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界因為一部電影要改掉一座山的名字,好像是干了一件與全國人民為敵的事。
現在的局面讓人怎么說呢?先是一個稀里糊涂的消息傳出,然后唾沫就朝它飛去了,后有張家界風景區袁家界景區管委會主任宋志光“改口”,說這只是根據當地村民的集體提議,給乾坤柱起了時髦的“外號”,并不是更名,最新的新聞是,張家界村村委會正討論聘任卡梅隆為該村名譽村民的可能性,大有頂風而上之勢。管委會、村委會、村民、土著居民,實在讓人搞不清楚這個風景區到底有多少股力量在參與改名行動,如果是借此造勢,我覺得它的目的已經達到。因為很明顯,所有質疑與批評只能尾隨零星信息的間斷透露,張家界方面今天這樣一說,明天那樣一說,倒顯得輿論尷尬,人家還沒改啊,我們已憤怒得不行。
歸納一些人們對此一事件看法,基本是稱其文化無知、浮躁、崇洋,鬧了笑話,但一個大家都認為是笑話的舉動,張家界鬧得風生水起,他們就沒想過這個問題嗎?未必是這樣。現在這種膠著場面,張家界風景區其實找著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改景區名并無具體國家規定,也無具體地方規定,行為空間很大,伸縮性很強。如果有部門出來禁止,就適可而止,如果不禁止,就繼續壯大聲勢,反正改的期限沒定,可進可退,畢竟其行為違反了哪一條法,哪一個規定,很難找得到。
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長李如生說,這就是個炒作。從心理上我傾向于這種定性,但進一步追問,它為什么要這樣炒作,以被人罵的方式?應該說,批評和質疑的聲音并非完全無理,恰恰相反,很多質疑基于歷史文化、民族心理、中西差異擺道理,意見也中肯。但把這起事件放在整個旅游產業的背景下,放在一種地方求變的心態之下,有一個問題可能被忽略,這個地方深深陷入苦惱,沒有其他更好辦法,以鬧眼子的方式反倒能博得關注。
在網上,我看到今年湖南省“兩會”上,湖南省人大代表、張家界武陵源區委書記陳紅日遞交了三份建議,全部與打造國際旅游休閑度假區相關,“南天一柱”所屬此區。作為一個如此龐大的計劃,陳的一些說法可以說明一個事實,張家界風景區的目標很遠大,也可見此前解釋改名事宜的“張家界要走向世界”一說并非說胡話。一個靠旅游吃飯的城市必是時時要為怎么吸引更多人到這里來費盡心思。黃山風景區有負責人說黃山風景區不會效仿張家界風景區此一做法,但也表示現在《阿凡達》風靡全球,黃山風景區也希望可以借助《阿凡達》來幫助黃山走向全世界,這可以說明一種更深層的情結隱于此種乖張行為之中。
改名并非全無理性,腦子短路。十年動亂期,有地方曾興起改街道名風潮,“東方紅大道”、“反帝路”、“反修路”,均有現實指向,一個父親為兒子改名有某種良好寄托,一些城市改名也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方向,只不過有的被認可,有的不被認可,有的從割裂處獲得新生,有的繼續歸于沉寂。我不知道如果“南天一柱”改一個雅名,會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景。我承認它不妥,但其心態并非不可理解,并不由政府出面,把所有的舉動推給了“民意”,哪怕你要質疑這是一種什么民意,仍然需要承認它花了心思,他們在觀望,看風向,并不是兩眼抹黑瞎糊弄的。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