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主題展望——
海南尋求綠色發展路徑迎來良機
本報記者彭青林
3月30日,在博鰲索菲特大酒店的博鰲亞洲論壇主會場,工作人員正在對主席臺的相關擺設進行重新整理布置。為迎接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的召開,相關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本報記者 張杰 攝
風云動,群賢齊。美國的一項調查表明,越是在經濟面臨不確定因素的時候,公眾、企業和經濟組織的決策者越需要傾聽大型論壇上的聲音,有影響力的大型多邊論壇越受到關注。即將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以“綠色復蘇——亞洲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為主題,更加彰顯出這樣的價值。
今年的博鰲上空,后危機時代仍然陰云密布。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烙刻著多重背景:危機與復蘇的進程、低碳與發展的選擇、新興經濟體的未來道路、中國東盟自貿區的亞洲合作新框架、兩岸ECFA協議何時達成……這樣一個主題,包含著當今世界、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眾多的亞洲面臨的復雜形勢。有學者指出,如果去年危機時的主題是打地基,那么今年的主題就是在一定的基礎上審慎的選擇。從這個主題可以看出,今年的年會將更多地探討反思、合作、交流等話題。對于亞洲、對于中國、對于海南,這或許正是一次尋求綠色發展路徑,進入下一輪增長通道的思想動員,各方都對此給予深深的期待。
綠色共識之后的路徑探索
對于“綠色復蘇”的主題,中國南海研究院副院長朱華友表示,通過發展低碳經濟,實現可持續的繼續增長,對于亞洲的新興經濟體來說是必然的趨勢,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從去年12月的聯合國哥本哈根峰會,到今天1月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再到博鰲亞洲論壇,低碳經濟和綠色發展都是最重要的主題之一,走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可以說已經成為當今全球人們的共識。但朱華友指出,之前的對話并沒有達成一個各方認可的綠色發展路徑,甚至各方分歧很大,成為綠色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另一方面,亞洲各國為應對危機都先后采取了一些經濟刺激措施。當世界進入后危機時代,人們也開始對其中一些措施進行反思,如何在可持續發展和盡快復蘇之間實現協調。“今年年會主題強調‘現實選擇’,我理解就是對這樣一條新道路的探索,既要避免走高投入高能耗實現快速復蘇的老路,又要在不付出環境代價的情況下走出危機陰影,這是擺在亞洲新興經濟體面前一個很現實很緊要的問題。”朱華友說,解決這個問題更需要論壇上的各方增強合作,如果在這方面取得突破,亞洲就有可能在世界經濟中扮演新角色。
“綠色發展已經取得了共識,但如何選擇,比如方式、產業、新增長點、合作渠道等問題,正迫切的需要本屆年會有所貢獻。”
推進服務貿易促進綠色復蘇
對于東亞地區,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會還具有一層新的意義:這是中國東盟自貿區自今年1月1日正式全面啟動以來,亞洲首次舉行的大型多邊對話。著名東盟問題研究專家、廣西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所長古小松對此有不少期待。他認為,中國東盟自貿區為博鰲亞洲論壇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討論和交流框架,博鰲亞洲論壇則有望成為中國東盟自貿區重要的合作平臺。
古小松進一步表示,中國東盟自貿區只是亞洲合作走出的第一步,下一步可以通過推動中日韓和東盟的“10+3”走向東亞合作。“論壇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有利于通過更廣泛的對話推進東亞合作,在10+1的基礎上再進一步。”他說:“論壇有助于加快亞洲一體化進程,這對亞洲進一步走出經濟危機有重要意義。”
古小松說,“綠色復蘇”揭示了亞洲合作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有很多內容可以通過論壇實現合作。在他看來,在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內,推進服務貿易首當其沖。他表示,服務貿易是自貿協議中的重要內容,通過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是推動經濟綠色發展的有效手段,能很好的促進合作國內實現綠色復蘇。
期待兩岸綠色合作
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會首次設立了兩岸企業家圓桌會議。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沈正彥注意到,2008年以來,博鰲亞洲論壇逐漸成為兩岸經濟對話的重要平臺,而今年專設兩岸企業家圓桌會議,更是凸顯出在發展綠色經濟的主題下,兩岸更多的合作與商機。
沈正彥告訴記者,臺灣媒體對與博鰲亞洲論壇的關注相關廣泛,從政治人物的會面到臺商商機到宏觀經濟政策調整,臺灣媒體都會積極關注。“兩岸的經濟聯結越來越多,論壇上的信息對臺灣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我們都會盡力關注每一條信息。”
目前,關于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討論如火如荼,今年論壇上有關ECFA的內容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沈正彥表示,ECFA一旦簽訂,將非常看好兩岸在綠色產業上的合作。他說,發展綠色產業已經成為共識,人們正在積極尋求發展綠色產業的道路。而臺灣的綠色產業已經有了不錯的發展,可以通過論壇的平臺交流成功經驗,尋求合作商機,促進兩岸綠色產業共同發展。
海南尋求綠色發展的良機
在朱華友看來,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會主題確定為“綠色復蘇”,為海南走向綠色發展的道路提供了良機。
朱華友認為,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戰略實際上已經肯定了海南的道路,將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通過大力促進以旅游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謀求發展。在這樣背景下,海南特別需要關注本屆論壇年會有可能透露出來的綠色產業商機和合作機會,積極汲取論壇的成果。
古小松則對國際旅游島建設在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服務貿易中發揮的作用十分看好。他說,海南在對東盟的貨物貿易上受到一定的條件限制,空間有限,應該大力發展對東盟的旅游和投資合作等服務貿易,提升海南對東盟的合作水平。海南國際旅游島可以在自貿區的旅游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從而成為推動服務貿易的合作典范和重要中轉站。
沈正彥更表示,海南作為博鰲亞洲論壇的舉辦地,對于論壇的成果和信息的利用有天然優勢。事實上,臺商也在積極尋求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商機,海南可以優先利用好論壇上的兩岸綠色合作機會,輸入臺灣在綠色產業上的成功經驗和項目。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