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過幾個月,出生于1951年的遲福林就滿60周歲了,如果時光倒流20多年,當他在1987年走出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來到海南出任省委政策研究室、省體制改革辦公室主要負責人時,他成了當年第一個到海南工作的中央國家機關干部。即使時隔多年,現在身為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的他仍對當日的海南存有深刻的記憶:
“20多年前,我剛去海口的時候,從自己觀察來說,沒有紅綠燈,每一家門口都擺一個小發電機,晚上睡覺,發電機震耳欲聾,要用棉花把兩個耳朵塞住。當時去的人特別多,海南接待條件非常有限,我們很多大學生,拿一張報紙、一個席子就鋪地而睡。后來我住在6樓,看著電視老鼠就爬上來了,因為沒有下水道。”
那時的海南,作為中國最大的特區,恰恰也是國家經濟戰略布局的重點。但在此后幾年時間,海南的發展并不順利。先是1989年因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引發的“洋浦風波”;緊接著上世紀90年代初,又出現了房地產“泡沫經濟”和隨后而至的金融信用危機等事件,接二連三的打擊,讓不少渴望大展拳腳的公務員和懷著創富夢的淘金者紛紛撤離,海南經濟特區的地位開始被人們遺忘。
但遲福林卻在海南扎下了根。在親歷了海南20多年發展歷程中的困惑和矛盾后,他希望國際旅游島建設能成為促進海南新一輪開放的推手。因為在他看來,海南20多年最大的經驗就是,“開放的程度就是發展的程度。”
“海南在20多年里曾經錯失了很多大開放、大發展的機遇。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海南迎來了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每次重提往事,遲福林總是感慨良多,追溯起“國際旅游島”這個構想的誕生原因,他解釋:“海南是一個島嶼,不開放就沒有出路,我們當時就在以產業開放拉動產業升級的路子上進行探討,因此就想出建國際旅游島這樣一個招數。”
根據遲福林和他身邊工作人員的回憶,早在2001年,中改院就開始向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立國際旅游島的建議,但一直沒有進展。從最初由學者和科研機構的提出倡導,到現在作為中央政府對地方的一個決策,這個過程漫長得會讓一般人失去希望,但遲福林和他所在的中改院卻有足夠的耐心。
“對于要不要建國際旅游島,先前在海南省也有過一些不同的觀點,這需要一步步的論證。”中改院海南研究所所長夏鋒這樣回顧國際旅游島所走過的10年光陰。在去年的12月中旬,海南國際旅游島獲批傳聞頻頻出現之時,面對時代周報記者“何時會獲得批準”的提問,睿智沉穩的遲福林微微一笑說:“中央正在研究決策中。”
終于,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國務院出臺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意見,在之后的1個多月里,海口、三亞房價漲幅領跑全國,在三亞的鳳凰島公寓,一平方米的房子最高報價超過10萬元。“特區”的標簽曾給這塊土地帶來膨脹的虛榮,而現在的“國際旅游島”,同樣給人提供了一個相當龐大的想象空間。沉寂了將近20年以后,海南島再一次變得炙手可熱。
如今,“下一個拉斯維加斯”,“又一個夏威夷”,“中國人的北海道、濟州島”等極具誘惑的提法似乎已經把海南叫得風生水起。但作為國際旅游島這一概念的締造者和推動者,遲福林卻傾向于將佛羅里達的現在看作是海南的未來:“與海南擁有同樣陽光、海洋、沙灘美景的佛州,GDP逼近8000億美元,居全美第四,旅游業所占比重最大,迪士尼成了世界范圍內人人向往的度假天堂。”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