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情點擊:瓊州百景評選活動
本報海口5月13日訊(記者楊春虹)記者今天從“瓊州百景”評委會獲悉,“瓊州百景”今天正式評出,十大自然生態景區(景觀)、十大歷史人文景區(景點)、十大紅色旅游景區(景點)和網絡投票人氣榜十強景區(景點)同時產生。
熱推“瓊州百景”大型讀者互動活動歷時近三個月,其間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網絡人氣投票及近一個月的專家評選。這是我省首次開展如此大規模的景點景區景觀評選活動,評選范圍之廣、群眾參與積極性之高、社會影響之大,可謂史無前例。其中,網絡投票總數達到1.2億條。
今年是國際旅游島建設開局之年,從2月26日起,本報聯合南海網/海南島國際旅游網(http://www.maodafxky.com)推出了“瓊州百景”評選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除了本省讀者、網友、景點景區的積極參與外,活動還引起了省外甚至國外讀者、網友的關注,可以說,熱推“瓊州百景”評選為全面展示海南旅游資源提供了絕佳平臺,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3月31日下午5時,歷時一個多月的讀者互動活動投票正式結束,“瓊州百景”評選開始進入專家評審階段。據本報編輯部負責人介紹,本著對歷史負責、對海南負責、對游客負責的精神,專家評審委員會經過數輪反復評比及淘汰,最終從187個候選景區(點)及景觀中選出“瓊州百景”。
據悉,有關“瓊州百景”的圖書正在籌備出版;本報與省有關部門共同邀請國內畫家共繪瓊州百景等活動也將陸續展開。
“瓊州百景”大型評選活動綜述
本報記者楊春虹
瓊州處處好風光,美景又豈止百景!
每一個景點都有亮點,每一處景觀都有特色,怎樣才能優中選優,特中選特,評選出一份令人信服的“瓊州百景”?
一遍遍反復梳理、一次次認真比較。慎重、慎重、再慎重……推敲、推敲、再推敲……評審專家一次次碰撞,評審委員會一次次研討。
經過一個多月的網絡人氣評選和一個多月的專家評選,歷時近3個月,今天,我省首次舉行的“瓊州百景”大型評選活動評選出的“瓊州百景”正式出爐,正式向社會公布。
“評選要對歷史負責、要對海南負責、要對游客負責!”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辦者,本報編輯部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今年是國際旅游島開局之年,作為海南主流媒體推出“瓊州百景”大型評選活動,絕不是一次簡單意義的評選活動,更多地是出于一種責任,更是源自一份愛海南的心。
海南旅游資源的全方位梳理
作為中國第一個生態省,海南島遍野皆綠,四季花開,全島就是一個大景區、大花園,對國內外游客頗具吸引力。世界旅游組織曾這樣評價:“海南匯集了十大風景旅游資源:陽光、海水、沙灘、氣候、森林、動物、溫泉、田園、風情、巖洞,是中國乃至世界熱帶海洋旅游資源最豐富、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對絕大部分游客甚至是旅游界人士而言,現在能夠感受到的絕大部分還局限于陽光、海水、沙灘等幾種資源。“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活動,也是我省第一次大規模集中梳理全省景致資源,將對整體提升我省旅游景區品位、推動我省旅游景觀資源的開發建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省長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陸志遠說,不少藏在深閨的美麗景觀在這次評選活動中得到了展現,這對我省今后的旅游規劃和旅游開發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在此前,作為旅游大省的海南,尚沒有機構對海南的景致資源進行完整的梳理,這不能不說是海南旅游資源開發中的一大缺憾!
在此次評選活動中,候選景區、景點及景觀,從最初的155個,在充分吸收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最終增至187個,涵蓋了全省獨具特色和影響力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候選景區景點數量的變化,其實就是一個全社會參與、對海南旅游資源的挖掘和梳理過程。
候選的187個景區、景觀,分布在全省各地,一大批過去不被人關注的中西部景區(景觀)開始受到社會關注。依然保持完整黎族村貌的東方白查村,吸引了眾多網友前去探尋和感受黎族文化;一批凸現本土特色的人文歷史資源受到社會追捧,曾經默默無聞的定安龍梅村,引得網民游客一睹為快,并最終入選我省十大歷史人文景區;在海南解放六十周年之際,瓊崖一大會址、陵水蘇維埃政權舊址等一批見證和記錄海南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紅色旅游景區,再一次喚起人們對先輩的緬懷……
評審委員會專家、省旅游研究所所長楊哲昆說,此次活動廣泛發動全社會共同推薦“瓊州百景”,對整個旅游行業是一種激勵,對社會又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從目前我省推出的旅游產品來看,還遠遠不能展示海南的旅游資源價值,特別是觀光旅游產品,多年來一直停留在較低層次的發展。此次“瓊州百景”評選活動,讓全社會更加關注我省旅游資源,同時又推出了一批新的、有潛力的旅游產品和旅游資源,對進一步開發旅游新產品、建設能夠全面展現海南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評審委員會專家、海南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副院長陳春福說,長期以來,我省及各市縣投入巨大力量打造“陽光海南”品牌,一批展現熱帶海島風情的景區(點)獲得了市場認可。但國際旅游島建設需要更多類型的景區(點)來進一步優化旅游產品結構,特別是能夠展現本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景區(點)。通過此次“瓊州百景”的評選,為旅游企業樹立了一個更高的標準,一批新景區(點)脫穎而出,能夠讓游客更全面、更多元地感受海南豐富的旅游資源。
喚醒了全民旅游意識
“大家一定要為家鄉美景投一票啊!”在“瓊州百景”評選階段,不少市縣在召開會議時,相關領導都會提醒大家投票,一些資源相似、旅游業發展水平相似的市縣甚至暗暗較勁,比一比哪個市縣上“榜”景區景觀多。
不會上網的文昌阿婆陳彤,為了給家鄉東郊椰林投票,甚至大老遠跑到南海網投票,還現場唱起自己為家鄉寫的歌。阿婆的殷殷愛鄉之情,令在場工作人員無不動容。在福山鎮,人們見面都在談今天福山排第幾啦?福山要進前十哦!
“‘瓊州百景’的評選過程,也是一個宣傳旅游的過程,喚起了全民的旅游意識!”評審會專家、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說,這次評選活動,老百姓的踴躍參與大大出乎旅游界的意料,出乎專家們的意料,反映出老百姓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一大批名不見經傳的新景觀受到老百姓的熱烈追捧。定安的龍梅村、澄邁的美榔雙塔等歷史人文景觀,盡管此前幾乎沒有接待過游客,但網絡人氣極高,老百姓對這些能夠反映當地人文歷史的景觀都非常愛惜,這對一直缺少本土文化支撐的海南旅游業而言,無疑是一次非常好的嘗試。一大批網友自發組織前去探密、探奇和體驗,網友的照片、博文又掀起新一輪的熱情。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需要更好地挖掘和豐富本土特色文化,在這次‘瓊州百景’的評選活動中,社會各界對具有本土特色文化的歷史人文景觀非常認同和支持,這反映了一種發展趨勢。”省旅游委巡視員陳耀認為,擁有獨特熱帶海島旅游資源的海南,在未來的旅游業發展中,需要更多本土特色文化作為支撐,特別是在海南旅游業的轉型升級中,顯得尤其重要和緊迫。
建設國際旅游島,人人都是東道主。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開局之年,海南不僅需要大景區、大項目,更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旅游氛圍,讓游客不僅能夠欣賞海南美景,更能夠感受海南的人文之美。
在評選過程中,專家們注意到,在網絡上最受關注的景區景觀,排名靠前的除自然生態類外,還有一大批是人文、歷史類。而在過去,無論是島內或島外專家,在提及島內歷史人文方面的內容時,大多一帶而過。專家認為,在評選中反映出的這一新現象,提醒社會各界在國際旅游島建設中,眼睛不要只盯住新景點,不要只盯在外來的東西上,而是要把海南有著千年傳承的那些內容充分展現出來,那才是海南旅游未來之魂。
在評選出的“瓊州百景”上,海瑞故居、張岳崧故居、王弘誨故居等盡管從景觀而言并不起眼,但無論是網絡人氣或是專家意見,都一致同意進入百景;五公祠、東坡書院等盡管目前游客接待量并不可觀,但大家仍一致同意入榜。
幾進幾出難舍的“海南符號”
但一些景區(點)在評審過程中的“進出”,卻一度讓參加評審的專家們頗感為難。
在評選過程中,有專家提出,像秀英炮臺、民族博物館這樣已經不再經營的景區(點),不應該再列入“瓊州百景”。作為一景,能夠讓游人觀賞無疑是首要條件。但這些已經不再經營的景區(點),顯然已經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然而,就是這樣一些已經不再經營、游人也暫時沒有機會觀賞的景區(點),在網絡上的人氣卻并不低。“這其實反映了人們對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景區,仍然有著無限的懷念。”陳耀說,所以盡管現在已經不能再欣賞這些景區(點),人們仍然要為它們投上一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景區(點)其實是一個時代、一種文化的一個印記和符號。
缺少了秀英炮臺的“瓊州百景”,似乎少了一點歷史的沉淀;缺少了民族博物館的“瓊州百景”,似乎少了展現海南原住民文化的舞臺。
“評審委員會最終決定這些景區(點)進入‘瓊州百景’,是寄托了社會對他們的一份鼓勵和期盼!”本報編輯部負責人說,作為首次舉行的“瓊州百景”評選,更多的應該是對海南旅游資源的全景展現和梳理。
盡管鶯歌海鹽場網絡投票并不高,目前的旅游開發幾乎為零,但絕大部分專家仍然給予了較高評價。“鶯歌海鹽場在國人心目中的知名度極高,大家早在小學課本中就已經了解了這個中國知名鹽場,大家千萬不要忽視了這一點。”專門為此做過市場調研的復旦大學旅游學院教授沈祖祥多次提醒海南同行們。所以,一度因為網絡人氣不足而落選的鶯歌海鹽場,在專家們的建議下,又重新進入“瓊州百景”,大家期待著這個擁有極高知名度的鹽場,在未來進行以鹽浴文化、養生文化為主題的旅游業開發。
在評選過程中,新老景區出現的強烈對比也吸引了專家們的注意。在評選中,我省一些知名老景區網絡人氣并不高,而一些新景區反而人氣極高。“這說明新景區更加注重宣傳推廣,參與更為積極。”王健生認為,擁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景區也應該要有危機意識,加強宣傳推廣,不斷推出新活動新項目,讓游客能夠常看常新。否則,一樣會被市場無情拋棄。
“畢竟是第一次推出這樣的大型評選活動,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但我們力爭做到對歷史負責、對海南負責、對游客負責!”本報編輯部負責人坦誠表示,希望社會各界齊心協辦,推選出更多更好更美的景區及景觀,早日把海南國際旅游島建成世界知名海島旅游目的地。(本報海口5月13日訊)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