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海口市委關于落實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戰略加快海口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做足“中心”文章建市民幸福家園
今天上午,海口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通過的一項指導該市未來10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中共海口市委關于落實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戰略加快海口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海口在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中的核心問題作了權威的、全面的回答,突出了海口作為省會城市,為全省提供綜合服務保障的重要特色。路徑:做足中心城市文章走差異化發展之路
作為省會,海口具有復合型、多功能、產業門類齊全等優勢,承擔著輻射帶動全省發展的責任和義務,而國際旅游島戰略也要求有一個中心城市為全省提供綜合保障服務。
“海口將把中心的文章做足,著眼于最大限度地放大我們的優勢,走差異化發展的路子,力爭做到既加快自身發展,又與其他市縣實現互補協作,為全省多做貢獻。”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陳辭認為。
根據這一思路,海口將在未來10年強化中心概念,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品位之城,并在多個領域作出定位:堅持先行先試,在旅游業的改革創新中扮演領軍角色;促進旅游與文化的融合,大力發展都市旅游、商務旅游、著力建設世界一流的熱帶海島旅游城市;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生態文明,打造綠色低碳城市;完善配套設施,提高開放水平,搭建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為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商務服務保障;立足全省農業資源,打造熱帶農產品集散和深加工中心。
在國際旅游島建設進程中,海口在3個時間節點分別設定了發展目標。到2012年,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各項工作初見成效,綠色低碳示范區建設起步良好。到2015年,旅游要素的國際化改造基本完成,全市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達全國中上水平。到2020年,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主要任務基本完成,旅游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12%,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73%以上,從業人數比重達64%以上,全市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綜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產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形成低碳產業結構
“建設國際旅游島,不是只發展旅游業,工業、農業就不要了。”海口市委負責人認為,國際旅游島戰略是一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同時必須促進和諧發展。
構筑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是海口推進國際旅游島的重要支撐。高爾夫、游艇項目將作為未來一個時期海口戶外有氧運動的主攻方向,把兩個論壇辦成定期定址的品牌活動,打造中國高爾夫旅游之都和游艇經濟中心。到2012年,引進國內外大型、品牌賽事和國際通行的旅游體育娛樂項目,探索推出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型彩票。
除了現代服務業,海口將走集約發展新型工業之路,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20年形成3至5個年產值過100億元的產業集群。
在全力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海口提出建設綠色低碳城市。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2%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5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清潔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達到60%以上,萬元GDP能耗等生態環保指標均保持全省和全國先進水平,文明生態村占全市自然村總數95%。到2020年基本形成低碳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目的:統籌考慮居民需求建設市民幸福家園
富民強島、提升市民幸福指數是打造國際旅游島的根本目的。海口將統籌考慮本市居民需求和為國際旅游島服務的需要,建設成國內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全市人民的幸福家園。
到2015年海口4個區要分別建成一個示范中心鎮,到2020年,10個中心鎮要初具規模、各具特色,其中永興鎮、演豐鎮率先建成國際旅游小鎮。到2015年高水平開發金沙灣、海口灣、司馬坡、新埠島等片區,到2020年完成30個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
改善民生也明確寫進了《若干意見》中。到2020年,醫療、社保等熱點難點問題逐步解決,城鄉社會保障制度實現并軌,高中教育、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疇。
(本報海口4月23日訊)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