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受到打造海南國際度假島計劃的影響,海南房地產可謂陷入一片狂熱。各地房企削尖了腦袋往海南擠,而炒房客則更是蜂擁而至,這片素有“天然大溫室”美稱的避寒勝地在這個冬天里儼然更加熱火朝天。
海南當下如火如荼的房地產市場可以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政策市,2010年1月4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可以說是為09年小火慢燉的海南樓市添上了一大把干柴,自此方才全面啟動。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三亞,2009年,三亞的房價上漲了40%,進入2010年之后則幾乎是每天每平米漲1000元,三亞的海景房平均單價已經再也找不到7萬元以下的了。
事實上,海南樓市的甚囂塵上,或許是政策決策者們出于對國內貨幣流動性過剩的擔憂,而做出的一種防通脹布局。縱觀2009年,由于信貸資金暴雨般傾泄,貨幣貶值及通貨膨脹壓力陡增,而股票、房地產兩大市場則在這頓饕餮大餐面前漸露疲態,并衍生出一系列“消化不良”癥狀,特別是房地產市場尤甚。由于新增貸款洶涌流入房地產市場,一方面催生了資產價格膨脹,另一方面因屬于中長期貸款,使未來風險陡增。此后,中國人民銀行開始貨幣政策的貨幣性微調連續十周在公開市場凈回籠資金。然而,這潑出去的水要想在短期內聚攏回來談何容易,而包含準備金率、利率的價格型工具又因其力道太猛,往往傷人一千卻自損八百,依目前大量新開工項目剛剛上馬的情況來看,充其量只能作為打擊通脹預期的象征性圖騰使用。
那么面對市場上過度充裕的貨幣,必然就需要一個相對誘人、具有較強資本固定能力的市場予以消化,而海南正是一個典型的投資性住房市場,其多數樓盤成交量80%以上靠島外需求支撐。相較于其他地區,海南具有天然的濱海旅游資源,可塑性強且人口較少。從近一兩月來看,從圈地到土地開發再到樓盤銷售,房地產市場這個資金密集型行業的“滾雪球”效應正一步步展現,越來越多的投機性流動性資金正加速流向海南。但是,“海南國際度假島”畢竟是一個長期而遠景的概念,開發周期決然不短,同時其不像一線大城市那樣擁有充足的剛性需求支撐,擊鼓傳花的游戲恐難持久。當然,在銀行能夠在相當程度上與房產商及投機客撇清關系的前提下,海南房地產市場倘若二度泡沫破裂,其實也并非一定是壞事,一方面政府實現了控制貨幣流動性的目標,另一方面則進一步打擊了投機客們。況且早已有前車之鑒,較容易被市場所接受,也不至于誘發嚴重的全國性房產市場崩盤。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