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海南國際旅游島
中長期發展規劃的18條建議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
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應謀求海南自身區域發展定位和中長期發展,爭當新時期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在國家戰略背景下明確海南國際旅游島中長期發展目標;把加快服務業開放作為國際旅游島中長期發展的重中之重;把建立國際購物中心作為國際旅游島中長期發展的基本政策目標;國際旅游島中長期發展應突出體制機制創新。
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應站在國家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跳出海南看國際旅游島,跳出旅游看國際旅游島,跳出短期看長期,謀求海南自身區域發展定位和中長期發展,爭當新時期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這關鍵取決我們對于《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和基本政策的把握。
在國家戰略背景下明確海南國際旅游島中長期發展目標
1.海南服務業的轉型升級應走在全國前列。《意見》中明確要求海南旅游相關現代服務業在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服務業是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重中之重。這也是《意見》中對旅游業發展目標要求不高,但對服務業發展提出更高要求的深刻用意所在。海南服務業基礎薄弱,結構性矛盾突出,傳統服務業占到71%以上,現代服務業占比不足30%。推進服務業轉型升級,達到并超過國家要求,任務重大而緊迫。
2.海南國際旅游島應成為我國綠色發展的重要示范區。大力發展熱帶現代農業,使海南成為全國菜籃子基地和農產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議采取部省共建方式,把海南建設成全國冬季瓜菜基地納入國家“十二五”農業發展總體規劃;爭取把海南設立為可再生能源示范省,加快發展以新能源開發為重點的新型工業,到2020年,全省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3.服務于我國全面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把國際旅游島打造成中國與東盟區域合作和交流平臺。利用博鰲亞洲論壇的品牌優勢,盡快發出聲音。重點加大現代服務業經貿往來;促進南海旅游合作,加快西沙旅游開放;全方位開展區域性、國際性經貿文化交流活動以及高層次的外交外事活動,重點加強與新加波經貿合作,使海南成為我國與東亞國家加強區域經貿合作的“橋頭堡”。
4.服務于我國挺進南海和能源戰略要求,國際旅游島應在南海合作與能源共同開發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新時期海南內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明確賦予海南服務于南海綜合開發為戰略目標的“西中南沙海域管轄權”,在相當大程度上成為海南建設南海資源開發與服務基地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5.國際旅游島建設應把富民作為根本目標,著力改善民生。《意見》中提出未來10年,海南城鄉居民收入趕上全國中上游水平,逐步達到全國先進水平。要實現《意見》中提出的目標,海南城鄉居民收入必須保持年均12.5%和13.5%以上的增速(預計到2020年分別達到50236元和19102.89元),才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任務相當艱巨。
6.國際旅游島建設應在推進城市化,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未來10年,我國城市化水平將提升到60%左右。國際旅游島建設將為海南加速城市化進程提供重大歷史性機遇。在這個大背景下,海南應按照一個大城市的思路,統一城鄉規劃,統一基礎設施,統一資源配置,統一土地開發利用,加快全島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創新。
把加快服務業開放作為國際旅游島中長期發展的重中之重
7.國際旅游島建設亟待解決服務業發展滯后問題。服務業的發展滯后成為制約國際旅游島中長期發展的重要因素。
8.海南服務業轉型升級的出路在于服務業開放。通過開放縮短海南服務業同發達地區的差距,率先成為我國相關服務業的先行開放地區。
9.盡快改變教育、醫療發展滯后的局面。第一,爭取海南成為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的先行地區。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教育整體水平達到全國中上水平。到2015年,實現社會資本投資比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達到40%~50%,普及普通高中階段義務教育,實現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制度;到2020年,高中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允許外資以獨資、合資和合作的方式參與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的辦學。第二,構建開放、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體系。爭取到2015年,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20年達到國際平均水平。允許外資和民營資本在海南以合資、獨資或合作方式興辦醫療機構,重點引進境外著名醫療機構在海南設立具有國際水平的醫院、突發病急救中心和康復中心;積極推進農村衛生管理縣、鄉、村一體化改革,建立完善的、覆蓋城鄉的、適應多層次需求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10.把推進金融保險業開放作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突破口。爭取中央政策支持允許海南設立“海南商業銀行”。逐步建立海南離岸金融中心。借鑒國際離岸金融中心通行做法,劃定一定范圍區域,采取內外嚴格分離的發展模式。盡快建立海南離岸金融發展控股公司和海南省離岸金融中心管理委員會分別作為離岸業務運作的平臺和監管機構。盡快制定離岸金融的稅收法規,把稅收優惠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組建旅游投資控股公司,搭建互聯共享的海南征信服務平臺,支持省級融資擔保平臺做大做強。
11.發展與國際旅游島相適應的文化體育娛樂業。放寬文化娛樂產業限制。積極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與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給予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和國有文化企業一視同仁政策。允許外資有條件進入文化娛樂產業。積極扶持本土民族民俗文化發展,在海南設立“黎族文化生態保護區”。
把建立國際購物中心作為國際旅游島中長期發展的基本政策目標
12.建設國際購物中心是實現海南發展方式轉變,走向大開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目標。建立國際購物中心是國家擴大內需的區域性戰略舉措。是把國內游客的消費能力留在內地實現的重要渠道,可顯著降低本島居民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質量;國際購物中心將推動城市化快速發展,促進海南旅游及相關服務業轉型升級。國際經驗表明,國際購物中心一般是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和開放的地區。香港、新加坡、紐約的城市化率都達到了100%,美國佛羅里達州有300多家金融機構。
13.分步推進國際購物中心建設。用1年時間,盡快爭取中央批準海南實行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和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用3年時間,爭取中央批準在海南建立內地第一個日用消費品免稅區。用5年左右時間,形成與免稅購物相關的服務體系。用10年左右時間,初步建成國際購物中心。
14.以建立國際購物中心為主線,完善相關政策體系。爭取中央在一定時期內對海南國際購物中心的建設給予專項補助。爭取盡快獲批實行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和國內旅客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放寬市場準入限制,外商(含港、澳、臺商)在海南投資和經營,不受控股比例、投資形式、經營類別和年限限制。完善海南省現代支付體系和銀行卡運行體系。實現人員出入境自由。積極推進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等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生產企業物流外包,推動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發展。借鑒香港經驗,在海南實行離境旅客“島內付款提貨,海關離境驗放”的通關方式。
國際旅游島中長期發展應突出體制機制創新
15.把體制機制創新放在國際旅游島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突出位置。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關鍵是打破與此不相適應的體制束縛。不僅涉及旅游管理體制改革,還涉及到財稅體制、金融體制、生態補償機制、行政體制、干部考核機制、南海管理體制等綜合體制機制創新。把創新體制機制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為國際旅游島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16.重點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創新。形成“全島一個大城市”行政格局。全島按照一個大城市思路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創新;通過相關市縣的行政一體化,在同一個行政區內統一安排產業政策,培育具有較強區域競爭力、反映地方比較優勢的產業集群;在更大范圍整合、優化城鄉旅游資源配置,統一戶籍制度,實現城鄉勞動力自由流動,最終趨向是全省城鄉旅游業發展水平與中心城市趨同,農村旅游業收入與城市趨同。
17.加快“全島一個大城市”體制機制創新。以海南國際旅游島為平臺,分步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第一步,以三亞、海口、儋州、瓊海、五指山為中心形成五大旅游經濟功能區,建立高規格的全省城鄉一體化管委會和五大功能經濟區城鄉一體化管委會。第二步,在組建旅游經濟區的基礎上,打破18個市縣的行政區劃體制,形成“省下轄五大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行政格局。
18.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政策創新。全島按照一個大城市思路推進政策創新,在城鄉一體化的土地政策、戶籍政策、基本公共服務政策、生態環境政策等方面實現突破。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