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世紀下半葉,來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藝術家,在蒙馬特高地作畫賣藝,使那一帶充滿藝術氣氛,成為巴黎最別致、最多姿多彩的城區之一。由于藝術活動活躍,蒙馬特高地街區那彎彎曲曲的卵石坡路的兩側,小咖啡館、小酒吧生意興隆。后來,這些小咖啡館、小酒店里來了一些舞女,她們穿著滾有繁復花邊的長裙,伴著狂熱的音樂節奏,扭動著臀部,把大腿抬得高高的,直直地伸向掛著吊燈的天頂。
當時英國人稱這種舞蹈為“康康舞”,認為它很放蕩,很下流,禁止在英國演出。 但是,康康舞在蒙馬特高地很受歡迎。每年狂歡節,舞者走上街頭大跳特跳,人們從城市四面八方趕來觀看。
1889年10月6日,紅磨坊歌舞廳在康康舞的樂聲中正式誕生。紅磨坊揭幕首演時,那個個子矮小、留著小胡子、打扮成小丑模樣的司儀向世人鄭重地宣布:“生命多么美好,現在請大家觀賞康康舞!” 隨著他的話,十二個康康舞女郎出場了。那句開場白后來也成為巴黎的名句。紅磨坊的舞女,有法國的,也有來自歐洲其他國家及美洲、澳洲的。她們的愿望不高,只希望能夠遇到一位能夠善待自己的男人。紅磨坊畫家圖盧茲•勞特累克在他的多幅水彩畫中描繪了那些貪婪的看客,而他本人最后也沉湎紅磨坊,在同舞女的夜夜狂歡中毀掉了生命。
紅磨坊的歷史上,出現過多位有名的藝人,如古呂、摩姆•弗羅瑪茨、珍妮•阿弗里爾。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古呂,此人身材豐滿,風姿綽約,綠色的緞子拖裙系在臀后,每次走過蒙馬特街區,都引起一陣騷動,整整幾十年間,她成為紅磨坊的代稱。不過,此人晚景凄涼,60年代,有記者要為她寫傳記,才發現她竟住在旅行掛車里。除了舞女,紅磨坊還有一些很出名的男藝人,如伊韋特•吉爾貝,以說笑出名,糅合著詼諧和優雅的說笑風格使他成為法國“名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占領期間,國難家愁當頭,但舞女不知亡國恨,紅磨坊仍然歌舞升平。戰后,因為這段不光彩的歷史,紅磨坊受到嚴厲批評。
而今紅磨坊已成為一家大型的歌舞表演廳,是巴黎的一個旅游景點。如果說它仍保持著百年前某些特點的話,那就是舞者的裝飾大致不變,上身裸露,披掛著華麗的羽毛服飾或金屬片,但是觀眾與舊日看客完全不能同日而語,觀眾是現代文明觀眾,懷著發現巴黎的心情來看演出,演員把演出作為一種光明正大的演藝事業,不像百年前的舞女,為取悅某一個或幾個包養她的男人而強作歡顏。
紅磨坊女演員必須受過芭蕾舞訓練,身高起碼應達1.72米,年齡在16至25歲之間。容貌要姣好,笑容要燦爛,大腿要修長,鼻子要俏皮……進紅磨坊是不少女孩的夢想,因為紅磨坊的經歷,就像“阿里巴巴”里“芝麻開門”的神奇密語,令生活出現奇跡。許多在紅磨坊跳過舞的女孩,后來成功地進入影視界。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