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從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簡稱“美蘭機場”)的最新數據中看到,2010年1月1-28日,美蘭機場累計完成旅客吞吐量81.93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同期增加了42.5%,起降航班達到5951架次。與此同時,三亞鳳凰國際機場(簡稱“鳳凰機場”)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1月份鳳凰機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100萬人次。
記者了解到,在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之后,涌向海南的旅客與日俱增,各航空公司也紛紛加大航線密度。據統計,在2010年1月1-28日期間,海口美蘭機場日均旅客吞吐量2.92萬人次,日均進出港航班213架次。三亞鳳凰機場每天進出港旅客流量猛增至4.2萬人次,進出港航班的飛機則達到270架次,此數據相當于2009年春節長假高峰時間的旅客流量,創造了歷年來最高。三亞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按此數據分析,鳳凰機場今年2月份春節長假期間的航班流量有可能創下日均300架次、客流量5萬人次的歷史新高。
1月30日,在接受記者獨家采訪時,民航海南安全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安迎澤表示:“在《意見》中指出,海南享有26國落地免簽21天的優惠政策,各航空公司紛紛增開航班、增加航線密度,不少外航也躍躍欲試。隨著旅客量的增加,海南地區的各民航企事業單位,尤其是島上一南一北兩個機場,在加快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還要完善各項服務保障工作。”
據了解,在機場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早在國際旅游島獲批之前,三亞鳳凰機場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2009年3月27日,三亞鳳凰機場的二期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的機坪擴建工程順利完工,通過了行業驗收。新增的21個停機位使機場停機位擴大了1倍,總數達42個。有消息稱,目前,三亞鳳凰機場正在進行重新規劃,并將擴建國內候機樓,以滿足日益增多的旅客流量。三亞鳳凰機場的最終發展方向是建成一個開放型的國際空港商業城,通過市場輻射來吸引和帶動機場周邊消費群的集聚,從而形成主業帶動副業,副業促進主業的良好商業氛圍,其管理模式將從直接生產經營型機場向管理型機場轉變,通過招標、出租、利潤分成等多種辦法讓其他專業化的專營公司進行經營管理。有專家表示,商業運作和特許經營等非航空業務將為三亞鳳凰機場帶來更多的效益空間。
國際旅游島,我們準備好了嗎?
“國際旅游島”宏偉戰略一出,涌向海南島的旅客與日俱增。旅客增多對于海南的經濟發展本身來說是件好事,但對海南省的機場接待能力卻提出了考問。
近日,一位來海南參加展會的周先生對機場外的的士司機漫天要價,隨意宰客的現象頗為不滿。另外,也有很多旅客不理解,目前正值旅游旺季,為什么三亞鳳凰機場明明有11條安檢通道,但不管人排多長的隊,機場就是不開放另外5條通道。雖然以上問題并不都是機場的錯,面對上述現象,機場也有苦水要倒。但不管怎樣,海南的民航業者似乎都應該詢問自己,“我們對于國際旅游島的建設,真的有所準備嗎?”
如今,有56%的游客是通過航空運輸出入海南,這就意味著有一半以上的游客,會通過機場——這個踏入海南第一站的場所——得出對海南的第一印象,從而判斷海南旅游業的好壞。事實上,機場不僅是城市的重要公共設施,更是一個城市和地區與外界交流的橋頭堡。機場代表著該城市的形象,折射出該城市和地區的發展水平。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機場更有必要做好服務,讓旅客的機場體驗變得更加愉悅。此前,三亞市副市長李柏青也曾表示,航空是旅游業的先鋒部隊,三亞旅游業的國際化改造已經從航空業的軟硬件提升開始,在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宏偉戰略中,高端游客如何方便、快捷、舒適地進入三亞是首要問題。
機場要做好服務,一般都是從軟、硬件兩個方面來改善。拿三亞鳳凰機場來說,其候機樓建筑面積為6.22萬平方米,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約750萬人次。而2009年全年三亞鳳凰機場就已經完成了790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這儼然讓三亞鳳凰機場陷入了局促狀態,雖然目前三亞鳳凰機場聲稱要擴建國內候機樓,考慮到建成使用時間還需時日,因此旅客還只能在容量飽和的候機樓內穿梭一段時間。面對現狀,海南機場業者是否在考慮“硬件不足軟件補”呢?如果考慮了,又將有什么具體措施去提高服務質量,讓旅客出入流程更加便捷合理?
前段時間,記者采訪海航集團有限公司(HNA Group,簡稱“海航集團”)相關人士,他們表示,國際旅游島的建設給機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海口美蘭和三亞鳳凰機場都有可能成為國際中轉機場。然而機遇有了,我們的準備又是否充分呢?所謂“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對于每個人,甚至每個單位都是適用的。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