樓出租給旅游景區當作辦公、接待用,“萬一洪水災害來了,我們到哪逃生呢?”
村委會 治理好了不需防洪樓
檳榔河景區的保安將記者帶到三亞檳榔河旅業有限公司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稱:“檳榔河景區是三亞市政府重點項目,是跟村委會合作開發,村委會也在防洪樓辦公,村干部一般不來,有事才來一下。”但此防洪樓他不知道是否被租用?
三亞市鳳凰鎮妙林村委會李書記告訴記者,村委會原來在妙三村小組辦公,后來防洪樓建成后才搬過來,目前在防洪樓的二樓辦公,一樓、三樓和停車場已經租給三亞檳榔河旅業有限公司檳榔河景區作為辦公室及接待室,三亞市政府、鳳凰鎮政府都知道此事并表示同意。
李書記說,以前檳榔河沒有治理好就擔心洪災,現在已治理好了,也就不需要防洪樓,不過,一旦發生洪水,防洪樓仍然可以起到作用。
說法 改成接待室經市府同意
三亞市水務局三防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三亞的防洪樓建設項目起于2006年,防洪樓主要用于洪澇災害時安全轉移受災村民,確保村民生命安全。建設資金由省、市兩級政府配套景區解決。三亞市共建設7座防洪樓,其中一座由海棠灣鎮營頭村自費興建,其它均由政府出資,鳳凰鎮妙林村鵝仔村小組防洪樓是其中一座。防洪樓由鎮政府管理,現在有些防洪樓作為綜合樓使用,用作當地小學或者村委會。至于是否能出租作為商業用途,那要問具體管理部門鎮政府。
記者就此電話采訪了三亞市鳳凰鎮政府李鎮長。李鎮長告訴記者,妙林村委會防洪樓改作景區接待辦公用途,這是經過市政府同意的,檳榔河景區應該很清楚。記者問是市政府哪個職能部門審批的?李鎮長建議記者去找景區了解,然后以開會為由匆匆掛了電話。
本報將繼續追蹤報道。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