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發(fā)巴中南龕摩崖造像景區(qū),管理方稱此舉實屬無奈
“巴中南龕摩崖造像景區(qū)內一邊大興土木,一邊接納游客且收取門票,這樣的做法是否妥當?”昨日,一位姓李的外地游客打進本報熱線,稱景區(qū)工程尚未竣工期間,游客穿梭其間,安全得不到保障。作為景區(qū)管理方的巴州區(qū)文管所表示,因單位財力緊張,部分職工的工資要靠門票收入來解決,景區(qū)安全是沒有問題的,游客可以放心游覽。
游客:竣工后開放更安全
南龕摩崖造像位于巴中市南龕山山頂。176窟龕、2700尊人物造像在長約250余米的崖壁上排開,雖歷經千年風雨仍保存完好,其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贏得了“盛唐彩雕,全國第一”的美譽。1988年1月,南龕摩崖造像,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面八方的游客紛至沓來。
游客李先生是名石刻藝術愛好者。昨天是周末,他專程前來一睹風采。在大門旁邊的售票窗口,李先生花15元購得一張門票。李先生說,他跨進大門,展現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工地,通過剛剛鋪就的青石臺階,李先生來到崖壁之下,心儀已久的摩崖造像近在咫尺,他激動不已,但周圍叮叮當當的敲擊聲,施工人員嘈雜的腳步聲,讓他興致陡減,在匆匆游覽之后離開。
得知景區(qū)內正在進行環(huán)境整治,李先生說:“摩崖造像名不虛傳,精美異常,如果周邊環(huán)境更好一些,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但他同時表示,在工程
尚未完工的情況下,管理方依舊開門迎客值得商榷。游客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游覽,安全得不到絕對保障,對景區(qū)的印象也會打折扣。管理方不能圖一時之利,應該關起門來,待竣工之后,再以嶄新的面貌示人,相信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現場:數名工人正在忙碌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南龕公園,摩崖造像景區(qū)內,數名工人正在忙碌。通往崖壁的石階和具有隋唐風格的寺廟和木欄也已建成,園內的雜草被全部清除,重新栽植了景觀樹,景區(qū)右側的護坡堡坎正在修砌之中。
據介紹,這次環(huán)境綜合整治對象是周邊的人造環(huán)境,是1300余年來規(guī)模最大、最徹底的一次,中央和地方財政總共投入工程資金819萬元,按照計劃,今年6月竣工。
售票員介紹,進入景區(qū)的游客需購門票,票價為15元。去年底整治工程啟動,但還是有游客前來參觀,景區(qū)按物價局核定標準正常售票。因為施工未結束,
游客數量受到了影響,對于李先生所擔心的安全問題,這名售票員表示:“你放心耍就是了,有啥子問題嘛。施工都大半年了,還沒聽說出過啥事呢”。
管理方:收取門票實屬無奈
“我們也想過關起門來施工,但存在很多問題。”巴州區(qū)文管所所長林金勇說,“前來參觀的游客絕大部分都是外地人,別人大老遠跑來,你總不可能把門關起來不接待吧。當然接待的前提是安全,比如對后大門進行整修時,游客就只能從前門進入,處理危巖時,周圍都拉起了警戒線,凡是有安全隱患的地方都有警示。盡力做到游覽和施工互不干擾”。
關于收取門票費,林金勇說此舉實屬無奈,文管所有10多名職工不在財政預算之列,這部分職工每月共要發(fā)放一萬多元工資。在沒有其他收入的情況下,門票收入成為了最重要的來源,否則單位就無法正常運轉。為此,希望得到游客的理解,作為管理部門,將會盡最大努力做好服務工作。
文/圖記者謝穎(本文來源:華西都市報)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