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海城市、濱海小鎮、遍布海岸線的旅游度假區,在別人看來,記者的這趟出行是個美差。但當記者真正走過來時,發現這是一趟艱苦的旅程,交通沒有想象中那么便利。和來此度假過冬的老人聊聊天,發現海南度假也不像想象中如此完美,海南離真正的國際旅游島還有距離。
交通,基本靠三輪
海南目前的交通主要依賴東西兩條高速公路,基本貫穿沿海城市。如果坐車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可以乘坐大巴抵達,但如果是從一個地方的小鎮到另外一個鎮,那就有點不方便了。
記者從博鰲出發,準備去文昌的高隆灣度假區。因為東線高速不經過文昌,短短的四五十公里路,這輛中巴車走走停停,竟然開了兩個多小時,中途時不時停車上客,直把個核定載客不到20人的中巴車滿滿裝了有40多人。
而清瀾鎮上,很少能碰到出租車,最多的“出租”是一種摩托三輪車,到鎮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是3元,沒有發票。“摩的”也許是海南最有特色的交通工具之一,因為記者在海口、三亞、瓊海等任何一個城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瓊海的中原鎮去博鰲鎮,因為沒有公交車,也打不到車,記者坐摩托邊三輪沿著崎嶇不平的公路走了15公里才到。
生活配套,基本靠忍
住在度假區內,天天能看到海景,但是海景當不了飯。
住在文昌高隆灣某度假公寓的一對成都中年夫婦,春節期間都住在這里,但是越往后,越覺得不方便。最近海南冷空氣殺到,溫度降低,但更糟糕的是,房間里變得很潮,施女士覺得自己住的房間每天都濕乎乎的,地是濕的,被子也是潮的,每天總覺得冷嗖嗖的。以前愛打麻將,在這里只有他們兩口子,找不到搭子。前兩天吃飯還挺新鮮,周邊的海鮮城吃個遍,天天吃海鮮,時間長了,反而留戀起家鄉的菜來了。
于是施女士開始琢磨自己做飯,但一問保安,菜市場只有文昌的老城區才有,要做小區班車。更讓施女士不滿意的是,這地方除了游泳,幾乎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她聽說,當時的年輕人要去看電影吃大餐,都跑到海口去。本來想圖清閑來的,但時間長了,施女士還真的不太習慣了。
醫療,基本靠天
很多人買海景房,都是考慮讓父母親去海南過冬度假。但是他們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當地的醫療水平。
杭州某開發商老總在海南開發項目,已經住了好幾年,覺得當地的空氣環境確實不錯,是養老的老去處,也想過把自己的父母接過來,但是了解當地情況的他最后斷絕了這個念頭,理由是:當地的醫療水平太差,別說是一個鎮上,就算是一個縣級市的醫療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而且在鎮上的度假公寓,老人萬一突發意外,連個救護車都叫不來,風險太大了。
在記者走訪的這些海景度假區中,基本沒有一個周邊有大型醫院配套的,能看到的,還是當地的衛生所,醫療條件簡陋。這不得不令很多想去度假的老人望而卻步。如果失去了老人度假的功能,這個度假公寓也就失去了大部分意義。
服務,基本靠吹
雖然海南的部分海景房房價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但是顯然,海南當地的服務與國際接軌還有差距。
除了正規的星級酒店,一些家庭旅館、公交車、商店、飯館,聽到最多的還是海南本土話,普通話的普及程度不高,在交流上帶來難度。
而海南前幾年建造的星級酒店普遍達不到應有的標準,像記者在三亞入住的某按四星級標準入住的酒店,價格是按四星級酒店的價格,但是房間設施甚至連杭州二星級酒店也達不到,服務生的服務意識也不強。
文化保護,基本靠運氣
海南臨高人王鵬帶記者去看儋州灣邊的一處造船廠,正在漲潮的儋州灣海水淡藍而清透,偶爾有歸巢的海鷗低低掠過,除了一兩聲輪渡的汽笛聲,這里美麗而寧靜。造船廠不大,黑黑的石砌圍墻環繞,與周圍景觀很是和諧。
王鵬說,這一帶很快就要拆了,或許改建成對越邊貿中心,他覺得很可惜,因為這附近的圍墻都是火山石砌的,而且完全沒有用水泥,都是傳統的建造工藝。“以后再想要看可就沒有了!”王鵬中文系出身,雖然現在干著與文化不搭邊的工作,但骨子里多少還帶著點文人氣。“海南,這就是文化的荒漠啊!”他低嘆一聲。
真如他所說,海南沒有文化底蘊嗎?不是的,早在公元前110年,海南島正式列入中國版圖就設置了郡,這里有悠久的歷史。隨便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就有兩三千年的建村史,而且由于經濟發展速度緩慢,這里的人們很多時候還保留了最初的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如果能夠適當引導、有序規劃,整個海南就是一座“文化島”。
然而“國際旅游島”一升級,海南各個地方似乎有些迫不及待,拆舊建新毫不猶豫。從記者目前看到的海南各縣市2010年工作重點中無一例外的提出要加快、加大發展旅游業的速度,但卻沒有一家提出保留、保護地方特色建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劃。長此下去,終有一天,海南就真成“文化荒漠”了,若有幾棵“仙人掌”那也只是運氣好。
環境保護,基本靠自覺
就在國際旅游島計劃眾說紛紜的時候,在天涯社區上一群海南當地的網友開始自發的組織起來,他們發布海南各地方開發建設前后的環境對比照片,呼吁在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同時更要保護好海南的自然資源。
然而這樣來自民間的聲音非常薄弱,盡管跟帖、貼圖的人很多,但他們毫無例外的對政府的保護力度以及游客的素質不抱信心。“(三亞)發展很快,過于膨脹,很多東西都跟不上,我也不奢求上級有政策能保護它,我只希望從自己做起,從每個三亞的人做起,從每個本地人做起。”網友“張小包愛三亞”在跟帖中如此說。
同樣的圖片看在一些政府職能部門眼里就成了找茬。“他們總希望開發后跟開發前一個樣子,這怎么可能,要不海南不要發展好了。”采訪中,一位政府官員私下如此說。
建設國際旅游島,海南從上到下,從內到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優劣如何、孰輕孰重暫且不說,即便作為游客,我們也寧可這個計劃的進程慢一些,后悔的決定少一些。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