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利用閑暇時間到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走上一趟,你將會被那里神奇壯美的火山群地質遺跡景觀所深深地吸引住,也將會為那里所特有的以荔枝及龍眼、菠蘿蜜等高大果木為主體的大片火山森林生態和許多村落都展現出來的悠悠火山文化所陶醉,甚至還可以達到樂而忘返的程度……這就難怪在前不久海南全省舉行的“瓊州百景”評選當中,它脫穎而出,接連摘取了兩項光彩奪目的桂冠——十大自然生態景區(景觀)第一名和網絡投票人氣榜十強景區(景點)第一名!
(公園航拍圖)
第四紀火山天然博覽園
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距離海口市區約15公里,面積為108平方公里。其火山地質遺跡主要有火山口40座、熔巖隧道30多條,同時也形成有比較完整的火山家族和形狀奇特的系列結殼熔巖等。
我國著名地質公園規劃專家、國土資源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研究員陶奎元指出,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幾乎涵蓋了玄武質火山巖漿作用形成火山的所有類型”,“在國內外同類地質遺跡中是優秀的、罕見的,是名副其實的第四紀火山的天然博覽大觀園”。
經過20年堅持不懈地進行火山地質遺跡保護與游覽設施的適度建設,以馬鞍嶺火山口為核心組成部分,現已建起了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的主體景區。馬鞍嶺由風爐嶺、包子嶺兩座火山構成,因狀如馬鞍而得名。在其旁側,又形成有兩個寄生型的小火山,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眼鏡嶺”。4座火山口同聚于一山,便組成了一個具有十分典型意義的火山家族。
現在,綠色長廊、臺階式登山步行道、用火山巖砌成的環形廊道、火山神道以及專為保護火山地質遺跡和為登山安全而設立的多種護欄等,都為各類游客游覽主體景區提供了方便和安全的條件。火山科普館所展示的內容和遍布園內各處的多種解說牌等對前來游覽的各方客人、特別是中小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火山內涵和普及火山知識也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有鑒于此,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近年已先后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土資源部和國家地震局分別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和“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等;特別是之后經與湛江湖光巖國家地質公園聯合提出申請,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雷瓊世界地質公園”的牌子。
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被所獲得的頭銜其實并沒有止于以上這些,多年來它先后還獲評為“海南省優秀旅游景點”、“海南省十佳景區”、國家4A級景區等等。
(古村落)
[page]
(湖泊)
世界火山中難得的一塊生態瑰寶
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內擁有植物種類上千種,其中有不少都屬于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物種。
這里的植被是在第四紀火山巖風化形成的土壤上生長和發育起來的,深受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和火山地貌等多項條件的影響,所形成的生態自成一個獨特的系統,不論其內涵的物種組成還是其外在的表現形態,都與其他各種火山生態、特別是其他熱帶火山生態都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性。從全球來看,你即使是踏破了鐵鞋也再找不到同類型的第二個,除非是在與其相連的羊山地區。
加之千百年來,人類不斷深入這個熱帶火山生態環境當中,并在這里生存和發展,從而又創造出了一種緊緊依存于火山生態環境的一種特殊類型的人文景觀——當地喜歡自稱為“石山文化”。這種人文生態景觀則是使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的內涵及其表現形式顯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富蘊魅力。
以上這些深度分析,是我國資深著名旅游地理學者、原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冠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來。他多年來一直都很關注石山地區火山群地質遺跡及其生態環境的保護與適度旅游開發利用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跟蹤研究。
據此,楊冠雄明確指出:“這里確實是當今世界上極其難得的一塊熱帶火山生態瑰寶!它最突出的是——熱帶火山生態景觀和火山人文景觀與火山地質遺跡景觀是高度地融合在一起。在這里,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已不是征服,更多地是表現于前者對后者的依存上。這樣一來,這里的火山地質遺跡和熱帶火山生態就基本上被保存了下來,從而給我們后人留下了如此豐厚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雙財富——我們對此極須懂得珍惜!應當說,這就是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在旅游上具有重大的利用價值的所在,它完全可以做成海南國際旅游島的一個大品牌。但愿有關各方面都能夠十分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
(荔枝林)
[page]
(馬鞍嶺火山)
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相得益彰
自1990年代開始,海南椰灣集團董事長陳耀晶就帶領由石山當地人為主的一個團隊從經營荔鄉酒家做起,他們當時懷有的夢想,就是要把家鄉的這些荒山野嶺建設成為火山主題公園。
20年來,椰灣人克服種種困難,堅韌不拔地進行著探索與實踐。經過不斷的思考與摸索,他們終于明確了在火山群地質遺跡分布地區要把風景區建設起來,必須走一條“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正是在這種理念的引導下,他們終于把昔日默默無聞的荒山野嶺建設成為今日著名的旅游景區,特別是先后完成了從一般景區、到省級地質公園、到國家級地質公園、到世界地質公園的4級大連跳。要是不堅持這樣一種理念,恐怕情況就不會是這個樣子了。
如今的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已經成為海南省和海口市兩級政府的重要旅游接待窗口,每年都會接待來自國內外的大量賓客。至于其他各類型的旅游者,也都形成了絡繹不絕地前來游覽的態勢。其中包括有節日游客、平時游客、零散游客、貴賓型游客、會議游客、自駕車游客以及中小學生科普活動、高等院校教學實習、國際火山考察交流等等。
近年來,海口市民都已視此為郊野公園,每到節假日都喜歡舉家或者是與親朋好友一起前來游覽、休閑并品嘗石山獨有風味的羊餐美食。其中,中老年人更是喜歡前來進行登山健身活動。
香港生態旅游培訓中心幾年前發現這里后,立即決定將這里確定為其內地生態旅游的首個目的地,每年都組織香港居民前來進行歷時多天的生態旅游專項活動。許多香港居民都反映這里的生態旅游很能激發游興,他們幾乎每天都會有樂而忘返的興味。
筆者了解到,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在社會效益方面相當令人矚目。它歷年都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數百個就業機會,同時還配合政府有力地支持了美社等農村文明生態村的建設和鄉村旅游示范建設,并且又帶動了周邊地區多家休閑農莊和農家樂等的建立和發展。
當前,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已按世界地質公園建設宗旨和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目標的要求,確定公園發展總體目標是:建成一流的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著力打造世界級火山生態旅游勝地,并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的一個重要旅游目的地。
陳耀晶告訴筆者,根據規劃,在未來10年內,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區將進一步圍繞火山生態主題,推出“火山森林生態公園”、“火山溫泉養生園”、“火山生態度假園”等一系列火山生態旅游產品;同時也將在政府的主導和支持下,幫助園區內的農村發展以熱帶火山生態、火山民俗文化等為主題的鄉村旅游,使這些農村在經濟上得以轉型升級發展,以便各家農戶都能夠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海南日報報道稿件翻拍)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