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時間,導游網上發帖傾訴“填坑”之痛,似乎形成了一股熱潮。《誰偷了導游的良心》、《教我如何不蒙客》等帖子引發了眾多導游及網友的跟帖。這些帖子在表達著一個聲音:宰你,其實并非我所愿,導游也不容易。那么,到底是誰偷了導游的良心?是誰逼著導游蒙客?業內人士表示,零負團費是罪魁禍首,要想抓好海南旅游市場秩序,應該徹底鏟除零負團費。
零負團費根源:旅行社惡性競爭
“這是由于旅行社之間惡性競爭所導致的。”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外地組團社跟地接社聯系時,會比較多家旅行社的價格,找一家報價最低的。而地接社為了能夠接到外地團,報價就會一家比一家低。“你出2000元,我就出1800元,這樣惡性競爭下去,最終都是虧本接團,這就是所謂的零負團費。”
景點門票價格虛高滋生零負團費
零負團費是導致海南旅游市場秩序混亂的罪魁禍首,那么又是什么導致了零負團費的產生呢?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海南大舉推動旅游業,很多人都“嗅”到了商機,都想吃一口旅游“蛋糕”,于是乎,海南的旅行社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蛋糕”就那么大,想吃的人卻越來越多,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惡性競爭于是就產生了。
據了解,海南僅有800多萬人口,旅行社的數量就達到了幾百家。“據我了解,海南的旅行社有360多家,而國內部分大城市的旅行社數量才100多家。海南的市場不大,卻有這么多的旅行社,為了能夠生存,他們只有不斷地降低價格接團,而政府部門‘插足’的動作有些慢,現在才想著該規范管理了,但土壤已經養成,要想短時間內根除零負團費這塊頑疾,談何容易?”上述業內人士如是說。
對于滋生零負團費的“土壤”,某旅行社負責人的剖析似乎更為深刻。據他介紹,導游填補零負團費的方式無外乎兩種,一個是景點的門票,另一個就是購物回扣。“如果海南的景點門票和購物點商品價格不虛高,導游從哪里拿回扣?像印象海南島的門票就是如此,報價兩百多元,實際上六七十元就可以拿到。”他表示,“滋生零負團費的‘土壤’其實就是景點和購物點,相關部門要拿幾百家旅行社、幾千臺旅行車、幾萬個導游開刀,還不如從景點和購物點入手。”
也許是與上述這位負責人“不謀而合”,政府指向旅游亂象的手術刀現在已經更加鋒利,直接指向景點給導游的回扣。
“現在政府要實行‘公對公’結算,我覺得這法子好,既可使導游的收入合法化、透明化,又可逼著景點和購物點將虛高的價格降下來。”上述負責人說。
游客需轉變消費觀念勿貪小便宜
一位資深導游稱,零負團費的產生也跟國內的消費觀念有關。“外國的游客大多不會去找一些便宜的團,中國的游客就是被‘貪小便宜’的消費觀念給害了。一兩百元就帶著你去逛那么多景點,往返坐飛機,還住星級酒店?外國游客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中國的游客卻信了,而且信的人還不少。”
不過,這位導游也表示,國內的游客現在正在成熟起來,他們的消費觀念也正在發生改變。“自如說,現在自助游逐步熱起來了,說明游客的心智越來越成熟,寧愿自己多花點錢,而不愿意去填旅行社和導游挖好的坑。”
多數導游表示不愿再去填坑
“現在很多導游都不愿意填坑。如果零負團費得以鏟除,到時候可以采取基本工資加出團補貼的形式,給導游發放工資。”某旅行社負責人表示,“之前我們嘗試過發補助給導游,每天200元,很多導游不愿意,寧可自己帶團。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市場越來越透明,也有些導游寧可要固定工資。”那么,導游們是否接受用固定工資代替回扣呢?記者為此進行了一番調查。
“可以考慮。”
“趨勢這樣,也沒什么辦法,只能跟著政策走,但至少不用填坑了呀,我現在很擔心游客會投訴。”
調查中,多數導游還是考慮接受這種收入的轉變,而他們考慮的原因,有一條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至少以后不用再去“填坑”了。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