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綠島,這是實現國際旅游島建設目標的核心。“低碳”應該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標桿。
國務院辦公廳于2009年12月31日發布了《 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海南島的發展目標為:到2020年,旅游服務設施、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與國際通行的旅游服務標準全面接軌,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勝地。
我們在欣喜的同時,需要冷靜下來仔細的思考一下,海南的國際旅游島如何去建設?眾所周知,生態環境優越,旅游資源在全國乃至世界具有稀缺性、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海南最大的優勢。失去了這一優勢,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因此實現旅游資源的可持續性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核心,但是海南以自然風光和純樸民風為特色的旅游資源屬于易損型資源,海島生態系統和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也是比較脆弱的生態類型。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必然要給海南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而旅游資源的可持續性既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根本依靠,也是海南省可持續發展的最大資本。如何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建國際旅游島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壞直接關系到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成敗。如何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建設國際旅游島?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以“低碳”為標準,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綠島,這是實現國際旅游島建設目標的核心。“低碳”應該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標桿。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降低能源和資源消耗,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物的排放,實現減緩氣候變化的目標,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其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包括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和低碳生活等經濟形態,其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
此次國務院公布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意見,使得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成為國家戰略。明確指出要使海南成為我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推動海南旅游業及相關現代服務業在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要把海南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海南到2015年,旅游管理、營銷、服務和產品開發的市場化、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到2020年,旅游服務設施、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與國際通行的旅游服務標準全面接軌,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勝地。因此要實現這些目標,建設好國際旅游島,就需要工業、農業、社會等不斷的投入,這必然會給海南獨一無二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海南的旅游資源依托于良好的生態環境,主要體現在環島沿海多樣化的濱海風光,極具特色的山岳、熱帶原始森林,熱帶田園風光等自然景觀。如何保護好這些旅游資源,實現可持續性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核心問題。這就是發展低碳經濟。為此在國際旅游島的建設中必須要嚴格實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加大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懲處力度。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引導居民和游客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責任感。要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嚴格執行環境準入制度,加強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應用工作,實施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示范工程。大力推進各類減排工程設施建設,完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實施辦法,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強化環境污染防治。要打造以“低碳”為理念的精品旅游景區,科學規劃和布局景區景點,精心設計旅游線路,優化時間、空間配置,逐步形成區域特色明顯、山海互補的旅游格局,塑造“陽光海南、度假天堂”的整體旅游形象。進一步完善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萬寧興隆溫泉度假區、瓊海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等主要景區景點的旅游服務功能。高水平開發建設海棠灣、清水灣、棋子灣、尖峰嶺、霸王嶺、五指山等一批精品景區。高標準規劃建設海洋、熱帶雨林等旅游主題公園。要進一步的開發太陽能、風能、沼氣等潔凈能源,積極發展生物質能。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