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際一流旅游度假區
——詳讀《龍沐灣國際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
龍沐灣國際旅游度假區規劃效果圖
過去一周里,筆者在國信龍沐灣項目周邊村莊采訪,詢問村干部有沒有看過《龍沐灣國際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規》)和效果圖,他們都回答:看到了。筆者再問:未來的龍沐灣美不美?答:美,太美了!響地村支委林日攀談到龍沐灣的未來,臉上浮現出幸福的向往:“效果圖太美了,尤其是那八爪魚酒店,我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龍沐灣的將來會如此美麗!”
那么,10年、20年后的龍沐灣會是什么樣子?到底有多美?讓我們走近《總規》,傾聽龍沐灣的美麗。
戰略目標:
高品質國際度假勝地
“依托龍沐灣落日海灘、尖峰嶺熱帶雨林和民俗文化,建設山海一體,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生態型、高品質的國際性旅游度假勝地。”這是《總規》第二條就明確規定的項目開發的戰略目標。
“高規劃、高標準、高綠化、低容積率,這是縣委縣政府對該項目的要求。”樂東縣建設局局長黎興洪告訴記者,樂東海岸線長84.3公里,分布著龍沐灣、龍騰灣、龍棲灣3個海灣,龍沐灣是樂東第一個開發的海灣,縣委縣政府對它寄予厚望,希望該項目能成為樂東海岸開發建設的標桿,以此提高整個樂東濱海度假區域建設的品味。作為項目業主單位,國信龍沐灣公司斥巨資在全球甄選著名的項目策劃和規劃設計單位,對項目進行高端的規劃和設計。國信龍沐灣公司一負責人告訴筆者,“為了好中擇優,我們舉行了一次設計競賽。最終,澳大利亞PTW公司的設計方案從4個參賽作品中勝出。”
白智平,澳大利亞PTW公司中國區執行董事,《總規》的項目總監,他告訴記者,為了編制好《總規》,他特意帶著團隊里20多人多次前來龍沐灣調查、走訪,并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歷時半年多,幾經修改,《總規》基本定稿成形,并于2008年10月15日獲得海南省政府批準。次年,《總規》被省建設廳評為規劃一等獎。
突出地域特色:
山海共落日生輝
“龍沐灣國際旅游度假區規劃區范圍是東至西線鐵路,西至北部灣海岸,南至丹村河一帶,北至嶺頭港,用地規模約34.16平方公里。”白智平介紹,規劃區的協調范圍更廣,將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尖峰鎮和佛羅鎮共3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并納入。
“要在這么大一個范圍內開發,必須尊重這一地區的地域特色,否則,整個規劃就會失去重點和鮮明的個性。”經過實地調研,澳大利亞PTW團隊認為,龍沐灣地區最大的特色就是背靠青山,面朝大海,可以實現山海互動,還有就是它的位置處于正西方,與落日面對面,是中國最美的落日海灘。
“2008年初,我第一次到龍沐灣,發現當地自然風貌并不次于海南東部海岸的旅游景點,甚至它的某些局部地區資源更好,尤其是傍晚落日,變化多端、氣勢磅礴,有一種震撼人心的美麗。”白智平下決心,要將龍沐灣這種地域特色在《總規》里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總規》圍繞著尖峰嶺和龍沐灣的大海做出了許多獨具匠心的設計,比如在全區域內引海水建成人工運河,形成海、河、內湖的景觀。“龍沐灣國際旅游度假區是隨著建設的深入,逐步發展壯大的,因此我們以該地區的山水為依托,設計了1個極核+3個組團的城區生長結構模式。”白智平說,利用南邊河、白沙河、丹村河等河流資源,在尖峰嶺和大海之間架起一道山海相連的自然生態廊道,將海洋景觀、岸線景觀、河流景觀、山體農田景觀、城市景觀融為一體,相互滲透。[page]
八爪魚酒店夜景效果圖
尊重本土文化:
黎苗風情伴潮生
更為重要的是,龍沐灣由于歷史上沒有經過大規模開發,這里保存著較為原生態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對外來游客別具魅力。且樂東黎族自治縣還生活著18萬黎族同胞和1萬多苗族同胞,他們的文化瑰麗多姿,也是重要的人文景觀資源。
“黎族是島上的原住民,在過去漫長的歲月里,他們曾經傍海為生,創造了黎錦、船形屋、竹竿舞等獨特的民族文化。”白智平說,《總規》充分利用并挖掘了這一資源,提出以黎苗文化為主線,在區內規劃建設黎族苗族風情村,通過他們日常的生活、勞作和娛樂,向游客展示他們本民族的獨特文化。“在海南,黎族的重要聚居地在中部山區,海南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只有樂東在海邊,原始雨林也多在中部山區。如果游客來到龍沐灣海邊,在欣賞大海的壯闊遼遠、落日的瑰麗絢爛的同時,還能品味到原汁原味的黎族苗族文化,看到神秘的熱帶原始雨林,那是多么奇特的感受。”
除了對黎族苗族文化的發掘之外,《總規》在佛羅片區和嶺頭片區保留當地居民原有村落聚居點四處,并盡可能保留農田、果園等代表農耕文明的鄉村景觀,即使需要動遷的四座村莊,規劃也建議拆遷農民保留農民身份,仍然從事農林漁業,積極發展熱帶高效農業、熱帶果林等行業。
“我們在做規劃時,就希望這個世界級度假區,有濃郁的鄉村特色和田園風光,山、海、田、城等幾種元素和諧相融。”白智平說,國信龍沐灣就是要為游客創造慢節奏的幸福感,不僅用眼睛去感受,還要用心靈去感受。
堅持生態保護:
大美三色扮靚龍沐灣
“綠的青山、白的云彩、藍的海水,是龍沐灣的自然三原色,它們組合在一起,已經是一幅極其美麗的畫卷。”白智平說,《總規》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保護好、發掘好龍沐灣地區的自然大美。
“項目的規劃設計具有超前視野,也強調生態、環保等原則,公司在項目策劃之初就強調提出要在保護中開發,著力于度假區的生態建設,杜絕破壞性開發。”國信龍沐灣公司相關負責人說,《總規》的編制也體現了這一原則,如紅線退讓、設立禁止建設區、生態保育區等等,“除了八爪魚酒店極少部分建筑靠近海邊,度假區都在海邊預留100米建設海防林。我們希望給子孫后代留一個生態系統發育完善、自然環境良好的龍沐灣。”
因此,《總規》將度假區39.56%的用地做為綠地,并進行了系統規劃,以當地的自然環境條件作為基礎,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設計了點狀、線狀、面狀等不同形態的綠地,還明確要求,在建設用地之間,沿溝渠河流、道路邊線留下充足的綠色空間(生態廊道),阻隔建設用地的無序蔓延,用綠色把城鎮建設區與自然生態系統有機地聯成一個整體。
同時,《總規》對度假區的污水排放、垃圾處理、農業面源污染、河流生態環境保護等等,都進行了環保規劃。禁止破壞水源林、護岸林、與水源保護相關的植被和其它破壞水環境生態平衡的活動。
度假區內的建筑物也自覺地向符合環保的方向去設計、建設,建筑材料將選用環保低碳的產品。如八爪魚酒店,在屋頂設計鋪裝太陽能裝置,以解決屋頂花園的照明問題;酒店整體設計通透,充分利用海風降溫。白智平說,“在這個酒店的所有公共區域,都可以不使用空調,以減少能耗。”
八爪魚酒店:
原始與現代對撞
一座偉大的建筑物,能傾倒世界各地的游客,比如帆船造型的悉尼歌劇院、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印度的泰姬陵等等,它們既展示著當地的文化底蘊,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而外觀形象奇特的八爪魚酒店是國信龍沐灣項目不容忽視的美麗一筆!
酒店外觀像風平浪靜的大海上,浮起了一只巨大的八爪魚,身體上還扣著黎族捕魚用的魚簍。“這個設計靈感是偶然得來的,它可能和我與當時4歲的小女兒Rachel一起看海底世界動畫片有關系。”白智平說,在考慮這座要建造在海邊的酒店時,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讓這座酒店有著撲面而來的海洋氣息,同時要展示當地的黎族苗族與自然抗爭求生存的捕獵文化,于是,八爪魚和漁簍就被象征地外化到了酒店主體造型中。
白智平介紹,“八只爪”功能各不同,前兩只爪是休閑健身中心,中間兩只爪是客房,后面兩只是國際會議中心和餐飲區,而酒店水大堂的圓形環島部分則是40米直徑的海底全海景餐廳和水下蜜月套房。游艇可直駛入酒店中央的水大堂,漁簍造型的酒店塔樓頂層還有直升機停機坪,客人可從酒店直接上天入海!
酒店外觀采用灰白兩色,希望從色彩上逼真地表現出八爪魚剛從海面升起,還帶著水珠的鮮活感覺。從效果圖看上去,整座酒店設計大膽巧妙,感覺既原始質樸,又現代浪漫。
作為設計者,白智平自豪地告訴筆者,酒店建成后會成為世界上又一著名海洋建筑和海南著名地標,讓世界游客為之傾倒,紛至沓來國信龍沐灣休閑度假。
(范文)