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海南視窗4月1日訊(寧遠報道):
“國家級貧困縣要建10個高爾夫球場”的新聞讓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以下簡稱陵水縣)這個位于海南東南部、人口僅30余萬的小縣城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陵水縣縣長王雄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規劃了10個高爾夫球場,在建的是4個,建好的有兩個。”這番“豪言壯語”頓時引起了媒體的廣泛質疑。
但在陵水這個國家級貧困縣拋出如此巨大的高爾夫藍圖的背后,其實是海南高爾夫項目建設“大躍進”式的狂熱。不過,盡管投資商們對于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前景和自己項目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但在國家嚴格限制高爾夫用地審批的口風尚未轉松之前,這些高爾夫球場的命運依然是撲朔迷離。
國家級貧困縣的高爾夫野心
位于海南島東南部的陵水縣因曾培育出中國最大的珍珠王而聞名,因此也被稱為“珍珠海岸”。這里原本是一個以農業、漁業生產為主的小縣,由于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自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一直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上世紀九十年代曾有開發商來此跑馬圈地,但后由于房地產泡沫破裂而陷入停頓。
但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概念的形成和新一輪開發熱潮的興起,雅居樂、富力地產、浙江綠城等房地產巨頭蜂擁而至,再度展開圈地熱潮。
陵水曾經在2006年喊出了“打造世界級的珍珠海岸”的口號,整合香水灣、清水灣、土福灣,打造海岸線總長57.5公里的“珍珠海岸”。宣稱“將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不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打響珍珠海岸的特色品牌,堅持有序開發,使陵水的珍珠海岸成為海南東線海岸地產的一大亮點。”
海南優良的資源環境,從來不缺高爾夫的點綴,在陵水亦是如此。記者注意到,在官方2010年年初公布的《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濱海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中,6大核心功能之一即是包括高爾夫運動在內的休閑運動功能。而規劃用于高爾夫球場建設的體育綠地又占去了整個規劃用地的17.94%,面積為99.77公頃。曾有新聞報道說,陵水縣目前規劃中的高爾夫球場有15個。
據記者了解,目前計劃在陵水投資建設高爾夫球場多家企業均有深厚背景,其中位于香水灣的海景高爾夫球場和牛嶺山地高爾夫球場已經完工,雅居樂集團計劃建的兩個18洞高爾夫球場基本完工,海航地產投資建設的包括兩個高爾夫球場在內的“珍珠海岸·夏宮”項目已經通過評審,浙江綠城集團計劃建設的1個36洞高爾夫球場和度假別墅等項目即將在4月開工。
這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更多的高爾夫球場揮出現在陵水的珍珠海岸上。
海南高爾夫項目“大躍進”
在陵水這個國家級貧困縣拋出如此巨大的高爾夫藍圖的背后,其實是海南高爾夫項目建設“大躍進”式的狂熱,而陵水縣僅僅是因為戴著“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而在這次熱潮中備受關注而已。
按照海南當地媒體的報道所言,海南的高爾夫熱潮最早是由臺商引領的。
1988年,趕著海南這個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如火如荼的建設熱潮,臺商謝水吉從臺灣來到海南創業。4年之后,他在海口美蘭區建起了海南第一家高球場———海南臺達高爾夫球會。此后,臺達、東山、伊必朗、南麗湖等球場相繼問世,掀起了海南第一輪高球場建設熱潮。這些球場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由臺商投資,加之當時海南土地便宜,這些球場很快便收回了投資。
如果說,臺商在海南投資建設高爾夫球場是“歪打正著”。那么,1996年1月1日,中國度假休閑游開幕式在三亞亞龍灣又掀起了海南第二輪球場建設熱潮,涌現了博鰲鄉村、亞龍灣、南燕灣、美視、西海岸、紅峽谷等高球場。與早期的球場不同,這些球場是為高端度假客源打造的新產品。
伴隨著海南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海南高爾夫球場數量和球洞數一直呈不斷增長趨勢。目前,海南已開業的高爾夫球場有23家,包括剛剛投入試營業的觀瀾湖海南火山巖度假區A、B、C三個球場,海南可以迎賓打球的高爾夫球場已達26家。就這一數字而言,海南擁有高爾夫球場數量已排在全國前五名,僅居廣東、北京和上海之后。
這些球場以南、北兩頭為中心,大多分布在東海岸沿線的風景名勝區、旅游度假區,逐漸形成海口、博鰲、興隆、三亞四大片區,擁有濱海型、田園型、湖濱型、島嶼型、山地型、綜合型、火山巖型等不同球場特色。
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海南實際存在的高爾夫球場遠遠高出被媒體披露的球場家數,至少在40家左右,這是因為出于對政策的敏感,很多球場并沒有直接使用“高爾夫”這樣的字眼,而是采用了“體育運動休閑項目”之類的含糊名稱。
在海南,希望借助高爾夫運動帶動旅游進而獲得經濟發展的遠非陵水縣一個地方,有些地方的高爾夫球場建設熱情甚至達到了狂熱的地步。譬如海口日前提出要建成“世界高爾夫旅游目的地”和“中國高爾夫旅游之都”,而三亞更是不遑多讓,正在開發中的三亞海棠灣甚至規劃了11個高爾夫球場。
位于海口市東海岸的演豐鎮是海南省十大名鎮之一,擁有被稱為中國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線之一,面積104.2平方公里,總人口23230人。就在這樣一個極富特色的鄉鎮里,從該鎮的一份規劃編修圖可以看到,這里正在進行著片區聯創高爾夫項目,全部十家高爾夫球場用地將近3萬畝,占全鎮總面積近1/5。
“一個小鎮尚且如此,海南全省那么多地方就更難說了!”海南一位曾就高爾夫占用土地問題進行過深入采訪的記者這樣感嘆。
堤內損失堤外補
盡管政府和投資商都對發展高爾夫運動充滿熱情,但當下海南高爾夫球場的生存狀況并不樂觀。
據海南高爾夫球場協會統計,目前海南本地常打球的高爾夫人口約在3000—5000人之間,打球客人主要來自島外(統計數據顯示,海南接待高爾夫球客人最多時每年將近40萬人次,金融危機導致去年下降到30萬人次左右),狹小的本地球手難以支撐海南高爾夫市場,于是在旺季之外的淡季,各級球場更多地是靠削價競爭來吸引客人。有媒體報道說,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海南個別球場甚至開出了“100元一場球”的低廉價格攬客。但饒是如此也收效甚微,“除個別品牌球場外,其余球場的境遇可用‘門可羅雀’形容。”
《高爾夫生活》編輯部主任葉穎聰在參加2010博鰲國際旅游論壇高爾夫與旅游主題論壇時表示,聽說海南打一次高爾夫價格并不很高,最便宜達到一、兩百元,她感到很驚訝,因為“在廣州打高爾夫,最便宜也要500、600元”。
眾所周知,高爾夫是一個高投入的產業,相關資料顯示,國內十八洞球場的投資成本平均為1.53億元,一家高爾夫球場一般需要購買1200畝左右的用地,加上場地建設費、會館建設費、球場維修費等約需要3億元,平均投資回收期起碼在12年甚至更長。而球場維持一年的固定費用在800萬至1000萬元左右,加上稅費支出,每年需要球場接待35000人次打球,每人次消費750元以上才能夠實現收支平衡。要維持這樣的水平,對海南多數高爾夫球場都極為困難。
海南高爾夫球協會副主席鄭文健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海南)70%的球場都是虧損的。”中國高爾夫協會秘書長崔志也曾向媒體透露:“事實上,長期以來全國至少60%的球場處于饑餓或半饑餓狀態,真正能靠球場賺錢的絕對不超過10家。”
那么,既然注定是一場賠本的買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投資商愿意向這個“無底洞”砸錢?
“因為在多數開發商看來,高爾夫球場的數量與打球人數沒有太多關系,至關重要的是這些高爾夫球場可以讓他們一同開發的豪華別墅或其他物業更加物超所值,可以說是‘堤內損失堤外補’。”海南一位資深房地產人士說,打造或依托一個高爾夫球場,給項目披上“高貴的外衣”以提升檔次,這是海南房地產開發商的普遍商業邏輯,至于高爾夫球場盈利與否變得并不重要。因為按照經驗,高爾夫別墅的價格高出周邊地段同類別墅價格30%以上。
正是因為上述原因,海南多個正在開發或者銷售的房地產項目都在以高爾夫球場為賣點進行自我推介,包括海口西海岸盈濱半島的高爾夫溫泉小鎮、西海岸高爾夫溫泉別墅,三亞的亞龍灣高爾夫別墅,陵水的鉆石海岸、香水灣一號。而正在開發的三亞海棠灣,甚至規劃了11個高爾夫球場。
海南高爾夫球場命運懸疑
2004年2月,時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壽嘉華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通知》,禁止征用耕地、林地和宜農荒地出讓土地使用權用于高爾夫球場、仿古城、游樂宮、高級別墅區等高檔房地產開發建設以及興建各種祠堂、寺廟、教堂。在1999年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土地限制目錄里,高爾夫球場也屬于限制類的建設項目,有比較嚴格的申報和審批程序,其建設要由省人民政府提出意見,由省國土資源廳管理部門上報給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部進行嚴格審查以后才能批準。2002年底,國土資源部取消了這一限制,但同時明確規定對高爾夫球場停止審批。到目前為止,全國經過國土資源部審批的高爾夫球場只有10個。
這意味著,海南2002年之后建設的和目前在建設的高爾夫球場均無合法身份,即使是剛剛舉辦了2010博鰲國際旅游論壇高爾夫主題論壇的觀瀾湖海南火山巖高爾夫球場。
為了了解海南到底有多少家高爾夫球場,又占用了多大面積的土地等相關情況,記者于2010年3月30日來到了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在得知記者的來意后,該廳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電話請示了有關領導之后,十分抱歉地告訴記者,廳里對這個問題很謹慎,目前還在就此問題進行研究,不方便就這一問題接受采訪。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那兩家高爾夫球場都沒有經過我們批準。”3月31日,記者聯系到了陵水縣國土環境資源局的相關負責人,向他求證陵水香水灣已經建成的兩家高爾夫球場的用地是否經過國土部門審批時,該負責人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告訴記者,香水灣已經建成的兩家高爾夫球場的用地都是企業從當地村委會或農民手中,以租賃的方式得到的,大多是廢耕、荒坡地塊,在征地和建設過程中,他們也曾到現場進行過檢查,并下發了通知,責令相關企業停止違法行為。
那么,這兩家高爾夫球場為什么最終還是建成了呢?該負責人將此歸咎于自己所在部門的“工作不到位”,因為部門人手少,企業和他們“打游擊”:“我們去(督查)了他們就停工,可我們一走他們就又干上了。”
據這位負責人透露,他們也將上述情況匯報給了上級主管部門,上級主管部門也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計劃下一步對這些高爾夫球場的用地進行專項清理,并建立長效機制以防止高爾夫球場建設違法用地。
今年年初,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若干意見》提出,海南可以“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不占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有效保護森林和生態環境、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并依法辦理用地手續的前提下,科學規劃,總量控制,合理布局,規范發展高爾夫旅游”。之后海南高層亦表態說會,“在國務院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來適度發展高爾夫產業”,但“這方面的規劃還要經過國家發改委有關部門的批準。”
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海南正在向國家爭取有關政策,希望能夠在發展高爾夫運動方面能夠有一個寬松的環境,但在國家嚴格限制高爾夫用地審批的口風尚未轉松之前,那些沒有合法身份高爾夫球場的命運依然是撲朔迷離。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