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館如夢如幻,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商報記者常珊珊攝
夢幻海南館經過三天的試運營,游客絡繹不絕,好評如潮。休息間隙,幾番追蹤,記者終于采訪到了海南省參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海南館館長陳忠文。現年55歲的陳忠文,看上去十分精神,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展館中處處可見到他忙綠的身影。
“能夠參與上海世博會海南館的籌備,是我一生的榮幸。”談起上海世博會海南館,陳忠文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海南館主題的確定曾一波三折
記者:當世博會的任務下達到時,您當時是怎么想的?
陳忠文:我當時最大的感受是驚喜,感覺這是我一生的榮幸,同時也感到壓力很大。世博會是什么?是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所以要選擇精準的主題,從準確的角度展現海南的特色,任務很重。
剛開始時還走了不少彎路。最初是發動各個展覽公司策劃方案,結果做出來的方案達不到要求。急呀!主題確定不下來,接下來的工作就很難開展。隨后,我們又組織省內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等組成編寫小組,策劃提供海南主題,最開始確定的主題是“中國有個海南島”,后來經過集體審議,認為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需要走向世界,讓更多的人從世博會海南館認識海南,了解海南,并喜歡海南,來到海南。所以,最后確定了“海南·讓您的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
記者:海南館主題確定的初衷是什么?如何運作的?
陳忠文:我們希望通過世博會把海南這種生活環境、城市發展理念,對外傳達出去。許多省區館會強調某個角度或某個方面,以展現特色,而海南館選擇了一個整體的概念,打造一個全方位模擬的體驗空間,把一個真實、浪漫的海南呈現給大家。“海南·讓您的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可以說與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高度契合,這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國家戰略后,向世界綻放的自信和微笑,這也是海南向世界發出的永遠的邀請。
海南館設計公司曾為奧運會服務
記者:海南館的搭建采用了什么材料,與別的館有何不同?
陳忠文:海南館的搭建采用了生態建筑技術,展館的外墻是絲線幕,未加影像投影效果下的整個場館晶瑩透徹。主要考慮絲線幕這種材質容易投影,而且可以變幻,極具夢幻色彩,具有非常強的視覺沖擊效果。加上投影效果以后,整個場館既可以是天空,也可以是陸地,也可以是深海,是一個全方位模擬的體驗空間。
海南館的設計公司是北京奧運會的服務提供商之一,為奧運會開閉幕式提供過設計方案。
海南館造價約1600萬元算中等
記者:海南館展區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如何表現?
陳忠文:海南館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目前國內最先進的聲光電的技術融入整個展館里面,各個展區用不同的圖片、影視效果、三維技術等,來展示不同的主題和內容。有些展區是實物、圖片,有的是環形影院,也有的是互動的影視技術、計算機技術,通過互動的方式展示出來。
記者:海南館造價多少錢?
陳忠文:海南館分絲線幕設計獨一無二,沙灘沙子全部由海南空運。海南館的投資在所有省區場館里算中等,約1600萬元。場館設計簡單,風格也和其他展館有很大區別。
其他展館都是根據歷史、地理、地貌、文化特色,目的是直觀展示。而海南館采用了獨一無二的絲線幕,讓人感覺通透、輕盈。
網上世博海南館同樣精彩,美麗的虛擬海南島,運用三維模擬展示海南實體館的各個部分、展示內容,使得網友如同身臨其境般來一次海南之旅。通過網上世博海南館,網友還能了解海南普通人家的生活,并選擇海邊、椰林、瀑布邊等自己喜歡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海南之家”,過一回海南人的生活。
海南館將整體從上海搬回海南
記者:如何評價海南館?
陳忠文:可以說海南館的建設是成功的,通過這三天的試運營,看到這么多參觀者,心中感到很是欣慰。我們希望海南館給參觀者帶來更多的視覺震撼和驚喜,要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隨時隨地感受海南風情。
記者:世博會后海南館將怎么處理?
陳忠文:在海南館天堂之島前端,參觀者可以看到原生態不沾身體的細膩沙子和貝殼。世博會參展結束后,這些主體材料全部可以拆卸、回收后重新組裝。我們將這些材料運回來后,在海南按照原樣組裝,就是把海南館整體從上海搬回海南,建成一個永久的海南館。
目前選址還沒有最后敲定,有可能是會展中心,也有可能是文化廣場,最后“落戶”哪里還要等一年后才會揭曉。
世博會上的海南館很好地體現了海南特色,我們希望在“后世博”時代也要用好、用足,最大可能地發揮它的宣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